和平藥房

和平藥房

和平藥房創辦於1945年,店稱“和平”,寓指抗戰時民眾對和平的祈盼。現有連鎖門店2217家,銷售額達11.83億元,在四川、貴州、廣東等省市,都有和平藥房的連鎖門店。1996年2月5日晚10點40分,對當年剛到和平藥房上班不久,如今已成為和平藥房總經理的柏潤來說,是刻骨銘心的一刻。那天晚上他正在辦公室值班,親眼目睹火勢、報警並參加了救火,但還是眼睜睜看著大火將整個藥房吞噬一空。

基本信息

品牌檔案
和平藥房logo平藥房logo
出生地:1945年出生時間:渝中區文華街
品牌釋義:店稱“和平”,寓指抗戰時民眾對和平的祈盼
經典廣告詞:和平藥房,放心藥房

一語評品牌

“小病當醫生,大病當參謀,重病當親人”,正是本著這樣的品牌宗旨,和平藥房才能從廢墟中重生。
———和平藥房連鎖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龐世榮“藥店起火了!整個門面都遭燒完了!”烈焰中,趕來救火的員工看著和平藥房被燒得僅剩下幾根光禿禿的牆柱,淚流滿面。這是1996年發生在解放碑群林商場的一場大火。短短几個小時,當時位於群林商場1樓、隸屬重慶醫藥
保健品公司旗下的和平藥房總店毀於一旦。

大火大傷元氣

1996年2月5日晚10點40分,對當年剛到和平藥房上班不久,如今已成為和平藥房總經理的柏潤來說,是刻骨銘心的一刻。那天晚上他正在辦公室值班,親眼目睹火勢、報警並參加了救火,但還是眼睜睜看著大火將整個藥房吞噬一空。
大火讓和平藥房元氣大傷。由於身處解放碑最繁華的中心,占據一層樓2000多平方米的黃金寶地,和平藥房,在群林僅一天的銷售額就有五六萬。這一數字,在當時全國藥房單店銷量中排名前三,在西部則是當之無愧的老大。但1996年2月5日晚,賴以生存的藥房沒了,對所有“和平”人來說都是一個毀滅性的打擊。員工只好臨時四散到其它醫藥公司工作,等待重整河山的機會。
第二年,時機到了。重慶醫藥保健品公司與重慶醫藥股份有限公司順利重組,同時宣布成立和平藥房連鎖有限責任公司,準備打造“和平藥房”連鎖品牌。第一家門店選在解放碑建設公寓旁,不僅賣藥,還開闢了24小時售藥、免費稱體重、代客尋找急需藥品、夜間急救藥送貨上門等服務,結果在主城區一炮打響。

老字號重煥生機

重慶是一座“藥品貿易興旺、藥店多過米鋪”的城市。早在建國前,儲奇門一帶就是藥商、藥店成堆的地方,和平藥房就是其中一家老店。
“最早的一家和平藥房,1945年就誕生了。”據當時在華洋藥房當學徒的老藥工徐勛銘(1956年加入和平藥房)回憶說,創始人是當時的掌柜陳忠夫,手下還有五六名藥師。藥房在重慶第一家開展了送藥上門、擔架租賃、雨天提供雨具等服務,生意很紅火。建國後,和平藥房輾轉搬到了解放碑,但金字招牌一直屹立不倒,直到1997年走上連鎖之路。
連鎖後的和平藥房迅速膨脹,一時間,重慶各區縣都可看見和平藥房統一的綠色門楣標識。“不少小藥店那時都克隆我們,從外觀、
裝修、色彩甚至員工服飾都全盤照搬。”和平藥房董事長龐世榮告訴記者。
十年時間,和平藥房連鎖門店擴張到了2217家,銷售額則達11.83億元。在四川、貴州、廣東等省市,都可以看到和平藥房的身影。這一點,可以用全國連鎖藥店百強排行榜榜單來證明:從2001年全國連鎖藥店百強排行榜張榜開始,和平藥房就牢牢占據著前十位,並在2005年被列為全國直營店最多的藥房,銷售額則排名全國第8。

變身“4+1”成功

擴張進行得轟轟烈烈,但與此同時,一場危機也悄悄逼近。
到了2004年,重慶零售藥店總數已達7054家,比1997年翻了100多倍,競爭態勢空前激烈。同時伴隨而來的還有國家出台的一系列藥品降價令、處方藥限售令等政策,藥店壓力與日俱增。怎么辦?龐世榮到沿海廣州、深圳等城市進行了一番考察之後,豁然開朗:沿海發達城市的藥店競爭比重慶還要厲害,但許多老字號仍活得很好,這是因為他們及時調整,以差異化制勝。
2005年,和平藥房率先變革,推出藥店“4+1”模式,即在各大商圈步行街建中心旗艦店,經營貴重藥、高檔日化品、醫療器械等;在二線繁華區域,走藥妝店模式,據悉,在日本,很多
護膚美容品收入甚至超過了藥品;此外,在超市中開設店中店,主打非處方藥和保健品;社區則以便民店為主,不但賣藥,還銷售家庭日用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