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勝和

和勝和

和勝和,簡稱勝和,香港著名的黑社會組織,也是目前香港歷史最悠久、最活躍的三合會組織。和勝和前身是“勝和同鄉會”的“勝和堂宗祠”勝和堂,成立於香港九龍的深水埗區九龍仔。於1930年分出成為獨立幫會,目前也是“和字頭”派系(和記)的新主流。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和勝和成員近十萬人,主要活躍在香港,中國內地珠三角以及歐洲、美國等地。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後,新義安精細行事,後“黃俊原”、“陳耀興”雙繼身亡,五虎剩“嘜哥”與“豬頭細”二柱難支。現與新義安、14K同為香港三大三合會組織。

基本信息

簡介

和勝和和勝和

和勝和為成立於香港深水埗的香港3大黑社會組織之一,和字頭的主流。於1930年由和合圖分出,沿用舊洪門入會儀式收馬及扎職,最後一次於1973年在澳門新新旅館,有42人扎職。會員人數達30,000人,主要活躍於上水、粉嶺和荃灣。

在香港,人們通常把黑社會組織統稱為“三合會”,因為香港的黑社會大都發源於三合會。但各個幫派的宗旨各不相同。三合會,以前叫做洪門三合會,據傳是1760年在中國成立的著名反清復明組織天地會在廣東地區的一個分支。

歷史

和勝和的歷史可追溯到19世紀中葉的開埠初期。19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隨著香港現代法治建設的進步和回歸日期的迫近,眾多原來的幫派紛紛洗白,竭力在一些合法業務和近乎合法業務中確立壟斷權。

1884年,第一個堂口正式成立,名叫做和合圖,註冊為“合法社團”,歸類為“工人自助幫會”;1884-1909,在香港共成立有26個小堂口,他們也沒有嚴格的幫規制度,亦沒有高低職位之分。其他分支與堂口分別稱為“勝和”、“利群”、“洪勝”、“勝義”、“義堂”、“一平”、“二平”、“利和”、“勝堂”等等。

1909年前,前身是“勝和同鄉會”(現在東莞市莞城區勝和村同鄉會)的“勝和堂”,成立於香港九龍的深水埗區九龍仔,堂口歸屬和合圖;

至1909年時,廣東洪門天寶心派遣頭目“黑骨仁”來香港開新堂,他來香港後,眼見為香港各小堂口四分五裂,於是提議聚合各幫人馬,並傳授洪門的組織及幫規,並協定和平共存。為確立以“和”為貴精神,大家提出在各堂口的名稱上,再一律加上“和字”,勝和遂成為“和勝和”,由於和字的口部在右側,江湖中人亦習慣稱為“老歪”。這樣形成了既相互獨立又聯合的“和”字派三合會組織。
1925年,省港大罷工,失業人士助長黑幫擴大,和勝和藉此急速擴張。從和合圖派系中的一個小堂口壯大而成為一個主導和記的社團。

1930年,和勝和宣布脫離和合圖而獨立於和記內,和勝和成為和字頭派系的主流,於中國大陸解放後帶領和記與14K、新義安等社團鼎足而立於香港。

1997年後,新義安漸變低調,“和勝和”遂成為香港第一大黑幫。

生存發展

和勝和和勝和
和勝和亦屬“和”字頭幫會,“和勝和”早期根據地為九龍仔,大坑東一帶,成員大多為麻雀館“睇場”,或者從事司機,搬運等運輸業。十多年前,“和勝和”已有衰退跡象,但借著看準了盜版光碟的龐大市場,幾年間社團起死回生,加上極力進攻中港軟性毒品市場,搖身成為香港暫時最具實力的社團。
後則以發展黃,毒事業開闢財源,並大肆“踢馬”以增強勢力。經過多年經營荃灣、粉嶺,上水幾近為“和勝和”天下,在荃灣區控制了多間以的士高為幌子的“Fing頭場”,出售軟性毒品,並在舊區如大窩口、葵盛、楊屋道等地賣白粉,單是荃葵兩區,每月收入估計是以萬計。
和勝和亦是兩年選一屆“龍頭”及“揸數”,上任龍頭為活躍旺角的“上海仔”,銳意在油尖旺區發展卡拉OK,的士高及色情場所,另一大佬輩“傻福”亦在西九龍擁有不少夜場。荃灣區最活躍人物則為“單眼仔”、“雙鷹青”,而上水代表人物則為“白頭仔”、“白頭福”兄弟。

勢力分布

“和記”被國際間定義為香港三合會,但足跡遍布廣東及歐州,甚至於全世界。綜合各方信息所得知,會員人數七分香港有其二、廣東有其二、歐洲有其二、其餘一分,全球約七十萬會員,當中有過半數會員有“和記”雙堂口身分,而且“和勝和”占大部分。
香港地區
和勝和和勝和
“大哥成”:叔父、超級大佬、前坐館;至黃英傑身故後,算是社團第一人,“和記五大教父、六大富豪(注)、勝和五大元老”與現時所健在的叔父大哥們無一不尊稱“大哥成”為大哥;其群體稱為“九龍仔”,“九龍仔”在社團中人員最多,當年“黃俊”全港獨大,唯有“大哥成”可以力壓其氣焰。
廣東地區
廣東省勝和門生可謂無處不在,尤其集中於廣東台山、江門、佛山、深圳、東莞、惠州、河源、梅州八個巿,大部分[廣東]會員歸屬“陳業強線”,廣東公安廳稱“陳業強”為“廣東教父”,江湖中人稱之為“猾頭大哥”,沒扎職前被稱“猾頭強”,現還在佛山創辦“和勝義堂”,同時也是馬來西亞“洪門”某堂口老大的黃紙結拜兄弟,是土生土長台山汶村新寨人。
歐洲地區
“佐治跛”“GeorgePan”:“榮”門生,粉嶺樓原居民,於70年代活躍粉嶺聯和墟,後期移居英國倫敦發展當地勝和勢力,英國教父,其門生遍布整個西歐,近乎所有廣東籍江湖人(除廣州、潮州、鶴佬外)盡歸旗下,1988年被英國《泰晤士報》封為“英倫教父”。元朗囝囝曾拜其門下。至於東歐數國,綽號“八哥”的林世榮以教授洪拳為榮,門生與拳館遍布東歐,免學費、會費,人員超越60,000人,會員成份更超越了中國人、幫會人、江湖人的範疇。

成員

歷屆坐館

坐館專指社團最高領導人,又稱龍頭。香港黑社會各社團中都有坐館頭銜。
和勝和傳統有60位叔父席位,皆有權投票選坐館;坐館卸任後均為列叔父,現在已不會有絕對清晰的名單;和勝和之坐館本為二年一屆,每次選舉由前一年年底開始,選足一年。在這一年內,參選人要向有投票權之元老及前任坐館爭取支持,提供各種利益,再於翌年年底正式上任。2006年起改為三年一屆由潘偉業(綽號“崩嘴崩”)順利坐上。他是第一位改變兩年一屆坐館的歷史的人物(據指雙坐館也是由他改立的)。三年一屆的主要好處是幫助社團集團化,第一年接手業務,第二年推廣業務,第三年等待豐厚的盈利,剩下的就是等待下一任坐館來不斷的擴充業務,周而復始。而雙坐館的成立是針對每屆坐館都上任坐牢如影隨形,故令幫中群龍無首,雙坐館則可以一個交差一個管事。但未知效果如何。
2013年-2016年
新任坐館需於2013年2月才正式上任,一切要待歷屆坐館投票後才有定案。“阿ME”、“子騰”、“英傑”、“肥堅”、“椰子”、“Ben仔光”等一度被傳為坐館候選人。
2010年-2013年
坐館:“寶明”、“薯仔” 揸數:“雙鷹青”[揸數:總管堂口一切錢糧收支和保管“海底”(會員名冊)。
2006年-2009年
和勝和和勝和
坐館:“崩嘴崩”潘偉業 揸數:“大華”
2004年-2006年
坐館:“陳安” 揸數:“大B”
2002年-2004年
坐館:“鬍鬚坤” 揸數:“白頭仔”
2000年-2002年
坐館:“訴苦森” 揸數:“山頂標”
1998年-2000年
坐館:“上海仔”郭永鴻 揸數:“單眼仔”
1996年-1998年
坐館:“雞腳黑” 揸數:“傻係為”

已故主要成員

黃英傑”:叔父、前坐館、超級大佬,綽號“老牛”、“和記教父”,其群體稱為“老牛線”。1993年身故,1975年至離世前不單單是和勝和社團首領,更是和記統帥,能召集所有和字頭社團坐館叔父乃是空前絕後,1982年紐約時報專訪並封之為“教父”,訪問中的一句“我只是一個生意人”聞名於世。
“王敬祐”:叔父、前坐館、超級大佬,綽號“尤伯”、“勝和教父”,其群體稱為“尤伯線”。1993年開始繼為社團精神領袖,1925生,於2008卒。
“何強”:叔父、前坐館、超級大佬,綽號“何老大”、“廣東教父”,其群體稱為“何強線”。2008年身故。
“甄寬”:叔父、前坐館、有“線稱”的超級大佬,綽號“崩鼻喪”,被稱社團巨人,原因手底下門生及徒孫所出有“線稱”及曾當“坐館”的超級大佬最多。“[口靚]榮”為其得意門生之一。
“陳裘”:叔父、前坐館、超級大佬,其群體稱為“陳裘線”,已故;陳惠敏為其得意門生。
“蘇波”:叔父、前坐館、超級大佬,其群體稱為“蘇波線”,已故。
“[口靚]榮”:叔父、前坐館、超級大佬,其群體稱為“[口靚]榮線”,已故;前北區辦事人,因門生“佐治跛”於英國獨大,故有國際教父之稱;而“白頭仔”是其最得意之得意門生。

五大元老

五位為首執掌幫中政務的叔父被稱為元老:“雞腳黑”、“上海仔”郭永鴻、“大飛”、“傻福”、“白頭仔”。

五大教父

“黃英傑”、“王敬祐”、“何強”、“[口靚]榮”、“彭佐治”。

聚會被捕

聚會被捕聚會被捕
2013年3月28日,“和勝和”幫會高層和主要成員聚集在深圳德興城大酒樓內,舉行幫會儀式。得知相關線索後,深圳警方即組織大批荷槍實彈警力進行清查。警方出動新界南總區刑事部以及機動部隊過百名警務人員,於多處地點進行反黑行動。截至29日下午4時,共有63人被捕,他們包括43男20女,年齡在13-43歲之間。其中57人仍然被警方扣留作進一步調查。
香港黑幫為慶祝新頭目當選,假借訂婚為名,在深圳福田擺下江湖夜宴,廣邀同門及其它幫派人士赴會,深圳警方接獲香港警方情報,派出數百特警及警方荷槍實彈,直搗夜宴會場,拘捕眾人,另帶走部分賓客,包括武打影星陳惠敏等提供數據。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