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包銀榆經濟區

呼包銀榆經濟區地處我國鄂爾多斯盆地腹地,是溝通華北和西部地區的重要樞紐,包括內蒙古自治區的呼和浩特市,包頭市,鄂爾多斯市,巴彥淖爾市,烏海市,錫林郭勒盟的二連浩特市。

範圍

呼包銀榆經濟區地處鄂爾多斯盆地腹地,是溝通華北和西北的重要樞紐,涵蓋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包頭市鄂爾多斯市,巴彥淖爾市,烏海市二連浩特市阿拉善左旗烏蘭察布市的集寧區、卓資縣、涼城縣、豐鎮市和察哈爾右翼前旗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石嘴山市吳忠市中衛市的沙坡頭區和中寧縣;陝西的榆林市。共13個市的59個縣區。

這一經濟區,實際上包括了廣義上的‘河套’地區,經濟區總面積38.5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950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360萬人左右,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最快的少數民族聚居區。

資源現狀

首先,能源礦產資源富集。該經濟區擁有占全國近27%的煤炭保有儲量、30.1%的天然氣探明地質儲量、10%的石油可采儲量;太陽能利用條件極為優越,風電和太陽能裝機容量均占全國的10%以上;稀土資源十分豐富,岩鹽、鐵、銅、鋁、鉛、鋅、鎂等礦產資源儲量均居全國前列。
其次,產業特色鮮明。煤炭、油氣、電力、新能源已成支柱產業;煤制油、煤制烯烴、煤制天然氣等項目集中,是全國最重要的現代煤化工產業示範基地;新材料、冶金和裝備製造等產業在國內具有重要地位;同時也是我國重要的農產品主產區。
而且,城鎮化率達62%,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城市對人口和產業的集聚功能明顯,對周邊地區的輻射帶動能力顯著。
國家對這一經濟區提出四大戰略定位:國家綜合能源基地、全國節水型社會建設示範區、國家重要的生態安全螢幕障、國家向北開放的重要戰略高地。到2020年,基本建成國家綜合能源基地,成為保障我國能源安全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區域。
我國富煤、少油、缺氣,全國石油遠景儲量1086億噸,但可開採量只有140多億噸,建國以來已開採50億噸,按目前年能源消費量4億噸計算,僅夠用25年,因此,套用科技手段如煤制油等煤化工產品進行石油替換,是未來保障我國能源安全的一個可行途徑。而以能源為主題的呼包銀榆經濟區在未來國家能源保障上將發揮重要作用。

目標

呼包銀榆經濟區的發展目標是,到2015年,國家綜合能源基地初步建成,資源型地區經濟轉型和節水型社會建設取得明顯進展。內陸開放型經濟建設邁出新步伐,經濟發展活力不斷增強。到2020年,國家綜合能源基地基本建成,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顯著成效,資源型地區經濟轉型示範作用明顯,節水型社會建設成效巨大。

規劃布局

從呼包銀榆經濟區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生態狀況和國家發展需要出發,規劃了兩大城市群、六大產業帶、三大重點生態治理區。
經濟區城市主要集中在黃河兩岸,要充分發揮這些城市的交通區位、產業基礎和科技教育等優勢,促進人口和產業集聚,形成發展中樞。為此,規劃打造呼和浩特、包頭、鄂爾多斯、榆林,總人口1000萬的“呼包鄂榆城市群”,以及銀川、石嘴山、吳忠、中衛、烏海、巴彥淖爾,總人口700萬的“沿黃城市群”,分別推進這些城市一體化發展。
推動農業向河套平原、土默川平原集中,工業向沿黃河、沿交通幹線的園區集中,現代服務業向大中城市和交通樞紐集聚。打造黃河兩岸能源化工、陰山北麓賀蘭山東麓新能源、沿陰山賀蘭山金屬礦產和冶金、黃河兩岸大中城市現代服務業、河套平原土默川平原和榆林農牧業,以及對蒙俄沿邊開發開放六大產業帶。
針對經濟區內分布著荒漠草原、沙漠、沙地以及山地丘陵,規劃了沙漠和沙地、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土石山三大重點生態治理區。堅持生態保護和恢復優先,繼續大力實施退耕還林、退牧還草、天然林資源保護體系建設和防沙治沙工程。
還將建設煤炭、油氣、電源和現代煤化工四大基地。推進資源整合和企業兼併重組、發展大型煤炭企業集團,建設大型油氣資源接續地,建設一批清潔高效燃煤機組和熱電聯產機組。預計到2020年,經濟區煤炭產量達12億噸,石油產量1500萬噸、天然氣產量500億立方米,電力總裝機容量達1.5億千瓦。

戰略意義

呼包銀榆經濟區是2000年中央作出西部大開發決策以後,確定的繼成渝、關中-天水、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之後,在新一輪西部大開發中新確定的重點經濟區之一。
為了防止西部全面開發,也為了集中有限的資源,中央曾提出“以線串點、以點帶面”的開發原則。近幾年,成渝、關中-天水、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成為帶動西部地區發展的重要引擎,並以占西部地區4.7%的面積、超過40%的人口,創造了西部將近50%的經濟成長。因此,在研究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有關問題的時候,各個方面普遍認為還應堅持上述原則,再選擇一些條件較好、輻射能力較強的地方進行重點開發。
把“呼包銀榆”上升到國家的層面作為重點經濟區去打造,主要基於兩大原因:
其一,此區域發展關係到國家能源安全。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快速推進,我國能源消費的總量快速增長。新世紀以來的十多年,我國能源消費量平均增長8.5%,是全世界能源增長水平的3.5倍。據測算,我國可開採的能源只能用25年。而呼包銀榆地區能源集中,特別是煤制油潛力巨大。
其二,此區域的發展關係到我國整個區域的協調發展。第一輪西部大開發主要圍繞前三大經濟區進行。但占全國三分之一以上陸地面積、土地貧瘠、資源富集的整個大西北以及內蒙古地區,需要一個能夠帶動西北發展的經濟區。因此,國家就把目光聚焦到呼包銀榆這一已具備打造西部第四經濟成長極的區域。且這一區域2010年人均GDP為60500元,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已成為全國經濟成長最精華的板塊。
為此,國務院批覆同意,要把呼包銀榆經濟區打造成為國家綜合能源基地和西部地區重要的經濟成長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