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軍

周朝軍

周朝軍:近年來較為活躍的青年作家之一,山東臨沂人,先習詩歌后寫小說,14歲開始發表作品,有小說、詩歌等作品散見於《山東文學》、《延河》、《北京文學》、《莽原》、《青海湖》、《中國校園文學》、《青春》、《武當文學》、《伊犁河》、《福建文學》、《青島文學》、《十堰作家》等文學期刊,另有多部網路小說散見於各大文學網站,累計200餘萬字,代表作品有長篇青春鄉土小說《青春志》、詩集《蜈蚣的微笑》、中篇小說《紫蝴蝶》,有作品入選《1978-2008中國優秀詩歌》、《80後先鋒小說》等重要選本。

人物經歷

作者與著名詞作者高山木作者與著名詞作者高山木

2003年寒假,作為中學生的周朝軍經過三個月的籌備,神不知鬼不覺的與同為校園詩人的肖克、鄒爽、吳青三人組織創辦了《山東省青年文學報》並組織起了名為“XY”的文藝沙龍。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XY"沙龍成立的訊息不脛而走,四人主辦的手抄報也在青島、濟南兩地高校和中學爭相傳閱,XY沙龍人數一度達到90餘人,其間亦有不少音樂人士加入,"XY“樂隊就是這時期的產物。2005年,XY沙龍的四位核心人物以《山東省青年文學報》為陣地,發起了轟轟烈烈的齊魯80後詩歌運動,在中國詩壇引起巨大反響。四人憑藉《360度偷情》、《江南以南》、《淪陷的青春》等作品飲譽詩壇,作品被譽為“山東青年的衝鋒號”,著名詩句“除了卑鄙我還能吞下什麼”更是廣泛流傳,引領了80後詩歌的一大潮流。2008年周朝軍入選“2008年度中國80後文學榜”。

文壇評價

摘選有關於周朝軍的2個代表性的評價:

不同於一般的80後作家,周朝軍一直執著於純文學的寫作,筆調老辣,讓人很難想像一個毛頭小伙居然有如此深厚的筆力。他的一系列鄉土筆記小說,讀來讓人大快朵頤。

——評論家蔡翔

都說醫學生不轉行則已,一轉行一鳴驚人。80後青年周朝軍以其冷峻的筆調給時代烙上了一塊難以磨滅的傷疤,他是當今文壇上無可替代的耕耘者,他不屬於任何一個流派,或者說他已然自稱一家。

——著名詩人大解

詩性解讀

大學時候的周朝軍大學時候的周朝軍

一、80後詩人的“態度寫作”

當有人將《80後詩歌檔案》與楊黎那本所謂的《燦爛》做比較時,周朝軍的回答很不以為然:“……歷史又能說明什麼呢,寫作從來都是一個人的事。”

周朝軍是個明白人,他根本不打算為過去的詩人去寫墓志銘。很多70年代的詩人一直在為60、50年代詩人寫墓志銘,結果越寫身份越模糊。

90後詩人面臨對過去三十年社會變革造成的傳統迷失、移民心理等現狀進行收拾的任務,他們還必須重新審視詩歌的道德底牌,並儘可能在變革的年代拂去詩歌的灰塵,讓詩歌的光芒去干預自然的道德,與時俱進,推動社會進步。

二、對話場

我們看到周朝軍詩歌所呈現的更重要的部分是:他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民族意義的寫作,在這樣的寫作中,一個複雜的“對話場”得以建立起來,其潛藏著的對話企圖是與上帝的對話——與另一個自我對話,在這一基礎上,周朝軍詩歌最終企圖建立的,是世界性的寫作意義,是人與世界之間徹底對話的終極意義的實現。

周朝軍說:“詩歌在我眼中,它既不是語言的,也不是其它什麼的。如果我們強行將詩歌割裂開來,分成幾塊並以其中一塊來代而言之是非常粗暴而且欠妥的做法。詩歌是複雜的,它融合了語言、激情、技術、思想、現實等等東西醞釀出來的。它的複雜性並不比一隻鐘錶的內臟簡單。我最大的努力就是去深入漢語的、詩歌的複雜性”。可以說,周朝軍在這裡談到的“複雜性”,最終體現在其詩歌中,正是一個複雜的對話場的建立。

談判,是這個複雜的對話場的具體形式——與上帝談判。周朝軍在一次談話中說:“我跟世界的關係?大概就是上帝和魔鬼在談判桌上那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牽扯不輕清的關係吧”。

總體來說,周朝軍的詩歌呈現出內傾的特徵,正如他說的:“有些詩歌我們讀起來,語感很好激情也不差,但這並不等於就是一首好詩。這說明肯定還有另外的東西在影響一首詩歌的優秀與否,到底是什麼呢?靈魂,靈魂!……不一樣的詩歌后面所包含的這種組合交織的精神體是不一樣的,但正是這些要素之間的組合交織之後的綜合體在取決於一首詩的優秀與否”。或許可以說,周朝軍詩歌的“內傾的特徵”,正是他建立上述對話場的必須。

作者近況

2013年8月(摘自陝西某雜誌“作者自述”)

周朝軍,山東人在西安,射手座O型血小青年兒,偽醫學生。“周朝軍”這個叫法,始於N年前老家戶籍警的一次烏龍登記。名不正則言不順,對此,本人一直耿耿於懷。本青年兒四肢簡單,頭腦也簡單。頭腦簡單的我,在十八歲以前練就的唯一技能就是碼字。把五千個常用方塊字組合成各種意想不到的句式,這種感覺讓我想起一種兒童飲品的名字——爽歪歪!都說懷才如懷孕,射手座偽醫學生厭倦了講述浮光掠影的生活片段,在某醫學院憋了五年,終於憋出了一部長篇。幸虧是五年不是四年,要不然懷才不一定如懷孕,還有可能懷才不“育”。畢業後,本青年兒激情四五六七八射,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兒響叮噹的速度來到八百里秦川。本青年兒性格良好,男女老少皆宜,從小就和村裡的孩子們打得火熱,當然,我說的是打架。人在西安,小周也希望能和周當地的老少爺們兒打成一片,但願,此“打”非彼“打

2014年

作者童年作者童年

不知是英雄氣短,還是兒女情長,周三哥哥在關中大地摸爬滾打了8個月之後,就又殺奔回了山東老家。在那裡,在蒙山腳下,據說他又雄心勃勃的構築起了他自己的文字江山。作者傾五年心血打造的《青春志》第一部已經在某雜誌連載完畢,可謂出手不凡,接下來的兩部,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