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鄭康成注

周易鄭康成注

《周易鄭康成注》作者宋王應麟 ,欽定四庫全書經部一,周易鄭康成注 易類總纂官:臣紀昀、臣陸錫熊、臣孫士毅,總校官:臣陸費墀。

基本信息

古籍簡介

中國古籍,作者宋王應麟
欽定四庫全書 經部一
周易鄭康成注 易類總纂官:臣紀昀、臣陸錫熊、臣孫士毅。
總校官:臣陸費墀

四庫提要

提要:臣等謹案周易鄭康成注一卷,宋王應麟編。應麟字伯厚,慶元人,自署浚儀,葢其祖籍也。淳祐元年進士,寶祐四年復中博學鴻詞科,官至禮部尚書,兼給事中。事跡具宋史,儒林傳。案,隋志載鄭元周易注九卷,又稱鄭元王弼二注。梁陳列於國學。齊代,惟傳鄭義。至隋,王注盛行,鄭學寖微。然新唐書著錄十卷。是唐時,其書猶在,故李鼎祚集解多引之。宋崇文總目惟載一卷案中興書目今不傳,此據馮椅易學所引,所存者僅文言、序卦、說卦、雜卦四篇,餘皆散佚。至中興,書目始不著錄,則亡於南北宋之間。故晁說之、朱震尚能見其遺文,而淳熙以後,諸儒即罕所稱引也。應麟始旁摭諸書,裒為此帙,經文異字亦皆並存。其無經文可綴者,則總錄末簡。又以元注多言互體,並取左傳、禮記、周禮正義中論。互體者八條,以類附焉。考元,初從第五,元先受京氏易,又從馬融,受費氏易,故其學出入於兩家。然要其大㫖,費義居多,實為傳易之正脈。齊,陸澄與王儉書曰:“王弼注易,元學之所宗,今若崇儒,鄭注不可廢。”其論最篤。唐初,詔修正義,仍黜鄭崇王,非逹識也。應麟能於散佚之餘,蒐羅放失,以存漢易之一線,可謂篤志。遺經研心古義者矣,近時恵棟別有考訂之本。體例較密,然經營剏始,實自應麟。其捃拾之勞亦不可,今並著於錄,所以兩存其功也。乾隆四十六年十月恭校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