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新政解讀《三字經》

周新政解讀《三字經》

《周新政解讀<三字經>》是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的一套系列叢書,共四卷,二十九講。本套系列叢書以《三字經》原文為綱領,用簡淺直白的文筆,講敘玄奧微妙的“國學”理念,熔儒、釋、道、陰陽、雜家等學說於一爐,兼收並蓄,其宗旨不在明辨得失對錯、考據歷史真偽,而以陶冶身心、導人向善為要。

基本介紹

《周新政解讀<三字經>》是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的一套系列叢書,共四卷,二十九講。本套系列叢書以《三字經》原文為綱領,用簡淺直白的文筆,講敘玄奧微妙的“國學”理念,熔儒、釋、道、陰陽、雜家等學說於一爐,兼收並蓄,其宗旨不在明辨得失對錯、考據歷史真偽,而以陶冶身心、導人向善為要。篇章不求華麗自有神采,文字簡潔、樸實、凝重、灑脫、性靈,字裡行間承載著屬於中華文化數千年智慧的結晶,承載著目光深邃的學者對民族未來的希冀。

作者簡介

周新政,男,回族。1958年7月12日出生於大別山區一個山清水秀、民風淳樸的小縣城裡。1976年,高中還沒有畢業的他,就積極回響國家號召上山下鄉當了農民,次年又在所轄公社的企業當過一年工人。
1978年初在縣城報名入伍。1998年離開部隊後,曾經被中國雷達行業協會、北京鑫隆電子技術公司聘為法律顧問。後來又被北京多所高校聘為法學、國學兼職教授。
2005年移居澳門,現任澳門中文大學有限公司董事局副主席,澳門中文大學籌備工作小組副組長,澳門風散文詩研究學會創會會長,澳門河南宗源聯誼會會長,香港孔教學院名譽院長,廣東省珠海市政協顧問及珠海市博士協會會員。

目錄

第一卷

第一講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第二講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第三講
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
第四講
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
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
首孝悌,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
第五講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綱者,君臣義。父子親,夫婦順。
第六講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時,運不窮。
曰南北,曰西東。此四方,應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數。
曰仁義,禮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第七講
稻粱菽,麥黍稷。此六穀,人所食。
馬牛羊,雞犬豕。此六畜,人所飼。
曰喜怒,曰哀懼。愛惡欲,七情具。
匏土革,木石金。絲與竹,乃八音。
第八講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孫。
自子孫,至玄曾。乃九族,人之倫。
父子恩,夫婦從。兄則友,弟則恭。
長幼序,友與朋。君則敬,臣則忠。
此十義,人所同。
第九講
凡訓蒙,須講究。詳訓詁,明句讀。
為學者,必有初。國小終,至四書。
第十講
論語者,二十篇。群弟子,記善言。
第十一講
孟子者,七篇止。講道德,說仁義。
第十二講
作中庸,子思筆。中不偏,庸不易。
第十三講
作大學,乃曾子。自修齊,至平治。
後記

第二卷

第十四講
孝經通,四書熟,如六經,始可讀。
第十五講
詩書易,禮春秋,號六經,當講求。
第十六講
有連山,有歸藏。有周易,三易詳。
第十七講
有典謨,有訓誥,有誓命,書之奧。
第十八講
我周公,作周禮。著六官,存治體。
第十九講
大小戴,注禮記。述聖言,禮樂備。
第二十講
曰國風,曰雅頌。號四詩,當風詠。
第二十一講
詩既亡,春秋作,寓褒貶,別善惡。
後記

第三卷

第二十二講
三傳者,有公羊。有左氏,有穀梁。
第二十三講
經既明,方讀子。撮其要,記其事
第二十四講
五子者,有荀揚。文中子,及老莊。
後記

第四卷

第二十五講
經子通,讀諸史。考世系,知終始。
自羲龍,至黃帝。號三皇,居上世。
唐有虞,號二帝。相揖遜,稱盛世。
第二十六講
夏有禹,商有湯。周文武,稱三王。
夏傳子,家天下。四百載,遷夏社。
第二十七講
湯伐夏,國號商。六百載,至紂亡。
第二十八講
周武王,始誅紂。八百載,最長久。
周轍東,王綱墮。逞干戈,尚遊說。
第二十九講
始春秋,終戰國。五霸強,七雄出。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