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桃花女傳說

兒子回家,石婆婆萬分高興,找到周公,說他算的不準,周公大驚失色,知道是桃花女從中作梗,對桃花女更加痛恨。 周公娶桃花女,既恨又愛,愛的是桃花女美麗無雙,恨的是她的能耐比自己大,於是想設計害死她。 按常理,新娘過門這天,穿紅衣,著紅鞋,可這天桃花女偏偏著黃鞋,黃道破黑道,破了周公的第一計。

原生地

邢台周公村大桃花村小桃花村

影響

由此產生北方漢族婚俗

簡介

相傳很久以前,七里河岸邊住著一個叫周公的高人,周公得了天書,猶如神助,百算百準,從不失手,天大的事情也難不倒他,他的名氣更大了。桃花女得了地書,能解能破,比周公更厲害。石坡村有個石老婆婆,兒子外出三年沒有回家,快到母子倆約定的時間了,毫無音信,她就找周公占吉凶,周公對石婆婆說:“你兒子於某年某月某日將魂落異鄉路途,見不到他了。”石婆婆傷心極了,哭哭啼啼著去找桃花女,桃花女對石婆婆說:“婆婆不要傷心,你兒子還有救,你快回去……”如此這般交代了一番。石婆婆就拿了兒子原先穿過的鞋子,上房拍著房檐,喊道:“孩子呵,快穿鞋!”又拿勺子敲門頭,喊道“兒啊,快回來!”迷信說法,孩子叫魂,傳說是桃花女留下的習俗。
石婆婆的兒子在外經商三年,惦念家中老母,記著回家的日期,急匆匆上路,日夜兼程。這天遇上下大雨,慌忙鑽進一破磚窯避雨,忽聽有人喊他穿鞋,好象是母親的聲音,趕緊出窯查看。他剛鑽出窯道,磚窯轟然坍塌,總算撿了一條性命。兒子回家,石婆婆萬分高興,找到周公,說他算的不準,周公大驚失色,知道是桃花女從中作梗,對桃花女更加痛恨。
俗話說不是冤家不聚頭,周公和桃花女雖然是冤家,經彭祖撮合,居然成就了一門親事。彭祖本是普通人,得益於桃花女使法,延年益壽,活了八百歲,還發明了羹湯,成了“調羹”的始祖。桃花女對彭祖有恩,彭祖自然不敢怠慢,賣勁地往返於周、尹兩家。周公娶桃花女,既恨又愛,愛的是桃花女美麗無雙,恨的是她的能耐比自己大,於是想設計害死她。桃花女當然知道周公的花花腸子,於是半推半就,答應了親事,想通過自己的行動感動周公,盡解前嫌。周公故意選擇了黑道日,到結婚這天,邀請了所有的親朋好友,大擺筵席,遠近的百姓知道周公和桃花女結為良緣,都來賀喜。一時高朋滿座,喜氣洋洋,周公好不得意。在新娘到來之前,他使用法術,在門裡暗藏了白馬精,門旁放了纏紅線的秫秸桿,預備了馬精的草料,靜候桃花女,一旦桃花女進門,立刻放馬過去,馬踏桃花女。
按常理,新娘過門這天,穿紅衣,著紅鞋,可這天桃花女偏偏著黃鞋,黃道破黑道,破了周公的第一計。桃花女坐雙轎,大轎套小轎,巫婆抄起纏紅線的秫秸桿拍打大轎,絲毫損傷不了桃花女。撤掉大轎,桃花女叫人在過道紅氈上放了馬鞍,才從小轎里鑽出來,跨過馬鞍,把白馬精壓在鞍底下,掏出懷裡的照妖鏡,破了周公的巫術,鍘好的馬料沒餵了馬,卻撒了桃花女一頭,周公一驚,那是人頭不是馬頭呢,無奈只好服了桃花女。
桃花女進門後,就像現實的兩口子經常拌嘴吵架一樣,周公處處設計陷害她,都被桃花女識破。周公終於被桃花女的真情打動,成為一對恩愛夫妻,給世人留下一段完美浪漫的愛情佳話,後來塵緣已了,凡期已至,真武大帝將二人收回,又給世人留下永遠的懸念和幻想。
桃花女的故事在民間流傳久遠,元代已有《桃花女破嫁周公》雜劇。明清小說更是大為描述渲染。小說描述真武大帝在雪山修煉時,用戒刀剖腹洗腸,因失血昏厥,將戒刀棄置一邊,後來這戒刀修煉成陽體,刀套修煉成陰體,陽體下凡投胎在商朝周姓王侯,後世稱周公,陰體下凡投胎做了尹太公的女兒,因前緣舊癖,喜歡桃花,人稱桃花女。二人在人間做了一番名揚天下的事業,最後被真武大帝重心收回,做了身邊的金童玉女。故事雖然荒誕離奇,卻也反映了中國古代的燦爛文化。
從歷史記載來看,周公率軍東征,到過邢台,應該確定不疑。周公第四子分封在邢台,那么民間稱呼周公四子的後裔世襲為周公,也不見怪,邢台作為殷商故都,是殷商的後方供應基地,王宮貴族聚集也是必然的。周滅殷商後,周公正確對待殷商貴族和遺民,提了很多合理化建議,深得周武王的讚許。周武王採納周公的建議,命令釋放被囚禁的箕子和被關押的殷商貴族,打開商紂王設在沙丘台的的錢庫和鉅橋的糧倉,賑濟飢餓的商民,以此穩定殷地的民心。沙丘台在今天邢台市的廣宗縣境。
這個傳說附會在商周,和歷史較貼近,脫離了純神話,具有一定可信度。尹是古老的姓氏,殷商的後代以封邑名“尹”作為姓氏,周朝時尹氏子孫的封地一直在尹這個地方。大桃花村邊的地名碑刻寫道:相傳,很早以前,有一女子,姓尹,善於會卦,聞名當地,人稱桃花女,此女死後遂將村名改為桃花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