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代南土歷史地理與文化

從時代上講,它包括西周、春秋和戰國3個時期,起於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滅商,迄於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六國,前後經歷800餘年。 從空間上看,它包括南陽盆地和淮河上中游兩個地區,西起秦嶺南坡的漢水支流丹江流域,東至淮河中游今安徽壽春一帶,南以漢水和桐柏、大別山脈為限,北抵汝、潁、渦諸水上游的今河南汝陽、禹縣、太康、永城一線,即文獻所載的周王朝南部境土。 本文從歷史地理的角度出發,以歷史文獻、考古材料及實地考察相結合,借鑑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調查報告和地圖資料,從不同的角度、分不同的層次,對周代南陽盆地、淮河上中游地區各諸侯國的族屬來源、歷史發展、地理變化和文化特色進行系統分析,弄清他們各自匯入楚民族的不同時時期和為後來楚文化的形成、發展所提供的歷史、地理、文化背景,進而探討這兩個地區在出國歷史發展和文化演進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以及楚國在這兩個地區的長期開發、經營中所作出的貢獻。

內容介紹

周代南土,既是一個時代概念,也是一個空間範圍。從時代上講,它包括西周、春秋和戰國3個時期,起於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滅商,迄於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六國,前後經歷800餘年。從空間上看,它包括南陽盆地和淮河上中游兩個地區,西起秦嶺南坡的漢水支流丹江流域,東至淮河中游今安徽壽春一帶,南以漢水和桐柏、大別山脈為限,北抵汝、潁、渦諸水上游的今河南汝陽、禹縣、太康、永城一線,即文獻所載的周王朝南部境土。
本文從歷史地理的角度出發,以歷史文獻、考古材料及實地考察相結合,借鑑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調查報告和地圖資料,從不同的角度、分不同的層次,對周代南陽盆地、淮河上中游地區各諸侯國的族屬來源、歷史發展、地理變化和文化特色進行系統分析,弄清他們各自匯入楚民族的不同時時期和為後來楚文化的形成、發展所提供的歷史、地理、文化背景,進而探討這兩個地區在出國歷史發展和文化演進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以及楚國在這兩個地區的長期開發、經營中所作出的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