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運亨

呂運亨加入“大韓民國臨時政府”還不足一年,就鬧出了一件大事,就是韓國歷史上轟動一時的“呂運亨渡日事件”。 於是呂運亨不顧臨時政府多數人的反對,在張德秀等人陪同下去了日本。 呂運亨回到上海後,臨時政府內部有兩派意見,一派認為呂運亨這次赴日本大長了朝鮮人的志氣,應該表彰。

呂運亨,朝鮮民族獨立運動政治家,左翼民主派領導人。1886年出生於朝鮮京畿道,在學生時代多次參加反日遊行示威,被日本殖民當局通緝。後來以留學為名赴中國避難,1914年畢業於南京金陵大學英文系。1918年在上海發起組織新韓青年黨,為該黨首領,並派遣金奎植作為該黨代表向巴黎和會呈遞朝鮮獨立請願書。新韓青年黨成立不久,就被上海租界工部局強行解散,呂運亨加入了在上海的朝鮮流亡抗日組織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擔任外交次長。
呂運亨加入“大韓民國臨時政府”還不足一年,就鬧出了一件大事,就是韓國歷史上轟動一時的“呂運亨渡日事件”。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在上海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採用爆炸、投毒等恐怖手段,多次在日本、朝鮮及上海租界區製造針對日本人的暗殺行動,日本政府對此類防不勝防的行動感到很頭疼。雖然也多次以武力鎮壓打擊,可是沒有什麼效果,抓了一批人還有一批人。於是,日本的拓植長官古賀廉造想改變一下對策,採用“收買懷柔”的辦法,通過中間人放出口風,要求與“韓國臨時政府”談判。“韓國臨時政府”的主要成員,大多數對此不屑一顧,認為不需要理會日本人的談判,應繼續以暗殺行動與日本人對抗。可是呂運亨卻認為有必要談判,如果談判可以取得有利的條件,就應該去談。於是呂運亨不顧臨時政府多數人的反對,在張德秀等人陪同下去了日本。呂運亨在東京會見了古賀等人,就朝鮮問題交換了意見,但未能達成任何協定。他此行的主要成果,大概要算是獲得了這樣的一個機會:11月27日,在東京的帝國飯店向各國記者團的五十多位記者發表了演說。在演說中,他正氣凜然地痛斥日本的侵略行徑,主張實現朝鮮的獨立。這一事件經各國記者們報導出去後,日本政府十分難堪,只好把呂運亨等送回上海,而日本議會認為這一事件丟了大日本帝國的臉面,甚至對當時的內閣提出了彈劾議案。
呂運亨回到上海後,臨時政府內部有兩派意見,一派認為呂運亨這次赴日本大長了朝鮮人的志氣,應該表彰。但另一派認為呂運亨在大多數臨時政府成員反對的情況下,一意孤行去與日本人談判,是目無紀律,甚至是“一種背叛行為”。這後一派的人與呂運亨鬧的很激烈,雙方相互敵視。韓國臨時政府最後的結論:譴責呂運亨的渡日是一種背叛組織的行為,但是在另一方面,則對其發表演說的外交效果加以肯定,並認為呂運亨的行動並不違反朝鮮獨立運動的基本精神。
經過了這一事件後,呂運亨對韓國臨時政府頗為不滿,再加上他本人的政治理念屬於左派,而臨時政府的成員以右派占多數,平時總有“話不投機半句多”的感覺。於是呂運亨又退出了韓國臨時政府,並於1920年參加了參加以朝鮮人社會黨為基礎組建的高麗共產團體,作為翻譯部負責人,他曾經成功翻譯了朝鮮語的《共產黨宣言》。
1928年,呂運亨秘密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29年,呂運亨在參加一次組織活動時被上海租界的英國巡警逮捕,引渡到日本審判,並押回朝鮮,判處3年徒刑,直到1933年出獄。出獄後的呂運享繼續在朝鮮從事抗日宣傳活動,直到日本投降。並曾擔任外交次長。
1946年7月,遵循金日成的意志在南韓進行鬥爭活動的呂運亨自知不妙,把呂燕九和呂鴛九兩個女兒送到了朝鮮,他的兩個兩個女兒從此成了金日成的養女。
因其思想左傾,並追隨金日成。1947年7月,南韓左翼民主派領袖呂運亨被美國指使的南韓李承晚極右集團暗殺。
盧武鉉為代表的南韓進步勢力上台後,曾決定追授呂運亨“獨立有功者”勳章,但仍遭到呂運亨後人的拒絕。呂運亨先生的女兒、時任朝鮮祖國統一民主主義戰線中央委員會議長的呂鴛九於2005年7月7日表示拒不接受南韓政府授予呂運亨的“建國勳章總統獎”。
她當天接受朝鮮《統一新報》的採訪時表示:“南韓當局目前仍然把過去的獨立運動家分成所謂的共產主義系列、親北系列進行意識形態爭論,與過去的軍事獨裁時期沒有根本性的區別。他們肆意評價我父親授予勳章是毫無道理的行為。”她還指出:“如果南韓當局真正要評價我父親,應該首先弄清暗殺罪犯美國的罪行,並作出讓美軍撤出南韓的決定。”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