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子敬

呂子敬

吉安呂子敬,秀才,嬖美男。民間傳說與二男攜手赴仙。清朝呂子敬,落第秀才,善畫梅,與鄭板橋在蘇州同巷而居。

基本信息

呂子敬

呂子敬秀才 呂子敬秀才

吉安呂子敬秀才,嬖一美男韋國秀。國秀死,呂哭之慟,遂至迷罔,浪遊棄業。先是寧藩廢宮有百花台,呂游其地,見一人美益甚,非韋可及,因泣下沾襟。是人問故,曰:“對傾國傷我故人耳。”是人曰:“君倘不棄陋劣,以故情親新人,新即故耳。”呂喜過望,遂與相狎。問其里族,久之始曰:“君無訝,我非人也,我即世所稱善歌汪度。始家北門,不意為寧殿下所嬖,專席傾宮。亡何為婁妃以妒鴆殺我,埋屍百花台下。幽靈不昧,得遊人間,見子多情,故不嫌自薦。君之所思韋郎,我亦知之,今在浦城縣南,仙霞嶺五通神廟中。五通神所畏者天師。倘得符攝之,便可相見。”呂以求天師,治以符祝。三日韋果來曰:“五通以我有貌,強奪我去。我思君未忘,但無由得脫耳。今幸重歡,又得汪郎與偕,皆天緣所假。”呂遂買舟,挾二男。棄家游江以南,數載不歸。後人常見之,或見或隱,猶是三人,疑其化去。然其里人至今請仙問疑,有呂子敬秀才雲。

古人云:“飲食男女,人之大欲。破舌破老,戒於二美,內寵外寵,辛伯諗之,男女並稱,所由來矣。其偏嗜者,亦交譏而未見勝也。”

又云:“女以生子,男以取樂。天下之色,皆男勝女。羽族自鳳凰、孔雀以及雞雉之屬,文彩並屬於雄。犬馬之毛澤亦然。男若生育,女自可廢。”

嗚呼,世固有癖好若此者,情豈獨在內哉?

詩詞

錢呂子敬赴漕台

朝代:宋 作者:朱睎顏

北風吹海波,寒氣已慘栗。

歲功方告成,上計倉廩實。

大府督先期,列城群彥集。

公來親奉辭,王事有遠役。

入登和鈞堂,諮諏侍前席。

力陳功利源,首先二三策。

民實吾同胞,苛痛體均一。

商賈趁懋遷,負販致其力。

上以奉王供,下以和民食。

嗟余忝命吏,三載貳下邑。

適丁歲履艱,課計虛所入。

使車勤遠人,問俗考肥瘠。

念茲災疹餘,推額減其籍。

寒者煦之溫,飢者哺之粒。

響非大府嚴,雲雨手轉劇。

公歸被顧問,為我此以臆。

倘能出泥澤,窮困非所惜。

相期在歲寒,梅邊問訊息。

故事

世人都知道鄭板橋的竹子、蘭花畫得好,卻不知他畫的梅花也是一絕,為何存世的鄭板橋的梅花畫作少呢?這裡還有個關於他崇高畫品的故事。

當時鄭板橋在蘇州,常畫竹子、蘭花,有時也畫些花羽鱗介和山水,就是不畫梅花。因為在他住的桃花巷西頭有一家畫室,主人是擅長畫梅花、自稱畫的梅花“遠看花影動,近聞有花香”的呂子敬。

呂子敬是個落第秀才,拖著多病的身子,上有爹娘,下有老婆孩子,生活頗為艱難,靠賣畫養家餬口。他畫梅遵循寫實的手法,畫得栩栩如生,每個花瓣都活靈活現。

當有人求鄭板橋畫幅梅花時,他總是謙虛地笑道:“我畫的梅花比呂先生差遠了。走吧,我領你找呂先生求畫去!”還經常當眾讚揚呂子敬的畫:“呂先生畫的梅花,我再學十年八年也未必能行。”

有個從京城回鄉養老的吏部尚書精通翰墨,酷愛書畫,他看到鄭板橋的字和畫非常喜歡,便出了一個“梅花幽谷獨自香”的畫題要鄭板橋畫,並願出50兩銀子,可鄭板橋推脫說,畫梅花當屬呂子敬先生畫得好,他畫的可當百兩銀子,我畫的不過十錢而已。老尚書就拿著銀子去找呂子敬畫梅。

自從老尚書找呂子敬畫過梅花後,呂子敬覺得他的畫比鄭板橋的強多了,時不時地自我誇耀。朋友們把呂子敬的話帶給鄭板橋,沒想到鄭板橋一笑了之。

鄭板橋在蘇州住了3年,有一天他決定遷移到揚州去。臨行時,呂子敬前來為他送行。畫友相別,當然得送丹青。這次鄭板橋贈給呂子敬的卻是一幅梅花。只見他展紙揮筆,筆走側鋒,由深入淺,整個畫面只有三四朵梅花畫得清晰,余者皆塗塗抹抹,真有“觸目橫斜千萬樹,賞心只有三五朵”的意境。簡直把呂子敬看呆了,他愣了半天才囁嚅地說道:“鄭兄有如此畫梅神技,奈何不早早教我?”鄭板橋平靜地說:“呂兄過譽了,你我兩種畫風,我如畫梅必有人喜,那時呂兄畫酬就會少收許多。”呂子敬感激地說:“原來,鄭兄之所以不畫梅花,為的是給小弟留口飯吃啊。”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