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匹

“戲癲”呂匹
呂匹今年77歲。
呂匹不像77歲,尤其是在看戲的時候。6月10日當晚,記者與呂匹端坐戲台下,整整5小時,老人穩如磐石雙眼放光,兩場戲演完了,還不過癮地撇撇嘴
呂匹走進後台的時候,西秦劇團的所有人都熱情地跟他打招呼,這種情景似曾相識,對,白先勇先生走進崑劇團的時候也是這種氣氛。
為什麼呂匹有這樣的影響力?這要從上個世紀50年代說起。
上個世紀50年代,年輕的呂匹是海豐文化局的一名幹部,他受命記錄整理海陸豐三種稀有劇種正字戲西秦戲白字戲的資料,這是當時成立不久的人民政府保護民間文藝的一個重要措施:由於戲劇都是口傳身教,沒有留下什麼文字材料,政府組織一批像呂匹這樣的“新文化人”去記錄老藝人們口述傳下的珍貴資料。
呂匹說,那是海陸豐戲劇的黃金年代,當時他看著整理好的上百萬字的珍貴材料,感覺戲劇的復興有希望了。
不料風雲突變,1958年,呂匹被錯劃為“右派”,領到“帽子”的呂匹第一時間擔憂的不是自己未來的命運,而是這批珍貴的資料的命運,左思右想,呂匹決定兵行險著,他偷偷把幾大箱資料存放在一位姓吳的麻風病人家中,當時這種傳染病讓人聞風色變,上百萬字的資料居然數十年安然無恙。
1984年,尚未落實政策的呂匹接受《西秦戲志》和《中國戲曲志·廣東卷》的編輯工作,當年冒著危險存放的珍貴材料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呂匹說,歷史就是這樣的奇妙,無論它怎樣變幻,有價值的東西終究會發揮它的作用。
離休後的呂匹沒有閒著。他組織老藝人錄音搶救了瀕臨失傳的《正字戲傳統伴奏音樂》,還將西秦戲老藝人繪的臉譜編成一冊《西秦戲臉譜集》。現年77歲的他仍在為三個稀有劇種著書立說,第三本專著馬上就要出版。他還不厭其煩地參加各種研討會,抓住一切機會告訴大家:三個劇種急需保護。
2005年9月15日接到申請國家級文化遺產申辦的訊息後,呂匹為了幫西秦戲準備材料,跟妻子羅淑嬌翻箱倒櫃,把上百萬字的材料進行重新編輯,在半個月內完成了文本和錄像材料。
家裡人都把呂匹稱為“戲癲”,連梨園出身的妻子也感嘆他的“癲勁”。呂匹說,他的瘋狂其實很容易理解,正字戲西秦戲白字戲都是他從小看到老的,如果沒有了,他會很不習慣。呂匹還說,大家更應該關注的是那些碩果僅存的老藝人而不是他,他們是真正的“寶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