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水共治

而在整個愛河治理中,民間環保社團組織公眾參與河道整治的設計、規劃、維護。 綠色浙江“吾水共治”行動,讓利益相關方中的社區民眾、民間機構、相關部門等可以圓桌會形式,共同對治水中的具體問題和對策進行討論、分析,讓利益相關方能夠在決策中能夠表達想法和意見。 (三)針對“吾水共治”圓桌會上提出的問題進行一一落實,後期注重公眾水保護宣傳活動。

行動意義

成功的國際先例

在華盛頓波托馬克河的治理中制定了“河流監管計畫”,即志願者為保護河流生態性貢獻力量,志願者的監管工作不但已經成為河流監管維護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且對非法活動形成了明顯的威懾作用。由於這些不取分文報酬的志願者的辛勤工作,波托馬克河的生態維護工作已經進入一種良性循環。
新加坡公用事業局從2005年推出了“水道認管計畫”。計畫規定,認管機構負有保持所認管蓄水池或水道的水源清潔的責任,如應該定期清除水中垃圾,巡邏水道以確保沒有人亂丟垃圾,展開水質研究工作,並舉辦水上康樂活動等。計畫出台後,反響熱烈,至今已經獲得數十個團體、機構和學校的認管參與,甚至包括新加坡警察部隊情報局,他們每兩個月會在麥里芝蓄水池舉行一次跑步活動,每次活動前必先清理那裡的垃圾,同時還定期監測水質。
台灣高雄市的愛河過去由於工業污染與都市廢水排放不當,使得愛河因污染嚴重而惡名昭彰,但近年來經政府與公眾的努力整治,使愛河的浪漫風華得以重現。而在整個愛河治理中,民間環保社團組織公眾參與河道整治的設計、規劃、維護。
日本琵琶湖的治理更是公眾參與的典範。滋賀縣政府為了便於全民參與,把琵琶湖流域分成七個小流域,在每個小流域設立流域研究會,負責組織居民、生產單位等代表參與綜合規劃的實施。流域研究需要組織不同區域內的居民到其他區域參加除草、種樹、撿拾垃圾、調查水質和品嘗對方區域種出的菜、稻米、魚蝦等新鮮食物,親身感受加強湖泊綜合管理和日常生活的密切關係。同時還要組織在各流域之間進行踏勘、學習,包括河川、水路、水質、生物、尋找垃圾等踏勘調查,調動每個人在生活中進行環境保護的自覺性。滋賀縣政府把每年的7月1日和12月1日定為當地的環保活動日,鼓勵居民積極參加各種環保活動。
在國際上,公眾參與式治水有著眾多成功案例。這些事實也證明,只有公眾參與才是提高公眾自身的環境意識的最有效手段,也能夠讓治水真正長期有效。

民眾路線的實踐

在治水工程中,一些官員看重政績,工程公司看中業績,工程師看中指標,在治理目標、方法、實施過程等方面忽視了河流保護與治理項目中公眾的主體性。公眾參與既可保證決策的科學性,又可使工程實施得到公眾的支持, 同時還是公眾教育的最好渠道。不少事實證明,有社區公眾參與的河道整治要比一般專業公司的整治更加有特色和親和力,並且能夠維持更長時間。
公眾參與是民眾路線作為黨的根本工作路線的具體體現。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在長期鬥爭中形成了一切為了民眾、一切依靠民眾和從民眾中來、到民眾中去的民眾路線。毛澤東同志曾經說:“三個臭皮匠,合成一個諸葛亮”,這就是說,民眾有偉大的創造力。中國人民中間,實在有成千成萬的“諸葛亮”,每個鄉村,每個市鎮,都有那裡的“諸葛亮”。我們應該走到民眾中間去,向民眾學習,把他們的經驗綜合起來,成為更好的有條理的道理和辦法,然後再告訴民眾(宣傳),並號召民眾實行起來,解決民眾的問題,使民眾得到解放和幸福。所以,治水不應該僅成為工程公司技術人員的技術活,治水應該成為民眾路線的具體實踐、成為社會主義的公民運動。
綠色浙江發起的“吾水共治”行動,正是遵從一切依靠民眾和從民眾中來、到民眾中去的民眾路線,鼓勵合作機構的各級黨員帶頭動員民眾,以圓桌會形式,充分聽取民眾在治水中的具體建議和構想,並落實到具體的“五水共治”行動中。

國際標準的要求

今年4月9日,聯合國水指令計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世界自然基金會、大自然保護協會等11家機構共同發布的《國際水資源管護標準》將在秘魯首都利馬正式發布。這是一項國際性的、符合國際社會與環境認證和標籤聯盟(ISEAL)要求的一套如何在地點和流域層面上對水資源進行環境、社會和經濟可持續管理的步驟、原則、檢驗標準和指標。
《國際水資源管護標準》為水資源管護者提供了一種在其所在地點(或設施)以及流域內評估現有過程和績效的方法,並以此確保採取有效的水管理措施。標準尤其強調要通過利益相關方參與的過程,從而採取行動,實現以社會公平、環境可持續和經濟上有利的方式使用水資源,造福人類和大自然。
在我國的重大項目策劃設計中,缺失對利益相關方的考慮,使利益相關方的需求無法得到充分表達和滿足,這可能為工程帶來潛在的牴觸風險,也使工程往往缺少利益相關方的共同認同感。
綠色浙江“吾水共治”行動,讓利益相關方中的社區民眾、民間機構、相關部門等可以圓桌會形式,共同對治水中的具體問題和對策進行討論、分析,讓利益相關方能夠在決策中能夠表達想法和意見。同樣的想法和意見,因為是利益相關者提出的,自然能夠獲得更多的支持和認同,而這些也滿足了《國際水資源管護標準》對利益相關方參與的具體要求。

行動模式

技術法律諮詢圓桌會

治水專家和法律專家為服務對象進行治水方面的志願諮詢服務,並通過圓桌會形式召集利益相關方共同參與,從而為服務對象的治水提供具體的解決方案。
綠色浙江已經聯合浙江電視台錢江都市頻道《范大姐幫忙》欄目共同實施圓桌會,並在首站備塘河的圓桌會上,由范大姐范惠閔親自主持,並達成了較好的效果。

專業水治理工程實施

綠色浙江組織會員單位的治水企業、綠足跡企業同盟水環境專業委員會的企業, 以一定的公益性協助或承擔完成服務對象的專業水治理工程施工和維護。

公眾水保護宣傳活動

綠色浙江幫助策劃組織發動面向當地公眾的水保護宣傳教育活動,尤其是建立民間河長制度,發動河道周邊的社區居民和機構能夠投身於河道監督和保護工作。

案例介紹

備塘河(杭州市下城區文暉街道)

(一)邀請利益相關方進行現場走訪,了解備塘河現狀。
2月21日,綠色浙江“吾水共治”黨員志願者首站行動在下城區文暉街道勝利社區備塘河啟動。下城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林炳達,綠色浙江創始人、會長阮俊華老師等區領導、區有關部門領導、街道社區幹部、沿河居民代表、治水專家、綠色浙江的環保志願者一共開展了有關於這段備塘河的宣傳、清理活動。杭州格臨檢測作為專業的第三方檢測公司,還對水質進行了採樣,並將在一周后提供數據。
(二)邀請利益相關方參與吾水共治圓桌會,圓桌會由浙江電視台錢江都市頻道《范大姐幫忙》欄目的范惠閔主持。
“吾水共治”圓桌會上邀請了下城區有關部門領導、街道社區幹部、沿河居民代表、治水專家、綠色浙江的環保志願者等利益相關方。同時邀請了浙江電視台錢江都市頻道《范大姐幫忙》欄目的范惠閔進行主持。圓桌會圍繞備塘河存在的問題、如何解決等問題進行探討。
在該案例中,據勝利社區黨委書記、主任王力介紹,在今天綠色浙江走訪的備塘河浙贛鐵路東段的200米中,有十戶屬於社區管轄的農民房,建於上世紀90年紀。這些農民房大都為出租房,並在十戶的兩北兩端各設一個垃圾房,但仍有一些住在樓上的租戶為了省事,會把生活垃圾直接拋入河中,使得兩岸有不少垃圾。王力主任還說,該河段200米內有數十個生活污水直排口,還有待截污納管工程實施。
下城區住建局副局長駱程洪表示,該段河道屬於備塘河二期整治河段,整個河段的截污納管工程將在二期中完成,二期整治工程將在一期整治工程之後。而一期整治工程即將開始,預計將在一年半之後完成。但目前為整治的拆遷工作進展遲緩,還有難啃的骨頭。范大姐當即表示,如果在拆遷過程中有困難,范大姐也可以出面幫忙。綠色浙江秘書長忻皓則對備塘河二期整治工程的範圍提出了疑問,並再次確認這200米河段是否納入了整治範圍。忻皓還說要加強對沿岸住戶的宣傳教育。杭州愛立特生態環境服務公司總工程師劉軍也提出可以採取相對易操作的生化池、生化處理裝置對這十戶暫時沒有條件截污納管的住戶進行污水處理。
(三)針對吾水共治圓桌會上提出的問題進行一一落實,後期注重公眾水保護宣傳活動。
綠色浙江作為民間環保組織,得知備塘河這段整治還要等兩年左右時間後,將會先組織文暉街道當地的志願者共同對周邊的垃圾進行清理,對居民意識進行教育,也希望相關部門能夠打通儘早恢復備塘河的清清河水。

西溪河(杭州市西湖區西溪街道)

綠色浙江聯合杭州市團市委、西湖團區委、西溪街道辦事處、西湖區各有關職能部門,與杭州愛立特生態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梅苑賓館合作,共同發起“草根治水”行動。西溪河位於市中心,附近有居民,也有學校、賓館等。綠色浙江對西溪河進行了調查,發現其外部市政設施配套不完善,排污納管未能跟上,部分地塊缺少污水收集毛細管,雨污混接,且河流兩側為混凝土澆築的豎立式硬質擋牆,河道內基本沒有水生植物,生態環境單一化,水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差,加上補給水源不足,河流的自淨能力較弱等,都是導致西溪河水質下降的原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