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鼻療法

吹鼻療法是將藥物研為細末,以小竹管或小紙管、噴藥器把藥粉吹入鼻內,經鼻黏膜吸收而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 本療法起源較早。早在漢代張仲景《傷寒雜病論》即載有吹鼻救猝死。晉代葛洪《肘後備急方》已有吹鼻與吹鼻取嚏之分。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清代吳尚先《理瀹駢文》、陸以湉《萬病驗方大全》等均收錄了許多頗有療效的吹鼻驗方,至今仍為醫家廣泛套用。

基本內容

一、根據病情,辨證選取藥物,並研為極細末,備用。

二、用生理鹽水拭淨鼻腔,取藥末0.3克,用小竹管或紙管、噴藥器等將藥粉吹入鼻內。

臨床套用

本療法適用於頭面部及五官科疾病。

一、頭痛

1、風溫頭痛:取皂礬適量,置於瓦上,以文火煅至絳色存性,研細過篩備貯。用時取少許吹鼻,左側頭痛吹右鼻,右側頭痛吹左鼻,雙側頭痛吹雙鼻。或用複方皂礬散(煅皂礬18克、瓦松30克、冰片2克,硼砂10克,共研細末,貯瓶備用)吹鼻。

2、風寒頭痛:取羌活、防風、赤小豆各等份,共研細末,取少許吹鼻。也可取辛夷花適量研末,少許吹鼻中。

3、頭風頭痛:取白芷30克,冰片0.6克,川芎15克,研為細末吹鼻。或取鵝不食草30克,川芎12克,青黛9克,冰片0.6克,研細末吹鼻。或以乳香(去油)、沒藥(去油)、白芷、細辛各等份,研為細末吹鼻。左側頭痛吹右鼻,右側頭痛吹左鼻。

二、牙痛

1、取雄黃、胡椒、蓽撥、良姜、細辛、乳香、麝香各等份,共為細末,貯瓶備用。用時取適量吹鼻。

2、取蓽撥、細辛、牙硝、樟腦各等份,研為細末,取少許吹鼻。左側牙痛吹右鼻,右側牙痛吹左鼻。不效,可吹雙鼻。

3、取硼砂9克,明雄黃0.6克,火硝0.6克,冰片0.6克,研為細末,貯瓶備用。吹鼻。

4、取雄黃、沒食子各3克,細辛1.5克,共為細末,取少量吹鼻。

三、鼻出血

1、取血竭末、炒蒲黃等份,研末吹鼻。

2、取柏葉12克,石榴花6克,研為細末,吹鼻。

3、取蓮蓬殼煅存性,吹鼻。

4、取山梔炭適量,研末,吹鼻。

四、慢性鼻炎

1、取辛夷15克,蒼耳子15克,白芷30克,薄荷1.5克,研末,取少許吹鼻。

2、取鮮玉米須125克,當歸30克。將玉米須曬乾,切成長3厘米左右,置鍋中煅焙,與當歸共研末,取少許吹鼻。

3、當紅升丹6克,黃柏15克,明雄黃6克,樟腦6克,蓽撥15克,共研細末。取少許吹鼻,早晚各1次。本方對萎縮性鼻炎有效。

4、取蘆薈6克,冰片1克,研細末。取少許吹鼻,每日2-3次。

5、取碧玉散,或魚腦石散吹鼻,每日3-4次。治療雙側鼻竅交替堵塞。

五、傷風感冒

1、取川芎、藿香、元胡、丹皮各9克,雄黃、白芷、皂角各12克,硃砂3克,研末,吹鼻。

2、取羌活、防風、荊芥、川芎、白芷、細辛、蔓荊子、薄荷、羊躑躅花各3克,熟石膏、風化硝、黃連、青黛各9克,鵝不食草15克,共研細末,吹鼻。

六、黃疸

1、取瓜蒂1枚、丁香、赤小豆各1粒,研細末,吹鼻。隔日1次。

2、取苦丁香、赤小豆、冰糖各等份,麝香少許。先將前3味藥研細末,再入麝香共研勻,吹鼻,以流黃水為度。多用於黃疸型肝炎。

七、紫癜

取胎髮適量燒灰,吹鼻。

八、小兒疳症(奶癆)

取棘針(即酸棗樹上的刺)、瓜蒂等份,研細末,吹鼻。隔日1次,7次為一療程。

九、暴發眼痛(包括青光眼眼痛或其他眼痛)

取火硝12克,黃丹、乳香、沒藥各6克,雄黃3克,共研細末,吹鼻。

十、白內障

五蛻散:指甲0.3克,炮山甲、蟬蛻各0.15克,蛇蛻0.45克,鳳凰衣0.6克,鵝不食草、炒蝟皮各1克,桔梗1.2克,麝香少許。入乳炒研,後入麝香研勻。用0.1克吹鼻。

十一、迎風流淚

取香附、蒼朮、椒目各等份,共研細末,加麝香少許研勻,吹鼻。

十二、頭皮癢

取蘆薈、苦楝子各3克,研細末,吹鼻。

注意事項

吹藥時,令患者口含水或吹時暫時屏氣,以防藥物誤入氣道,引起嗆咳。吹鼻時應防止患者打噴嚏而影響療效。若吹鼻後鼻部感到嚴重不適應,則需停止套用。

按語

吹鼻療法是將藥物細末吹於鼻腔中,由於鼻腔黏膜血管極為豐富,藥末經鼻黏膜吸收而達到治療目的,對鼻病、牙疾及頭痛等疾患,有確切療效,是一種簡便易行的外治方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