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管大王

僅依靠利潤為幾厘的塑膠吸管,義烏樓仲平成為了億萬富翁,也是義烏螞蟻商人的典型代表。吸管大王樓仲平這艱辛的財富積累之路又是怎樣的呢?

僅依靠利潤為幾厘的塑膠吸管,義烏樓仲平成為了億萬富翁,也是義烏螞蟻商人的典型代表。吸管大王樓仲平這艱辛的財富積累之路又是怎樣的呢?
樓仲平家中有6個兄弟姐妹,他從15歲開始就跟隨同鄉走南闖北搖撥浪鼓和貨郎,樓仲平用7,8年的時間走遍了江西省的村落。那時候用貨郎擔做生意樓仲平雖然沒有賺到很多錢,但是卻讓他明白了一個影響他一生的商業理念,那就是不以利小而不為。這種理念的也在以後伴隨著樓仲平完成了聚沙成塔式的財富積累傳奇。
1991年樓仲平決定結束長期的貨郎擔生活,在義烏小商品批發市場周邊擺起了地攤,並慢慢租攤位做小商品批發業務。由於進入市場經營,他分到了篁園市場的一個百貨攤位,通過攤位經營,樓仲平兩三年時間就成為5,6經營戶中的佼佼者。
當時那么多人看著我賺錢的情況下,一兩年時間,整個日用百貨,一共4、5百個攤位,有一半以上是代銷塑膠製品的,所以我也感覺到潛伏的危機很大,所以當時我是考慮到這點之後,我決定見好就收,不再留戀每個月三、四萬塊錢的利潤。
在那個階段,樓仲平幾乎每年都要增加兩三台生產吸管的設備,企業穩步的得到發展。企業規模也越來越大,他的吸管廠結果把全村一半的民房都租下來作為廠房。看到他的吸管生意做的不錯,許多義烏商人都跟著他辦起了吸管廠,全市的吸管廠從原來的3,4家一下子增加到3,40家。競爭也日趨白熱化,再加上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原材料的大幅上漲。
當義烏包括全國的吸管廠家都出現了難以為繼的境地。樓仲平開始思索,要不要退這個行業,他的老婆也開始勸儘早退出尋找新的行業。但是樓仲平最後認為吸管是一種典型的消耗型的一次性產品,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市場需求量會越來越大的。只要度過眼前的難關,一定會有一個不錯的前景。這種認識確立後,他不但沒有收縮戰線,反而乘機收購了一些面臨倒閉的吸管企業。從而在規模上迅速壯大起來。企業壯大後樓仲平認為不能再象以前那樣只懂得簡單的擴大再生產了,必須要提高企業的品牌價值和企業自身的創新能力。
1995年,細心的他發現所有市場上賣的吸管都在包裝上印上一男一女兩個兒童的頭像,沒有這種標誌的吸管就賣不出去。他馬上決定把這個商標註冊下來,這件事大大推動樓仲平和他的雙童吸管走上品牌之路,他終於明白有了自己品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的優勢。
“我上網很早的,網路在中國還是新生事物的時候,我就把吸管放到網上賣了,我用吸管把世界都‘吸’進來了。”樓仲平說起此事就很得意。靠著網路,他的吸管一下子推銷到了全世界,目前,公司通過電子商務成交的業務占據了公司總業務的一半以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