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福德[湖北崇陽籍企業家]

方福德[湖北崇陽籍企業家]
方福德[湖北崇陽籍企業家]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方福德(1955—),男,湖北省崇陽縣路口鎮橋邊村7組。湖北眾望科工貿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方福德。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方福德[湖北崇陽籍企業家] 方福德[湖北崇陽籍企業家]

姓名:方福德

籍貫:湖北崇陽

出生日期:1955年

他是一個發明迷,有五項發明獲得了國家專利;他是一個生意通,占有全國75%的麻花市場份額。自1997年公司創辦以來,累計上繳國家稅收500多萬元,出口創匯600多萬元,連續四年被評為誠信納稅企業和十佳民營經濟大戶。他依靠敢為人先的勇氣和永不言棄的鬥志,已從一名物理教師成長為中國的“麻花大王”。他就是湖北眾望科工貿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方福德。

人物歷程

1955年,方福德出生於湖北省崇陽縣路口鎮橋邊村7組

1979年,考取了崇陽師範學校,畢業後被分配到白霓高中擔任物理教師,後任副校長

1982年,到湖北教育學院物理專科進修,後獲專科畢業文憑

1985年,考上武漢鋼鐵學院套用物理本科進修班,畢業後獲得物理學士學位

1995年,應聘到深圳一家電子公司擔任工程師

1996年,成立眾望科工貿有限公司

2001年,投資創辦了全縣第一所國有民辦學校——眾望高中

2004年,在上海建起了上海大望食品有限公司

2007年,在崇陽縣工業園購買50畝地,興建現代化的食品加工廠

人物傳記

鄂南崇陽縣發明大王方福德的人生充滿著傳奇色彩:國小輟學,靠自學考上中專、大專、本科;完成了13項發明,其中3項已轉化為產品;創辦湖北眾望科工貿有限公司,跨入“湖北省民營企業一百強”,產品銷往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中國麻花大王、世界第一大專業麻花生產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湖北省委書記俞正聲視察後連說三個“好!”為報效社會,他領頭創辦了一所高中,建立了扶貧助學“眾望工程”。而這些成績和榮譽的背後,充滿著曲折和艱辛。

潛心研製“永動機”

1955年,方福德出生於湖北省崇陽縣路口鎮橋邊村7組。由於搞“文化大革命”,學校停課,國小5年級未讀完的他,依依不捨地離開了學校,回家放牛、砍柴、出集體工。在勞動實踐中,他看到農民拿著鋤頭、扁擔面朝黃土背朝天地重複著簡單的再生產,覺得有責任和義務改變這種狀況。

一次,一頭老黃牛累倒在田裡,使方福德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要是有耕田的機械,那該多好啊!一位高中畢業的族兄說:“世界上還沒有人能發明‘永動機’。”方福德心裡一亮:如果有了“永動機”,能源資源、動力資源就解決了!從此,天真幼稚的他,走了10年發明創造的彎路。

不懂得能量守恆定律,不知道“永動機”違背客觀規律的方福德,在1972年至1978年兩千多天裡,每天收工後就鑽進房裡,常常研究到深更半夜。困了,就用冷水洗洗頭,清醒後再研究。熱天,皮膚被蚊子咬成紅疙瘩;冷天,腳後跟凍穿了,手凍腫了,就像饅頭一樣。他多次到路口農機廠參觀柴油機構造,到鐘錶修理店觀察鐘錶的傳動方式,用塑膠鞋底剪成大大小小的齒輪,不厭其煩地組裝,裝了拆,拆了裝,不知重來多少次。總共研究了幾十種製作方案,圖紙畫了又改,改了又畫,手稿堆積如山。

三年自然災害,使農村經濟雪上加霜。方福德父親體弱多病,全家8口人的生活重擔落在母親柔弱的肩上,家裡年年超支。要花錢,只有挖中藥材賣。而方福德將賣中藥材的錢幾乎全部用於研製“永動機”。母親為了買鹽,把方福德幾尺高的草稿紙拿到路口供銷社收購組,賣了四塊五角錢。方福德知道後,連忙跑到供銷社,看見母親手裡提著鹽,他激動地說:“娘,那是我這幾年的心血啊!”母親十分後悔地說:“都怪我不識字啊!這樣吧,我把鹽退掉,把那紙贖回。”收購員深受感動,將這捆稿紙完璧歸趙,說:“這錢暫時就不退吧,待有錢時再還。”方福德向收購員深情地鞠了一躬,十分感激地說:“叔叔,我去挖中藥材來賣,明天就還。”

方福德滿懷信心地給中國科學院一研究所寄去了“永動機”的圖紙和說明,研究所卻全盤否定。他在家裡睡了三天。花了這么長時間和精力研究的成果卻成為泡影!母親坐在床邊勸他:“別著急。只要有決心,再高的山也能從腳下過!”不久,華中工學院力學教研室一位教授回信鼓勵他:“小小年紀就有這么大的志向,將來必成大器!建議你複習參加高考,學點文化知識,再搞發明。”這封信,點燃了迷茫中的方福德心靈上的火花。

自學圓了大學夢

讀國小時,方福德特別喜歡算術課,每次算術考試總是滿分,並會做一些偏題怪題難題。他肯動腦筋,喜歡計算各種容器的體積,善於製作一些小用品。

後來,他到路口林場當民工,邊做工邊自學國中課程。1978年,經組織批准,他到路口中學參加1個多月的中專複習班,居然考了261.5分。這次中考,劃了高中畢業生和國中畢業生兩個分數線。國小未畢業的方福德視同國中畢業生,雖然超過了國中畢業生分數線101.5分,,但年齡超過國中畢業生年齡上限,結果未被錄取。

方福德化著急為力量,積極複習,準備來年再考。1979年,大、中專招生一起考試。沒有沾過高中邊的他,要在半年多時間裡自學完高中課程。於是,他訂了一個學習計畫,決定在春節期間將高中課本先看一遍。他白天在路口林場做工,晚上自學,節假日沉浸在課本中。每天雞啼時,他的窗戶還透出昏黃的煤油燈光。臘月底,母親幾次帶信催他回家,他嘴裡答應,卻還是沒回去。臘月三十日上午,母親找到林場,看見家家關門閉鎖,連值班的人也回家吃年飯去了,急得團團轉地放聲大喊:“福德啊,回家吃年飯吧!”聽到呼喚,將自己反鎖在宿舍里的方福德才把門打開。母親看到,兒子的眼睛布滿了紅紅的血絲,床上都是書,桌面被蠟燭燒了一個窟窿。

1979年4月,路口高中辦複習班迎接高考,路口林場領導同意方福德參加複習,可校長硬是不肯接收,並直言不諱地說:“好多高中生我們都沒收,你國小未畢業,複習有何用?”在路口公社黨委書記和其他老師的幫助下,方福德厚著臉皮進了教室。

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居然考取了崇陽師範學校,連跳4級,成為崇陽縣一大新聞。畢業後被分配到白霓高中擔任物理教師,後任副校長。為了自學,他與幾個同事一起湊錢買了1台電視機,收看收聽電大物理專業課。1982年到湖北教育學院物理專科進修,後獲專科畢業文憑。1985年考上武漢鋼鐵學院套用物理本科進修班,畢業後獲得物理學士學位。在本科進修期間,他研究人走路的動力學規律,提出的共振彈簧鞋能減少體力消耗的論點。

專利轉化遇曲折

神奇的自然和多彩的社會,使好學深思的方福德產生了滿腦子疑惑,繼而產生了解開這些疑惑的興趣。獲得物理學士學位後,他如虎添翼,童年時代深埋在心中的理想開始發芽、生根、開花、結果。他展開想像的翅膀,在科技的海洋里探索。目睹農民成天在太陽底下勞作,他發明了“多用萬向防熱帽”和“微型多用防熱傘”。接著,發明了“無汽蒸煮系列設備”、“方便飲料瓶蓋”、“內配自升吸管茶杯”、“內配自升吸管包裝瓶罐”、“電熱點菸器”、“懸絲式電爐”、“家庭煮飯全自動程控機”等9個專利,成為當地有名的點子大王。

“多用萬向防熱帽”可以根據防曬的需要靈活地鏇轉。方福德拿著試製的樣品,自費參加湖北省科委舉辦的港澳特區和內地新產品、新技術展覽會,樣品受到與會專家和客商的好評。回來後四處尋求生產廠家。崇陽縣一家經濟技術開發公司慧眼識珠,願意合作。當時,方福德還在白霓高中當老師,不能離開崗位。縣委書記知道後,特批他3個月的假。經過3個多月的日夜奮戰,建起了世界上第一個多用萬向遮陽遮雨防熱帽廠,並產出第一批試製品。

可是,由於產品欠規範,僅銷了幾百頂。在廣州秋交會面市受到冷遇。 這家公司也無能力再投資了。付出大量心血的方福德,不但沒有得到1分錢的專利轉讓費,而且直接和間接損失1千多元,等於1年的工資白花了!

如果繼續在高中當副校長,還是過得去的。但他覺得,在這個崗位上難以把發明專利轉化為產品。鄧小平南巡談話的春風吹動了方福德的心,他決心到深圳去闖一闖,去開闊眼界,轉換腦筋,學習現代企業管理經驗,追求更大的人生價值。

踏平坎坷成大道

到深圳的當天,方福德在候車室過夜。第二天,應聘到一家生產電器產品的企業,從事技術開發工作。他幫助這家公司改進了電熱水瓶的電路集成板,發明了“容器無水保護”產品,並申請了專利,比日本松下的同類產品更先進,不結水垢,而且成本低廉。

南下打工,鍛鍊了方福德搏擊市場經濟風浪的膽略和本領。但他總是惦記著如何把自己的發明專利轉化為生產力。1996年初秋,躊躇滿志的他乘火車回家,端坐在車窗前托腮遐想。“麻花,白霓麻花喲!”這串熟悉的鄉音,把他從遐想中喚醒。睜開眼睛一看,哎!這不是家鄉白霓橋的小販嗎?凝視著具有近千年歷史的白霓小麻花,方福德思緒萬千。他看到了商機,決定辭職創辦麻花廠,使之成為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既帶動山區農民致富,又為自己的專利轉化積累資金。

方福德拿出打工積攢的1萬多元,在一家銀行貸款20萬元,租下白霓高中閒置多年的教工食堂,因陋就簡地辦起了麻花廠。辦廠初期,他遇到很多困難和曲折,但都用誠信和意志妥善化解了。一次,正是方福德急需錢用的節骨眼上,一位銷售商對產品質量有意見。心中鐫刻著誠信的方福德認為:誠信比金錢的價值更大!他主動提出退貨,毫不遲疑地匯給客商1萬多元的退貨款。

那年臘月底,由於貨款沒有及時回籠,一位債主硬是要把方福德生產麻花的麵粉拖走,恰巧被上次收到退貨款的客商看見。這位客商連忙追加10萬元預付款,使方福德解了燃眉之急。

方福德的工資除用於最基本的生活外,其餘全部用於辦廠。父親從鄉下來到方福德家,看到吃的是稀飯、鹹菜,不由得一陣心酸。從此,定期給兒子送米送菜。方福德感到十分內疚。如果不把廠辦好,怎么對得起養育自己至今還在繼續關心自己的父母?

經過4年的艱辛努力,方福德在106國道白霓鎮武長街上建了建築面積2萬平方米的麻花生產基地,正式掛起了“湖北眾望科工貿有限公司”的牌子。

“眾望工程”化春雨

2001年6月,在崇陽縣委、縣政府、縣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方福德等14個股東投資100多萬元,利用原縣衛校校舍,創辦了全縣第一所國有民辦學校——眾望高中。

這所學校的創辦,激活了崇陽縣的高中競爭機制,使一潭靜水激起了競爭波浪,促進了教育質量的提高;學校收費低於縣內重點高中,教師人平月工資達到2000元,促使其他高中提高教師待遇,穩定了高中教師隊伍;不但沒有花財政一分錢,而且每年為縣財政節約100多萬元;同時,為崇陽人民的子女提供了更多的升學機會。

當看到或聽說哪個青少年輟學,方福德就想起自己當年輟學情景,同情感油然而生。經他提議,股東會通過,眾望高中設立了貧困助學金、學業獎學金、新生獎學金等系列“眾望工程”。

眾望高中創辦的前3年,方福德每月工資1000多元,後增加到2000元。可他一分也沒有領,全部捐入“眾望工程”。累計捐款10萬元,長期資助20名貧困生。

4年來,“眾望工程”基金達到40多萬元,共資助了200多名貧困生。

方福德樂於公益事業。白霓鎮金龍村修路,他捐了2萬元;余耕村修路,捐了2000元;家鄉搞建設,捐了5000元……

在今後的人生旅途中,方福德立志使“眾望麻花”銷遍全球,使“眾望工程”日益壯大。他將沿著發明創新的道路走下去,打算創辦一個科學研究所,研究各種節能家電技術,造福人民民眾,向社會展示他更加燦爛的人生軌跡。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