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門

吳門

吳門,指蘇州或蘇州一帶。歷史上作為蘇州的別稱之一,為春秋吳國故地,故稱。宋張先《漁家傲·和程公辟贈別》詞:“天外吳門清霅路,君家正在吳門住。”

吳門四家

吳門吳門
元朝以後,江南蘇州一帶,成為文人薈萃之地。許多著名畫家雲集蘇州,史料記載,當時蘇州有150餘人,占明代畫家總數的五分之一。他們形成一個強大的畫派。蘇州史稱“吳門”,作為有共同地區特徵的畫家群形成了吳門畫派。吳門畫派的領袖沈周同他的學生文徵明、唐寅,再加上仇英,合稱“吳門四家”。

明代中葉以後(成化到嘉靖前後),院畫勢力日徽,浙派"也漸趨末流,代之而起的,是活躍於蘇州地區"吳門派"。當功的蘇州,經濟繁榮,各種工商行業發展,,直接推動了文化藝術事業的興旺發達。因此,這一地區,成為當地和四方文人聚會的最好場所。吳門畫派在這種條件下應運而生.關門派"以沈周為領袖,文徵明繼起,一時追隨者很多,形成明代後期一大流派。同時生活在蘇州的唐寅和仇英,也以繪畫著稱於時,和沈周、文徵明被稱為吳門四家"。
吳門四家"中沈、文、唐三家共同特點是都屬於文人筆墨,仇英雖是工匠出身,但畫風受到文人畫家的影響。四家"的繪畫成就,都是多方面的,他們技藝全面,題材廣泛。所畫山水,既能表現雄偉險峻的北方山川,也能描寫清雅秀潤的南方風景。他們運用熟練的筆墨,描寫周圍的園林景物,把表現文人生活題材的山水畫提高到新的水平,開拓了元明清以來山水畫的新境界。
四家"的不同之點,是他們的個人畫風不同,各有師承體系。沈周、文徵明比較接近,但也有所區別,沈周的山水遠師量源,、巨然,出入於元回家的黃公望與吳鎮,兼取法於馬、夏,筆墨挺健,氣韻渾厚,形成了粗筆寫意的新面貌,開創一代水墨淺絡山水的獨特風格。特別是他的花卉,繼承發展了末末及元代寫意花鳥畫的傳統,筆墨尚朴,風格淡逸,對明代後期水墨寫意畫,具有承前啟後的作用。文徵明在融匯細潤文雅,獨具一格。
唐寅和仇英都曾師事當時以院派"著稱的周臣,吸取兩末李成、范寬、李唐、劉松年、馬遠、夏圭諸家之長,運用了元人水墨寫意的筆墨,融合變化,形成了勁秀瀟灑的風格。仇英摹古的功力深厚,師法南宋院體",人物山水,多以工筆重色為主,風格濃麗典雅,兼能水墨寫意,也具有剛健秀逸之致。他所畫人物仕女,形象優美,線條流暢,形成了明代後期人物仕女畫的時代風貌,對明清畫壇影響很大。
陳道復是吳門著名的花鳥畫家,師事文徵明,他的寫意花鳥,從元人畫法中發展而來,直接受沈周、文徵明、唐寅的影響。詩書畫結合,進一步豐富了文人寫意花鳥畫的思想意境,開創了清新雋雅的一派風格。和後來的徐汩合稱為白陽青藤"。他們的繪畫,對後代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明代後期(嘉靖、萬曆以後到崇禎),無論山水、人物、花卉各種畫科,都有新的變化。派系紛繁,各有不同的風格.尤其是花卉畫有突出成就,主要代表畫家是徐渭。他繼陳臼陽之後,筆墨更加縱放,突破成規,大膽創造,縱橫揮灑,水墨淋漓,表現了鮮明的個性。他的這種畫風,對整個清代中期和近百年來的畫壇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同時的周之冕、孫克弛,也以花鳥畫著稱,畫法兼工帶寫,較為嬌麗,別成一派。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