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王城

吳王城

吳王城,是指三國帝王之都。

吳王城:三國帝王之都
“樊山八字形長在,漢鼎三分國已墟。安樂故宮猶廟食,遺民時薦武昌菹。”南宋詩人王十朋在今鄂州憑弔昔日孫權故都時,睹物思情,在《吳大帝廟》詩中,不由得抒發起江山依舊,人事已非的滄桑之感。
公元221年,吳王孫權遷都鄂縣,改名武昌,同年修築武昌城。城北臨長江龍蟠磯,南眺南湖,東據虎頭山,西依西山,為龍蟠虎踞之地。城呈長方形,東西長1000餘米,南北寬500餘米,周長3公里,總面積約0.6平方公里。
據史籍記載,當時武昌城內建有武昌宮、太極殿、禮賓殿、安樂宮等大型宮殿建築,宮瓦用澄泥做成,堅硬細膩,後世用以作硯,一瓦萬錢。城有五門,各以所向為名,唯西北角多一流津門,連線吳王苑囿。
吳王城遺址在今鄂州市南郊百子畈,現存一段長約60米、寬10米、高4米的夯土城牆和形如帶狀的護城河痕跡。這是我國僅存的三國時期都城遺址,在考古和歷史研究上都具有極重要的研究價值。
“憶從樊口載春酒,步上西山尋野梅。西山一上十五里,風駕兩腋飛崔嵬。同游困臥九曲嶺,褰衣獨到吳王台。”
這是北宋詩人蘇軾的《武昌西山》詩,詩中所吟詠的西山遺蹟,就是當年吳王的避暑宮所在之地。
自吳王城出西門,有一座山臨江而立,逶迤曲折,林木蔥蘢,古稱樊山,又稱西山,是當年吳王孫權避暑讀書之地,現存有避暑宮、即位壇、讀書堂、廣宴樓、試劍石等遺蹟。
西山寺是在當年吳王避暑宮舊址上修築的,寺中大雄寶殿旁的月門上,正面寫有“英雄避暑”,背面寫有“清涼福地”,相傳此地就是避暑宮殿舊址,今有孫權塑像,能勾起人們懷古的幽情。
出寺10多米遠,便是廣宴樓,相傳是當年宴飲群臣之地,今則可品嘗源名於孫吳的武昌魚。在山頂,有一土壇,人稱“即位壇”,為孫權稱帝築壇祭天的地方。吳王“讀書堂”遺址掩映在修竹茂林之中,旁邊有“吳王井”,相傳吳王當年曾在此汲水煮茶。
往西山主峰,半山處有兩塊巨石,一立一臥,仿佛用利劍劈削而成,旁邊石碑上刻著“吳王試劍石”幾個大字。距巨石不遠,另有一巨石平臥,石上有一個工整的“十”字,將巨石一分為四,傳說是孫權和劉備比試劍鋒時留下的劍痕。旁有一潭池水,名“洗劍池”。
北宋著名詩人秦少游曾在《風入松·西山》一詞中吟詠道:“石邊試劍人何在?但荒煙蔓草迷茫。”觀古思今,能不有世事滄桑之感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