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炳[明代戲劇家]

吳炳[明代戲劇家]
吳炳[明代戲劇家]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吳炳,字可先,號石渠,晚年又自稱“粲花主人”,生於明神宗萬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今江蘇宜興宜城鎮人,是明代末年著名的戲曲作家。後被清軍所俘,堅貞不屈,明昭宗永曆二年(清順治五年,公元1648年)正月十八日,連續絕食7天而亡,年僅54歲。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吳炳於萬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中進士後,任湖北武昌府蒲圻縣知縣。吳炳嚴謹執法,不徇私情,深得民心。後任江西提學副使,不久又調任工部都水司主事。這時,正值修建被燒的三殿,吳炳對工匠很體貼,關心他們的生活疾苦,深受工匠愛戴。在任福州知府時,福建沼海一帶的劉香老為寇,擾亂沿海居民,十分猖獗。撫軍熊文旵兵敗舟焚,想沒收外國商人的金銀財物,作為賠償這筆費用,囑吳炳偽造外國商人的罪狀,打人監獄。吳炳說道:“殺人媚人,吾不忍也。”福建有個叫陳晃的人,因為向權貴行賄而得祿位的事敗露,企圖逃脫罪責,便托庫使曾士高用千金賄賂吳炳,也被他嚴辭拒絕。後來吳炳因看不慣官場中的營私舞弊,便託病告歸鄉里。吳炳回鄉以後,居住宜城南門外五雲莊的“粲花別墅”,潛心詩文與戲劇創作。

崇禎年間(公元1628年—公元1644年),吳炳由大司馬陸完學推薦,擔任江西提學副使。在明毅宗崇禎皇帝朱由檢自縊(公元1644年)之後,他便流寓廣東。隆武二年(清順治三年,公元1646年)十月,桂王朱由崧在廣東肇慶即帝位,改次年(公元1647年)為永曆元年。一月,吳炳被授為兵部右侍郎,從至桂林。二月被拜為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宰相),仍兼兵部右侍郎的職務。四月,隨同永曆帝至湖南武岡地區。八月二十四日,聽說清兵將到,便急忙和永曆帝一起奔向湖南靖州。當時情勢十分危急,永曆帝命吳炳護送王太子到湖南城步,同往的只有吏部主事侯偉時。到達時,城池已經被清兵占領,稍戰即為清兵所俘,囚于衡州湘山寺。吳炳被俘後堅貞不屈,永曆二年(清順治五年,公元1648年)正月十八日,連續絕食7天而亡,年僅54歲。他在臨終前寫了一首絕命詩,詩中有“荒山誰與收枯骨,明月長留照短纓”之句。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賜謚“忠節”。葬宜城南門外山門村石亭埠,後人將他和族侄吳貞毓一道供奉在宜城西廟巷“二忠節祠”內。

個人作品

吳炳著有《說易》、《雅俗稽言》、《絕命詩》等,同時,還精心編撰劇本多種,尤以《綠牡丹》、《畫中人》、《西園記》、《情郵記》、《療妒羹》5個劇本最為著名,後人把這5個戲劇合稱《粲花五種》(又名《石渠五種曲》、《粲花齋五種曲》)。其中《綠牡丹》名列《中國十大古典喜劇集》,為越劇保留劇目,久演不衰;《西園記》為崑劇傳統劇目之一,並相繼與《畫中人》搬上銀幕。

社會評價

吳炳為官清廉、忠貞,不僅是明皇朝的一代忠良,而且喜好吟詩作賦,又愛好書法,尤其擅長編劇作曲,造詣精深,是一位傑出的戲劇家。我國著名作家、文學史家鄭振鐸在《插圖本中國文學史》中稱吳炳、孟稱舜、範文若“同為臨川派的最偉大的劇作家”。

中國十大古典喜劇

“中國十大古典喜劇”由王季思(1906~1996)在擔任中山大學教授時與他領導的編輯團隊在徵求了各方學者意見後提出。中國十大古典喜劇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