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月亭》

《拜月亭》

《拜月亭》,元·關漢卿作。主要寫書生蔣世隆與王瑞蘭在兵荒馬亂時候的離合故事。 後來又出別人據此改編的:《幽閨記》。是“荊、劉、拜、殺”四大南戲之一。相傳是元·施惠和范居中、黃天澤、沈洪等一起合寫的,明朝時期有些人說是施惠一個人的創作。這本戲的故事流傳較早,在元朝雜劇里也有過關漢卿的《幽閨佳人拜月亭》和王實甫的《才子佳人拜月亭》等作品。

基本信息

拜月亭

《拜月亭》,元·關漢卿作。主要寫書生蔣世隆與王瑞蘭在兵荒馬亂時候的離合故事。

結構

共四折一楔子。

劇情

《拜月亭》 《拜月亭》

戰亂逃亡之中,王瑞蘭與母親失散,書生蔣世隆也與妹瑞蓮失散。世隆與瑞蘭相遇,共同逃難中產生感情,私下結為夫婦。瑞蓮則與瑞蘭的母親結伴同行。瑞蘭的父親偶然在客店遇到瑞蘭,嫌棄世隆是個窮秀才,門戶不相稱,催逼瑞蘭撇下生病的世隆,跟自己回家,在路上又與老妻及瑞蓮相遇。瑞蘭一直惦念著世隆,焚香拜月,禱祝世隆平安,心事被瑞蓮撞破。二人得知情由,姐妹之外又成姑嫂,愈加親密。蔣世隆與逃難途中的結義兄弟分別高中文武狀元,被勢利的瑞蘭之父招為女婿。世隆與瑞蘭相見,知她情貞,夫妻終於團聚。瑞蓮則與世隆的結義兄弟成婚。

人物

蔣世隆 蔣世隆

蔣世隆

此劇讚美了蔣世隆與王瑞蘭堅貞不渝的愛情,而且通過他們的愛情故事表現了這一對青年男女純潔的品格和正義感。而瑞蘭之父王鎮,作為兵部尚書,卻目光短淺,抱著狹隘的門閥觀念,硬拆散了女兒的幸福婚姻,在作品中顯然是被批判的對象。

王瑞蘭 王瑞蘭

王瑞蘭

《拜月亭》還極力頌揚愛情的堅定性。漢樂府《上邪》:“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一氣連舉五件不可能之事,來表達愛情的堅貞不渝。古往今來,這類作品,不勝枚舉。可見這種美好品格,是得到歷代人民歌頌的。《拜月亭》是旦本戲,因而,這方面女主角王瑞蘭表現得更為突出。作為大家閨秀的王瑞蘭,對白衣秀才蔣世隆一往情深。逃難途中,蔣世隆病染沉疴,臥床不起。這時,對於一個弱女子,意味著失去了僅有的依靠。可是,瑞蘭沒有為了自己而另尋出路,別投他門,而首先考慮的是為蔣世隆找個好醫生,並且“與他無明夜過藥煎湯”。真所謂患難之中見真情。或許人們認為這時候他們的情感中還有一些相依為命的成份,那么,從王尚書在客棧巧遇王瑞蘭始,應該說王瑞蘭的生活已由動盪、貧窮轉向了安定、富貴。環境變了,位置變了,可王瑞蘭對蔣世隆的愛情始終未變。當她被父親橫拖倒拽離開客棧時,還囑咐病中的蔣世隆:“直等你身體安康,來尋覓夷門街巷”相訪。又向世隆表明心跡:“我寧可獨自孤孀,怕他大抑勒我則尋個家長,那話兒便休想。”這裡沒有以山崩地裂、海枯石爛作為誓言,但那發自內心,情真意切的語言,同樣感人肺腑,令人潸然淚下。回家後王瑞蘭更是“晝忘飲饌夜無眠”,不曾有片時忘記蔣世隆。月下燒香,祈禱“兩口兒早得團圓”,論婚議嫁,不見世隆不動心。

劇本表現了封建社會被壓迫婦女的苦難和反抗意志。

相關

《拜月亭》全名《閨怨佳人拜月亭》,有《元刻古今雜劇三十種》本、《元人雜劇全集》本。

後來又出別人據此改編的:《幽閨記》。《幽閨記》又名《拜月亭》,是“荊、劉、拜、殺”四大南戲之一。相傳是元·施惠和范居中、黃天澤、沈洪等一起合寫的,明朝時期有些人說是施惠一個人的創作。這本戲的故事流傳較早,在元朝雜劇里也有過關漢卿的《幽閨佳人拜月亭》和王實甫的《 才子佳人拜月亭》等作品。

全劇

金朝受到北番侵略,戰事逼近中都,朝廷南遷,王尚書出使在外,他的夫人和女兒瑞蘭也倉皇地離開中都,同百姓們在一起逃難。途中母女失散,瑞蘭路遇窮秀才蔣世隆,不得已結伴同行。

蔣世隆是和妹妹瑞蓮一起逃難的,兄妹二人也在路上失散;瑞蓮卻路遇王夫人,被認為義女,一起同走。

瑞蓮和世隆一路上經過憂患生活,發生了愛情,在招商店結成夫妻。不幸世隆病倒在店裡,這時候王尚書平番得勝回朝,路過這店,看見女兒瑞蘭,才知道母女逃難途中失散,和蔣世隆結伴經過。瑞蘭要求父親同意她嫁給蔣世隆,王尚書認為門第不當,撇下害病的蔣世隆,帶著女兒去了。在驛站上遇見了王夫人和瑞蓮,一同進京。

後來王尚書做了宰相,看中了新科狀元,一心要把女兒瑞蘭嫁給他,瑞蘭不願意,新科狀元也當面拒絕。他正在為難的時候,義女蔣瑞蓮卻認出新科狀元就是自己的哥哥蔣世隆,於是各人的憂患全消,有情人終成眷屬。 

評價與賞析

琵琶記 琵琶記

《曲品》列《拜月亭》為“神品”第二,僅次於《琵琶記》。

其關目、語言一向受到讚美,李卓吾評本《拜月亭•序》說:“此記關目極好,說得好,曲亦好,真元人手筆也。首似散漫,終致奇絕。”明何良俊亦稱讚劇中“走雨”、“錯認”、“上路”諸出“敘述事情宛轉詳盡,全不費詞,可謂絕妙”(《四友齋叢說》)。

此劇刻畫人物注重心理活動的描寫,如王瑞蘭被迫離開蔣世隆時內心深處的痛苦、眷戀和無可奈何,都以抒情性唱段得到淋漓盡致的表現。

作者

施惠,字君美。杭州人。約元元貞初(1295—1297)前後在世。明何良俊《四友齋叢說》 、王世貞《曲藻》 、沈德符《顧曲雜言》 、沈自晉《南詞新譜》均認為系南戲《拜月亭》作者。王驥德《曲律·雜論》謂“世傳《拜月》為施君美作。”呂天成《曲品》則認為:“雲此記出施君美筆,亦無的據。”元鍾嗣成《錄鬼簿》卷下列於“方今已死名公才人,余相知者”項內,雲“惠字君美,杭州人。居吳山城隍廟前,以坐賈為業。公巨目美髯,好談笑。余嘗與趙君卿、陳彥實、顏君常至其家。每承接款,多有高論。詩酒之暇,唯以填詞和曲為事。有《古今砌話》,亦成一集,其好事也如此。”下附[凌波曲]弔詞,但均未提及撰《拜月亭》一事。清張大復《寒山堂曲譜》引注則作:“吳門醫隱施惠,字君美著。”與前述杭州施惠不同。而世德堂本《拜月亭記》開場[滿江紅]有:“自古錢塘物華盛,地靈人傑。昔日化魚龍之所,勢分兩浙。”則作者似又可能系杭州人。又《傳奇匯考標目》別本第五稱:“施耐庵名惠,字君承,杭州人。”並列其所著《拜月亭》、 《芙蓉城》 、《周小郎月夜戲小喬》三劇(後兩劇今未見),不知何劇。故《拜月亭》,尚難定論。另曾與范冰壺等合作《鷫鸘裘》雜劇,亦已佚。散曲存有[一枝花·詠劍]套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