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村

吳海村位於謝橋鎮南部,阜淮鐵路、224省道從境內通過,該村人口6829人,耕地面積6839畝,轄11個自然莊、15個村民組,2006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680元。該村各項工作在全鎮均名列前茅,連續多年受到上級表彰:2004年被省司法廳、民政廳授予“民主自治示範村”,2005年被阜陽市委評為“五個好”黨支部標兵、潁上縣委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五個好”村黨支部,2006年阜陽市委“先進基層黨組織”、潁上縣委“五個好”村黨組織,2005年、2006年潁上縣“人口與計畫生育先進單位”,是謝橋鎮“先進黨支部”、農業科技推廣先進集體“、計畫生育工作先進單位”、“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武裝工作先進單位”、“水利興修先進單位”、“動物防疫先進單位”、“路樹管理先進單位”等。 

基本信息

1、安徽省阜陽市潁上縣謝橋鎮吳海村

,2005年、2006年潁上縣“人口與計畫生育先進單位”,是謝橋鎮“先進黨支部”、農業科技推廣先進集體“、計畫生育工作先進單位”、“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武裝工作先進單位”、“水利興修先進單位”、“動物防疫先進單位”、“路樹管理先進單位”等。
吳海村村部位於二路南側,占地面積2640㎡,建有坐北向南、主室12間、上下兩層辦公樓一座,村部四合院大門兩側分別設有值班室、接待室,辦公樓設有黨員活動室、電教室、綜治辦公室、廣播室、計生辦公室、人口學校、計生婦檢室、民兵活動室、文秘室、檔案室會議室,各室內配有辦公桌椅、資料櫃,室內整齊清潔,各項規章制度齊全。在辦公樓前端平房8間,分別設有閱覽室、民調室、接待室,各室內軟硬體設施齊全。
近年來,吳海村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首要工作來抓,在村部建立一個便民服務網點,為民眾提供優質良種、農藥、化肥。幾年來推廣小麥高產攻關田2000畝、種子田200畝、示範田500畝,並積極推廣產業結構調整,實行套種模式,大豆套玉米1000畝、紅芋套玉米800畝、小麥套西瓜1500畝,農民收入穩步增長。2006年又向訂單農業發展,謝橋鎮同上海高榕公司簽訂1000畝荷蘭豆種植面積,該村簽訂了340畝荷蘭豆訂銷契約,在種植管理上實行統一技術培訓指導、統一耕地、統一播種、統一施藥、統一施肥,為民眾解決購買所需材料資金困難。目前正是荷蘭豆收購季節,高榕公司技術人員稱該村的種植是公司種植荷蘭豆以來長勢最好的一年,預計畝產可達750公斤,農民畝均純收入可達2000元,有力地推進了該村經濟發展。
養殖業是農業調整的重要方向。為了帶動養殖業的發展,該村定期開展養殖、種植技術培訓,為農民提供技術指導和信息交流,為技術員無償提供養殖場地,以點帶面推動養殖業發展。目前,該村養雞2000隻以上有21戶、養豬50頭以上28戶、養牛5頭以上16戶、養奶牛五頭的1戶,為解決養殖戶資金周轉不足困難,積極為養殖戶提供小額擔保貸款120萬元,調動了農民發展種植、養殖的積極性,種植、養殖規模不斷擴大,民眾收入明顯提高,大大推動了該村的經濟發展,為該村的新農村建設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2、雲南省楚雄州姚安縣光祿鎮吳海村

該行政村隸屬姚安縣光祿鎮,地處光祿鎮北邊,距光祿鎮政府所在地7.0 公里,到光祿鎮道路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姚安縣15.0公里。東鄰適中鄉 ,南鄰後營村委會 ,西鄰新莊村委會 ,北鄰大姚縣 。轄吳海、民泰等14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563 戶,有鄉村人口2216 人,其中農業人口2186 人,勞動力1541 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174 人。
全村國土面積7.3 平方公里,海拔1872 米,年平均氣溫18.6 ℃,年降水量770 毫米,適合種植水稻、蠶桑等農作物。有耕地面積1542.22 畝,人均耕地0.7 畝,林地7630.0 畝。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663.48 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294.0 元。該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3、山東省聊城市東阿縣姚寨鎮吳海村

吳海村位於姚寨鎮政府駐地北約1.5公里,東鄰大高路,西接縣工業園區,柏油路眾橫交錯,交通條件十分便利。全村總人口600餘人,耕地面積不足千畝, 城乾渠依莊而越,趙王老河與村相接。
幾年來大力推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經濟收入快速遞增,村民自治平安建設協調發展,享譽周邊數百里,被世人號稱“小香港”之美譽,在1998年農村產業調整以來已近十年歷史,先後建起冬暖式黃瓜大棚,雙苞菇棚近百個,養殖、林果、加工、運輸等已形成村一大主導產業,全村年收入150萬元以上,人均25000元,沿路兩側綠樹成蔭,啼鳥飛鳴,路燈盞盞,與晝夜同明,“天外村快餐城”及美食餐飲娛樂,休閒與一體,引來八方好客,實為亮麗多彩,繁華而壯觀。

共建活動

4月17日,為推動縣委辦公室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深入開展,增強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針對性、實效性,縣委辦公室副主任(主持工作)、縣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鄭冠明,縣委辦公室副主任、六十鋪鎮鎮長李煜,縣委辦公室副主任姜允宏帶領本辦各股室和縣黨史辦、縣檔案局、縣信訪局在謝橋鎮黨委書記姚民等同志的陪同下到謝橋鎮吳海村開展互幫互助、結對共建活動。座談會由謝橋鎮黨委書記姚民主持。
謝橋鎮吳海村位於謝橋鎮西南角,2006年10月農村區劃調整,吳海與羅元兩村合併。近年來,村黨支部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組織建設為抓手,立足自身實際,積極探索新思路,實施新舉措,紮實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2008年農民人均純收入3020元。
鄭冠明首先向參加座談會的同志簡要介紹了在全黨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縣委辦公室作為第二批參學單位開展互幫互助、結對共建活動的要求和任務。鄭冠明指出,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活動,充分發揮城鄉基層黨組織的自身優勢,圍繞促進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的要求,構建以城帶鄉、城鄉互促、雙向受益、共同提高的城鄉基層黨建工作新格局,為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加快潁上又好又快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開展互幫互助、結對共建活動。
座談會期間,與會的村支兩委代表吳淑華、莫維超、吳家龍、吳輝以、馬永標,人民調解員馬雲章,黨員民眾代表吳家樹、蘇壽俊,外出返鄉創業人員和致富能手吳傳友、訾友德、馬松章等同志結合本村實際暢所欲言,重點圍繞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人口和計畫生育、村幹部工作和福利待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基層組織建設、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鄉村債務化解、小額貸款、村村通公路、辦理戶口和建立農村工作新機制等方面進行了積極發言,並提出了一些好的意見和建議。
鄭冠明對參加座談會人員的踴躍發言表示感謝,表示要以這次互幫互助、結對共建活動為契機,縣委辦公室和謝橋鎮吳海村經常聯繫,增進了解,促進互幫互助、結對共建工作的開展。進一步改進工作,進一步服務基層。發揮好縣委辦公室作用,加大對謝橋鎮吳海村的支持力度;對一些問題能協調解決的協調解決,不能夠協調解決的,上報縣委。採取多種形式帶動謝橋鎮吳海村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人民民眾收入不斷增加,帶動民眾共同致富,提高黨組織的戰鬥力、創造力和凝聚力。
座談會結束後,鄭冠明一行還對特困老黨員吳同以,貧困戶吳以祥和五保戶王敬於等走訪慰問,詳細了解他們的生產生活情況,並給每戶300元慰問金,表達黨組織對他們的關心和愛護,幫助他們理清發展致富的思路,找準穩定的致富路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