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振偉[藝術家]

吳振偉[藝術家]

吳振偉,男,生於1964年11月,上海人。從事城市公共空間景觀中的文化創意、藝術設計23年,創意產業領軍人物,世博傑出藝術家,文化創意大師。上海復旦大學、交通大學、同濟大學特邀教授,上海戲劇學院創意學院特邀教授,矽湖文創學院特邀教授,詩人、畫家,導演,國際身心健康導師,美麗生活倡導者,大眾情感和美學原理推廣者。

基本信息

人物介紹

文創經歷與創造

..
吳振偉 ,1998年成立眾意藝術機構,開始進入城市景觀文化創意藝術設計領域。近20年來,在他的帶領下,眾意藝術機構為各地政府部門、世博集團、復星集團、恒隆地產開發商及全國眾多企事業單位提供綠化景觀、雕塑景觀、景觀燈光、商業景觀、水體景觀、廣場景觀、景觀街道、景觀圍牆出入口、標識導向景觀,城市景觀家具等十餘項城市景觀元素的文創和藝術設計的服務。他率領團隊獲得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重點工程立功競賽一等獎,上海市總工會頒發的“工人先鋒號”稱號等榮譽。眾意藝術機構現已成為上海市創意產業協會理事單位,文化創意城市景觀專業委員會主任單位。
..
吳振偉先生的代表作品有:湖南韶山毛澤東廣場景觀燈光捐贈項目;“迎世博”上海黃浦江兩岸景觀燈光總體規劃,創意藝術設計與重要節點的工程實施;江西省南昌市贛江東岸“紅飄帶”主題景觀燈光秀規劃設計項目;上海南京西路景觀燈光系列作品創意藝術設計與工程實施;黃浦江沿岸1.7公里水體景觀的文創藝術設計與打造;港匯廣場、恒隆廣場、久光百貨、城隍廟等商業空間體驗景觀的設計與工程實施;上海市中心百餘座雕塑作品,並獲得上海市城市雕塑大獎;全國500多條道路景觀改造設計與工程實施等等,並多次榮獲“市容景觀道路改造一等獎”、“上海市景觀燈光一等獎”等獎項。
吳振偉從業20多年,吳振偉先生擁有一百多項專利,其重要專利——樹掛燈飾“流星雨”在上海南京路展示之後,至今仍被全國乃至全世界仿造。但吳振偉先生放棄了收取專利費的權利。他認為“大眾需要美,他的創作能為大眾帶來美,帶來情感的分享和依託,這是比金錢更重要的。”
早在10多年前,吳振偉先生就提出了以“大眾情感”與“美學原理”為核心理念的文化創意,以這樣的文化創意引領設計,才使他的藝術作品為大眾所接受,具有了社會價值。他總結了大眾情感是指社會大眾對“真善美”情感的認同與追求,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希冀;美學原理則是指人們在長期生活,勞動,社會化的進程中,所積澱下來的至真至善的大眾情感的總結與提煉。美學原理包括藝術色彩學,造型學,藝術心理學等學理,是大眾情感的科學理論。
..

吳振偉先生將大眾情感的美凝結於城市的公共空間,將“美學原理”傳播給普通大眾,從而為眾多城市打造出了真正為大眾尊重與推崇的城市文化名片。

榮譽稱號與擔任職務

..
●2009年被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務副主席厲無畏先生授予“上海市創意產業領軍人物”稱號
●2010年被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授予“傑出藝術家”稱號,並獲得“迎世博文化創意特別榮譽”獎
●2013年被中國策劃研究院授予“中國城市文化創意策劃傑出領軍人物”和“中國城市景觀創意藝術大師”稱號
擔任職務
..
..
●中國城市商業網點建設管理聯合會常務理事
●中國策劃研究院華東院院長
●上海市創意產業協會理事、文化創意城市景觀專業委員會主任
●上海市市容環境衛生行業協會常務理事、城市景觀燈光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上海文化創意產業資源聯盟城市美學總監
●吳振偉文化創意大師工作室
●眾意藝術機構創始人&文化創意.藝術設計總監

專利與獎項

..
..
●全國及全球流行的樹掛景觀燈飾“流星雨”設計發明專利者
●上海市黃浦江兩岸景觀燈光規劃創意設計者,2009-2010年,主持規劃設計上海“迎世博”黃浦江兩岸景觀燈光;2014年,上海黃浦江(吳淞口—徐浦大橋,全場約42公里)沿江兩岸景觀燈光策劃、規劃設計方案
●上海市南京路景觀燈光系列作品創意藝術設計者
..
●上海市城市雕塑大獎獲得者
●2005—2012年間,五次榮獲“上海市景觀燈光評比一等獎”
●2004—2010年間,設計和改造的城市景觀道路,多次榮獲“市容景觀道路評比一等獎”

成長經歷

吳振偉先生出生於上海原法租界的南昌路。他從小熱愛繪畫,對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都充滿著好奇與熱情。在那個特殊的年代,父母離異後,8歲的他跟隨母親來到了上海郊區農村小鎮,在那裡他結識了當時被打為右派分子的老畫家——廬山先生。他在廬山先生的繪畫教導和藝術薰陶下,逐漸成長,為後來的藝術創作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歲那年,吳振偉先生隻身從農村回到了上海,早早地步入了社會,為了生計四處奔波。從理髮店學徒到搬運工,從中醫推拿師到飯店洗碗工,從廚師到圖書推銷員,從石化廠的打包工人到貨運司機,從機場貨運公司的操作員到廣告公司的部門經理……
但生活的艱辛並沒有磨滅他對學習藝術的渴望,他報考美術學院,希望能夠在大學院校藝術深造。在報考上海師範大學美術系的過程中,他遇到了自己藝術人生中的第二位貴人——中國著名電影家族之一,擁有上海國華、國泰製片廠的柳氏家族的四小姐柳慧瓊。當時在師範學院美術系從事招生工作的她,遇到了前來報名考試的吳振偉,一老一少閒談間就成了朋友。柳慧瓊決定收留這個有才氣卻經濟拮据的孩子,把他培養成才。吳振偉先生在那時開始了在美術系半工半讀的學習生涯,一邊充當人體模特,一邊系統性地學習油畫藝術。除了在上師大美術系學習的3年,他還用這種勤工儉學的方式,在廈門大學的美術系,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學習進修。在還未改革開放的70年代,吳振偉先生飽嘗了生活的艱辛。那時的上海,住房問題異常嚴峻,無處可去的他,睡了8年的馬路,從人民廣場,到街道花園,甚至路邊的破卡車,都留下過他生活的痕跡,那時的他成了一個城市流浪漢。
時至今日,吳振偉先生仍能坦誠地談及當年的經歷。出身城市卻成長於農村,為生計奔波,輾轉於城市街頭...起落的人生並未讓他沮喪放棄,也正是這些經歷,讓他更能感知普羅大眾的內心情感與審美情懷;正是這些經歷,讓他對城市的公共空間有著深厚的情感與深刻的了解。追根溯源,這些成長經歷給吳振偉先生帶來了什麼?讓他明白了大眾美的內涵和標準,悟出了文創的核心理念,因此,他的藝術設計更富有美感,文創更富有情感。

學習經歷

事業有成之後,吳振偉先生和大多數企業家一樣,在上海交通大學研習了EMBA課程。自2004年起,吳振偉先生開始同期進修上海戲劇學院戲劇影視導演專業和華東師範大學心理學專業,前者是用突顯強化的方式展開矛盾,後者的學習是化解平息矛盾。
吳振偉先生通過倡導“美麗生活”和“文化創意”,開發了眾多課程,旨在幫助人們提升生活品質、豐富精神生活。吳振偉先生一直推崇健康的情感作為生活基礎的理念。“大眾情感”激發出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創造力,提升人們對生命生活的熱愛。“大眾情感”也是吳振偉先生在文化創意方面的核心理念之一。他的工作與生活充滿了愛與創作的正能量,並通過創作將由此產生的美和創意傳播給社會大眾。

獨創課程

1)體驗式的“大眾情感”的激發與學習
什麼是體驗式的學習?體驗式學習是指:吳振偉導師帶領人們通過身體去學習,開發出每一個人獨特的內在潛力—創造力,他認為創造力來自於生命的感受力,而情感則是生命藝術的內涵,通過情感的激發打開人們的創造力。這種授課獨特之處在於不光是在頭腦思維層面作為知識性的學習,更來到身體力行成為能力的開發,課程通過團體能量的彼此支持,支持每一個團體學習的成員去體驗,去敞開,去感悟、頓悟生命中的重要命題。
這樣的授課不是傳授知識而是讓人們能自我體驗,自我實踐,這些課程將打開我們自身的潛能。人們常說,道理都懂,可真要去做卻很難,比如,知道對親近的人發脾氣很傷感情,可就是沒辦法控制住,發完脾氣之後,又會自責內疚,在人生中一遍遍的循環發生,而吳振偉導師用身體力行的學習倡導:學習正確的表達自己的負面能量,而不是壓抑自己的憤怒,學習覺知憤怒,從而在不傷害他人,也不傷害自己的前提下表達憤怒,讓憤怒成為純粹的生命力量,體驗從憤怒轉化成喜悅的正能量。如此人們才能真正地做到,管控好自己的負面情緒和負面能量,使其轉化成正能量,人與人之間將會真正的和諧與和平,他的課程教會人們對自己的生命和生活負起全部的責任來,而不是把責任推卸給他人或者社會,這樣才會激發人們積極健康、真實自然的情感生活。
2)美學原理推廣
吳振偉先生通過倡導充滿情感的“美麗生活”,開發了眾多課程,旨在幫助人們提升生活品質、打開和豐富精神生活。而他的第二個獨創課程“美學原理的推廣”就與之相呼應。美學原理是指在長期生活,勞動,社會化的進程中,所積澱下來的至真至善的大眾情感總結與提煉。是大眾情感的外在表達,吳振偉先生堅信,“美學原理”並不是藝術家的專利,而是普通百姓都應掌握的生活原理。吳振偉先生通過對“美學原理”的推廣與普及,結合對“大眾情感”的理解與感受,鼓勵人人成為藝術家,讓人們從追求物質的欲望,來到生命的創造,來到真、善、美的精神追求,從而能更好地享受生活的美好。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