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山景區

吳山景區

吳山景區在水頭鎮西南2公里處,最南雁盪山幾個主要風景區的人口處。

基本信息

蒲潭垟

吳山景區吳山景區
在水頭鎮西南2公里處,最南雁盪山幾個主要風景區的人口處。蒲尖、蒲潭、蒲嶺均是南雁主要景點。蒲潭祥在蒲尖峰南,頭至南雁公路經此,沿途約有10O0畝蘆葦灘,溪灘四周,樹相映,景色迷人。村裡有建於清代的蒲潭宮,宮內有株2OO年以上的榆樹。

朝陽穀

吳山景區吳山景區
位於吳山愛晚亭和“兩仙對奕”之間。谷長約一公里,一條塊石路沿谷而上;谷中樹木繁茂,十分幽靜。沿谷有朝天峰、臥龍峰、群仙洞、天聰洞、二仙峰、削玉峰、神跡岩、龍隱岩等景觀。谷口岩上有黃光篆書“朝陽穀”和周唱遊記。愛晚亭造型簡潔、出檐深遠,頗具古樸本色,背山面溪,可眺望蒲溪筏影,群峰景色。

石壩跌瀑

位於頭鎮西南三公里的像頭地方,這裡可通往鬧村鄉、蒼南縣。它是以人工構築物形成的景。水頭鎮至鬧村,藉助可步過溪。1980年就地採用巨型鵝卵石構築水壩以利車輛通行。造型古樸自然,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站在漫水壩上,可觀賞蒲溪寬闊的水景。石壩與蒲溪差約1米,形成長達百米以上之跌瀑、湍流,車行其上,水花四濺,噴珠吐玉,頗值一看。

兩仙對奕

又名醉翁岩,位於朝陽穀後山頂。根據《方輿勝覽》上王十朋詩“醉翁岩”分析。該景點約開發於宋或宋以前。景觀為兩塊對望之人形腰岩,間有一塊平展如棋盤的大岩,極似兩位老仙人相望對奕,形態逼真。不遠處,有一峰朝天挺立,叫朝天峰。頂部碩大,長著叢叢茅草,像伸長脖子的貓頭,又稱“仰天貓”。

蒲嶺古道

從蒲潭垟至蒲嶺,有兩公里長的古道,路面卵石與野草相間,林蔭夾道,鬱鬱蔥蔥,時聞流水潺潺,鳥語花香。真是一片清幽世界。

雁溪

在南雁鎮東西門,長兩公里多。淺灘碧水、游魚如織,溪面時窄時闊,水流忽急忽緩。溪南灘地開廓,林木茂密,深奧莫測。溪北緩坡臨水,竹影搖曳,翠綠欲滴。泛筏溪流,空間變幻無常,如入仙境。

五色石子灘

碧溪渡北岸。面積約3公頃,屬溪流上游。溪流中石塊經長年累月沖積,聚集成灘。鵝卵石色彩斑爛,有白、黃、紅、綠、紫、灰等色,大小不一,形狀各異。早晚漫步灘頭,俯首即可拾得稱心之卵石。

東門古街

在南雁鎮,寬10米,長250米,路面卵石鋪就,兩旁臨街為簡樸的坡頂木結構房,二樓出挑,門樓裝飾富有地方特色。遊人入街,仿佛走進古代市肆。

宋代古井

在南雁鎮東南,現南雁酒廠內。系1980年從廢墟上清理房基時發現。蓋在井口的鐵鍋,攜有“宋徽宗崇寧二年”字樣,崇寧二年是11O4年,距今將近千年。井深7米,口徑O.6米,靜水位6米,長年不涸,色好味美,故釀造出著名的“南雁宋井酒”。遊客到此品嘗,能使遊興更濃。

蒲溪

從碧溪渡口至蒲潭垟一段稱蒲溪,全長5.5公里,溪面開闊,溪水澄碧。寬處達百米,窄處僅容竹筏來往,兩岸山色空濛,急流如萬馬賓士。沿溪步行或順流坐筏不覺心曠神怡。

碧溪潭

東西洞景區在此過渡。渡口在嶙峋的岩石群前,潭深莫測,碧波粼粼。順溪、疇溪在南雁鎮東門交匯成雁溪後,倏然而下,被岩群擋住去路。轉而九十度急轉彎,鏇渦重重,形成深潭。潭深水清,所產香魚格外腴美。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