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家琦[資深團學工作者]

吳家琦[資深團學工作者]

吳家琦,1988年12月出生於福建省泉州市,中共黨員。資深團學工作者、知名校園文化品牌策劃人、校園媒體達人、閩南理工學院校園特約主持人。2008年,在閩南理工學院推出“夏季物語”校園品牌,成功創建閩南理工學院“夏季物語”廣播站,是“夏季物語”校園品牌、組織制度、企業文化與人力資源體系的設計者。2011年,在福建師範大學推出“優勢傳媒”校園品牌,創建“福建師範大學優勢傳媒”團學宣傳品牌系統,並發起福建師範大學套用科技學院團學宣傳工作系統的現代企業治理模式改革。

基本信息

個人履歷

吳家琦,福建泉州人,漢族,中共黨員,1988年12月出生。歷經南安市實驗中學、福建省南安市第一中學閩南理工學院福建師範大學的求學生涯。2001年—2004年曆任福建省南安市實驗初級中學學生委員會紀律部委員、部長,學生委員會副秘書長。2004年—2007年曆任福建省南安市第一中學學生委員會秘書處骨幹秘書、年段負責人、副主席。2007年—2010年曆任閩南理工學院學生會副主席、共青團閩南理工學院委員會廣播站站長。

其中,2007年6月—2007年11月擔任南安市長興玻璃有限公司、福建省泉州市輝旺石業有限公司集團董事長助理,負責分管秘書、工程監理、財務監督、採購驗收、投標助理等工作。2007年11月-12月任總經辦秘書,負責對所分管的工作項目進行交接;交接完成後,2008年1月離任。

2010年1月,得到福建誠益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的任職邀請,婉言謝絕。

2011年起,擔任共青團福建師範大學套用科技學院委員會 副書記,聘期至2012年6月。

奉獻校園團學事業

“夏季物語”廣播站的創建

閩南理工學院“夏季物語”廣播站(SummericeRadio)於2008年6月由時任閩南理工學院學生會副主席、“閩南理工學院寶蓋校區播音組”負責人的吳家琦同志,在院團委的指導下,正式受命站長一職,開始籌建。2008年9月7日,吳家琦同志完成全套建站策劃,通過院團委、學生處的多次嚴苛審核並正式命名。而2008年12月28日舉行的贊助經費高達2000餘元人民幣的夏季物語第一次年會,則標誌著閩南理工學院夏季物語廣播站正式成立。
閩南理工學院“夏季物語”廣播站,是閩南理工學院廣播站的核心,座落於學院本科校區,堪稱學院的“喉舌”。2008年9月,吳家琦同志完成廣播站建設的全套策劃方案《閩南理工學院“夏季物語”廣播站規章制度與戰略性運作計畫》,方案內容包括團隊性質、命名理念、部門與職務說明書、工作流程說明書(及圖表)、全套節目詳細策劃與播出控制表(含工作人員分工表)、臨時製作組委會與臨時製作組制度、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含人員考核、人才選拔、標準化納新制度),以及各項常規制度等。
方案全文近萬字,初步架構了所設計的肩負重要歷史責任的團學組織的雛形,並描繪了其獨特人力資源體系與企業文化氛圍的圖景。
2008年—2011年,閩南理工學院“夏季物語”廣播站迅速發展,培養出一批又一批的優秀校園主持人,並連年包攬“金話筒”杯主持人大賽的幾乎所有重要獎項。為了感謝吳家琦同志的無私貢獻、精細策劃和發展遠見,感謝他設計的溫暖企業文化所帶來的力量,廣播站連續在2009年年會、2010年年會上授予吳家琦“榮譽站長”、“終身榮譽站長”稱號。

閩南理工學院學生會制度建設

2009年,閩南理工學院正式掛牌後,閩南理工學院學生會於2009年第三季度在圓滿完成各項上級交配的任務以及原計畫全部活動的前提下,緊鑼密鼓地召開了一系列常委會議。會議決定,委派由時任學生會主席洪鎮泉、副主席吳家琦、副秘書長向洪組成“2009年版章程編審小組”(組長:洪鎮泉,執行總編:吳家琦,秘書:向洪),進行學生會制度改革與制度建設工作,以求制度建設能結合學院由高職院校轉向本科院校的實際需求、能滿足學院作為民辦學校的各項特殊要求,以適應學院本科院校的發展考驗。
在經過一個季度的廢寢忘食、徹夜加班後,由吳家琦同志主編的《閩南理工學院院團委學生會常務委員會制度》、《閩南理工學院院團委學生會紀律檢查處罰細則》、《閩南理工學院院團委學生會人力資源工作細則》、《閩南理工學院院團委學生會財務制度》紛紛殺青,並被審核通過。
《閩南理工學院院團委學生會章程(2009版)》也在數次修改後順利通過。這一系列新制度、新方法、新細則的制定,奠定了閩南理工學院在本科學院前進道路上,新學生會發展的制度體系架構和制度基礎。

福建師範大學優勢傳媒品牌策劃

為了更好地凝聚學院宣傳陣地的優勢力量,整合校園資訊的最優資訊,更有效地加強學院宣傳工作體系的組織建設、文化建設和品牌建設。2011年,時任共青團福建師範大學套用科技學院委員會副書記的吳家琦同志歷經半年醞釀,“優勢傳媒”品牌概念正式與師大人見面。
2011年起,吳家琦同志開始接手福建師範大學套用科技學院整體宣傳工作。為了把學院宣傳工作做的更好,更有聲有色,為了解決學院宣傳口沒有主動走出去、學院宣傳口運作數年,卻沒有品牌涵養、學院宣傳口組織管理機制薄弱,沒有統一企業文化、學院宣傳口人力資源潛力難以得到充分運用與開發、學院宣傳口組織傳承與創新承繼能力等幾大問題,吳家琦同志結合套用科技學院實際情況,悉心考究,寫成《共青團福建師範大學套用科技學院委員會團學宣傳工作系統現代企業治理模式改革方案》一文。
文章從《改革的緣起:品牌溯源》、《改革思維期對品牌的思考:品牌命名》、《更深入的革新思維:願景&使命&優勢文化》、《原有資源的再整合:旗下媒體品牌策劃、改革邏輯的重新梳理(談改革重點解決的問題、原則與重點內容)》、《全新組織發動機與發動機原理(組織架構與職位說明書)》六個方面,打造了福建師範大學套用科技學院團學宣傳工作系統的組織再造路線圖。
歷經半年努力,“福建師範大學優勢傳媒”良好整合了福建師範大學套用科技學院四大校園宣傳媒體的優勢,以“福建師範大學最有影響力團學宣傳品牌之一”的姿態和承諾,服務著廣大師生。並且,在網路新媒體方面,項目與嘀咕網建立了初步合作關係;新媒體“福建師範大學優勢傳媒”騰訊部落格也獲得了認證,成為騰訊認證空間

奉獻校園舞台

2007年11月,主持閩南理工學院“首屆院學生會成立大會”
2007年11月9日,主持閩南理工學院“兩校區經濟管理系聯誼晚會暨外語協會化裝舞會”
2007年11月29日,榮獲閩南理工學院主持人大賽總決賽-亞軍
2007年12月29日,主持閩南理工學院“元旦大型文藝晚會暨十佳歌手大賽總決賽”
2008年4月27日,主持閩南理工學院“五·四”大合唱比賽晚會
2008年5月26日,主持閩南理工學院“科技文化藝術節開幕式大型文藝晚會”;
2008年9月,主持2008年閩南理工學院“迎新大型文藝晚會”
2008年11月28日,正式受聘“閩南理工學院特約主持人”
2009年6月,主持閩南理工學院“大學生藝術團成立暨院團委學生會年度活動表彰大會”
2010年10月,主持福建師範大學套用科技學院黨支部立項成果展示大會
2010年12月,福建師範大學套用科技學院2010年表彰大會現場播音主持
2011年4月,福建師範大學套用科技學院第八屆田徑運動會開幕式播音主持

其他主要作品

《寶山·靈水·錦繡兒女繪江山》:2007年12月29日,該大型舞台詩歌朗誦稿在學院“元旦大型文藝晚會暨十佳歌手大賽總決賽”晚會現場由吳家琦同志親自帶隊,以舞台朗誦的表演形式發布,同時,作品入選閩南理工學院經濟與管理系團總支系刊《拓荒者》。
《這一刻》:2008年5月26日,與央視同名的大型舞台詩歌朗誦稿《這一刻》在學院“科技文化藝術節開幕式大型文藝晚會”上登台演出;這一次的演出,是吳家琦同志繼《5.12愛心專題廣播節目》後,又一次用震撼人心的語言,感動了為汶川同胞牽掛的每一位師生。
《夢與夢的彼端:2008年9月,該個人年度勵志文學大作在閩南理工學院首屆徵文大賽中折桂。
《璞玉》:2008年11月,作品《璞玉》入圍“99杯”第十一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C組。
巨人的腳步:2009年9月,該大型舞台詩歌朗誦稿在學院“2009年開學典禮暨慶祝祖國60周年大型文藝晚會”中,再次由吳家琦同志親自帶隊演繹。這是他第三次帶著他創作的詩歌登台獻禮,創作和演出均受到學院黨團組織的一致好評。
《一個支部一面旗,創先爭優我做起》:2010年春福建師範大學套用科技學院黨支部立項成果展示大會主持詞,全文受學院宣傳口指導老師黃萍老師的高度讚許。
《校園文化建設和高校黨的建設關係研究——以福建師範大學為例》:文章通過管理系統工程理論分析,研究了校園文化建設與黨的建設之間的關係。並以福建師範大學為例,通過實例論證,用“系統工程”、“靈魂工程”、“生態工程”解析了二者之間關係在該校近幾年發展、建設過程中的事實表達,初步研究了二者關係協調處理的成功典型。論文獲福建師範大學“建黨90周年理論研討會”優秀論文二等獎第二名,在最終的專家評審中,被推選為福建師範大學建黨90周年表彰大會“理論研究優秀論文”一等獎。

個人其他信息

在吳家琦同志13年的學生幹部經歷中,有長達10年的校團委學生會工作經歷,其中更是有9年的校團委學生會高級幹部工作經歷,以及7年的主席團成員經驗。在他漫長的校團委學生會幹部生涯中,成功培養校級學生組織部長級以上優秀幹部20人,其中10人現活躍在全國各高校團委、學生會的主席團隊伍中。

十三年來,他領導、或參與組織、策劃的全校性大型活動(包括晚會、校運會)達到20場次以上。負責策劃、發起並成功推進的組織改革項目或制度革新達到15項。大學期間,帶領主持人團隊主持校級大型晚會、校級大型活動,或培訓主持人團隊主持校級大型晚會的場次超過15場次。大學期間的校團委學生會工作中,除了例行工作、常規雜事,以及領導或參與各種活動的策劃和舉辦外,具有個人標誌性的工作項目累計超過22項。

吳家琦

【概述】

吳家琦,男,廣東省中山市小欖人,工商企業管理專業-畢業後由政府組織辦安排
在建委-參與多個大型建設及商業項目策劃-以多種形式組建的項目策劃-現自營
地產裝飾五金及燈飾的公司(涉足生產和貿易)同時也有參與其他地產項目策劃-
或參與海內外地產發展研究!曾任政府前城建發展總公司經理及市場策劃經理
參與地方(及其他城市鎮區經濟發展研究)經濟建設改革和推動工作(中越雙
邊貿易和投資等)。

【基本資料】

中文名:吳家琦職業:法人高管
外文名:richer畢業院校:
別名: 信仰:
國籍:中國 民族:漢
出生地:廣東中山身高:

【家庭簡介】

吳家琦祖籍廣東中山,生於一四口之家,爺爺及奶奶則在解放前就移居香港,
現叔嬸姑姑等已經移民海外,其家庭成員包括父親母親及妹妹,吳家琦則排行老大。

【興趣愛好】

在人生啟蒙時期影響比較大的是他的母親(馮少蘭)和外公,在母親的言行身教下自小就很懂禮貌了
,口子很甜。而且天資聰明早懂事學事快,八十年代初他的家就有了電視機,而起是村裡面的第一台
,他也經常天真爛漫的跟著電視劇《千王之王》《大地恩情》等主題曲哼了起來,音樂的喜好也由此
而來,而他在讀書時期更是爸媽的資助下買了小提琴,四年級就拉得一手好琴。當然也有男孩的調皮
(把烏龜砸死,把自己的頭卡在木床的扶手裡、學著電視劇的輕功而爬上木梯打傘跳下等等)。小家
琦從小就口甜,也很討其他人及他外公的喜歡,所以外公也經常自己製作一些木的玩具車以及購買一
些小電器收音機等給他玩,那個時候也培養了他對這些東西的興趣,此外他的媽媽為了讓吳家琦加深
對社會的認識,於是就經常在暑假期間把他叫到外公的公司幫忙,經常見他忙得不亦樂乎,與此同時
他對於商業的興趣也由此而來了。

【步入社會】

大學後的吳家琦回來後就被組織辦安排在建委參加工作,也是當時建委第一個企業管理的大學生,在
一次去普寧流沙服裝市場的考察途中由於構思出眾見解獨到等,所以也得到時任建委主任和副鎮長的
黃標泉 賞識,沒有過試用期破格升職為經理了,之後正式邁進了人生另一階段了繁重的項目工作要展
開了。

【社會貢獻】

吳家琦在工作中不斷挑戰自己的能力拓展自己的思維,推動經濟的大市場大繁榮大流通的概念漸漸就
在他腦海浮現出來了,也正好與時任副鎮長黃標泉的構思不謀而合,於是開始了很多項目的實施了繼
而開發了很多的項目。以基礎優勢推動流通-以流通推動當地六大類別產業-從業帶動整體經濟繁榮。例如
:金菊花商業走廊、小商品城、文田市場等等,這些項目的的從業和經營者乘著我們的優勢把他們的
生意輻射到整個市區乃至周邊城市,這樣不但為創業者提供了機會,也為小欖本土經濟發展和推動工
作打上強心針。當時一個在小商品城經營批發誠意的老闆經過幾年努力也蓋上了百萬的房子了(吳家
琦聽到訊息後也笑了起來-一句太好了我們有成績了)

【參與的策劃】

曾經參與或完全策劃的項目簡述如下:更多的不一一列舉
小欖鎮小商品城
小欖鎮文田市場
小欖鎮建築裝飾材料中心
小欖鎮北區市場
小欖鎮金菊商業走廊『現在的天幕城』
小欖鎮五金批發市場『現在的順昌廣場』『新 』
小欖鎮昇平市場以及小欖花卉市場『經過資產重組』
小欖鎮潮南副食品批發市場等『股份制經營』

【未來構想】

希望通過自身的優勢及各方面資源的整合,能夠做多一點帶動經濟的工作和事情,比如組織一些企業到外
國銷售經營等又或者為政府等招商發展引資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