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不素餐

素餐,白吃飯。 譯文公孫丑說:“《詩經》說:‘不白吃飯啊! ’可君子不種莊稼也吃飯,為什麼呢?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 《君子不素餐
【作品出處】 《孟子》
【作品年代】 春秋戰國
【文學體裁】 古代散文
原文

公孫丑曰:“《詩》曰:‘不素餐兮!’①君子之不耕而食,何也?孟子曰:“君子居是國也,其君用之,則安富尊榮;其子弟從之,則孝悌忠信。‘不素餐兮!’孰大於是?”

注釋

①不素餐兮:引自《詩經?魏風?伐檀》。素餐,白吃飯。

譯文

公孫丑說:“《詩經》說:‘不白吃飯啊!’可君子不種莊稼也吃飯,為什麼呢?” 孟子說:“君子居住在一個國家,國君用他,就會安定富足,尊貴榮耀;學生們跟隨他,就會孝敬父母,尊敬兄長,忠誠而守信用。‘不白吃飯啊!’還有誰比他的貢獻更大呢?”

讀解

還是孔子所說“君子謀道不謀食”(《論語?衛靈公》)和孟子自己所說“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論於人”(《膝文公上》)的意思。強調社會分工,強調腦力勞批對社會的重要貢獻。
對我們今天來說,公孫丑所提的這類問題是不會有多少人提了。但倒回去二十年,我們還時常可以聽到送公糧進城的公社社員罵街的聲音:“俺農民伯伯不種出來,你們城裡人吃狗屎!”理直氣壯,字正腔圓。倒回去二十年如此,倒回去二千年呢?想一想吧,我們也許就可以理解孔子、孟子為什麼要反覆講這個在今天看來是非常簡單的道理了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