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將奇冤-共和國1號烈士段德昌將

1927年,段德昌擔任賀龍任軍長的國民革命軍二十軍三師二團黨代表,參加“八一”南昌起義。 後來,段德昌與周逸群、賀龍一道,成為湘鄂西革命根據地的主要創始人。 此後,湘鄂西根據地軍民就送給了段德昌“常勝將軍”的美名。

內容介紹

段德昌,字裕後,號魂,1904年8月19日出生於湖南南縣九都山九屋場。他幼年喪母,父親長期在外工作,祖母把他撫育成人,送他在當地讀書,後就讀於長沙商業專門學校,19歲時父親病逝,因家貧而輟學。
1924年,段德昌離開家鄉,在華容與留法歸國的共產黨員何長工等一起創辦新華學校。1925年“五卅‘慘案前後,任南縣第一國民國小教員,接觸到《嚮導》、《新青年》等進步書刊,受到共產主義思想的薰陶。當反帝大風暴席捲全國的時候,段德昌與其他進步青年一道,發起組織青滬慘案雪恥會,並擔任該會調查股主任。當年6月加入共青團,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隨即被黨組織選派到黃埔軍官學校第四期學習。“中山艦事件”後,被國民黨右派開除出軍校,轉入毛澤東、李富春等主辦的中央政治講習班學習。結業後參加北伐戰爭,先後擔任國民革命軍第八軍第五師政治部秘書和第二師政治部秘書長。在參加攻打武昌的戰鬥中,段德昌結識了該師一團一營長、後來成為共和國元帥的彭德懷,兩人遂成為至誠的師友。彭德懷加入中國共產黨,就是由段德昌介紹的。後來,彭德懷在《彭德懷自述》一書中,對段德昌給予他的關懷、教育和培養,表達了無限的敬意與感激之情。1927年,段德昌擔任賀龍任軍長的國民革命軍二十軍三師二團黨代表,參加“八一”南昌起義。起義受挫後,他根據黨的指示,由宜昌轉到鄂西、鄂中一帶農村,秘密領導農民運動。秋收暴動中,他左眼被燒傷,遂潛回家鄉醫治。傷愈後,於當年冬前往公安一帶秘密組建黨的基層組織和工農武裝。恢復公安縣委後,他擔任縣委書記、鄂西特委委員兼共青團特委書記。1928年春節前夕,段德昌成功地組織和領導了公安縣年關暴動,點燃了荊江兩岸的革命火炬。1928年5月,他率領游擊隊渡江東下,初創了洪湖根據地的基礎。後來,段德昌與周逸群、賀龍一道,成為湘鄂西革命根據地的主要創始人。
1929年春,段德昌率洪湖游擊隊進入江陵、石首、監利開展游擊戰爭,建立了三縣紅色政權。8月,鄂西遊擊總隊成立,段任參謀長,後代總隊長。在游擊戰中,段德昌與周逸群一道,首創“敵來我飛、敵去我歸、敵多則跑、敵少則搞”的游擊戰術,與1930年12月毛澤東提出的|“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的游擊戰術原則有同曲異工之妙。可以說,段德昌是毛澤東這一軍事思想的最早創始人之一。同年底,鄂西遊擊總隊擴編為紅獨一師,段任師長。1930年2月,獨一師升編為紅六軍,段任副軍長、前委委員兼第一縱隊司令員。隨後,在鄂西特委的領導下,他率紅六軍戰鬥在荊江兩岸,將江陵、石首、監利、河陽、潛江等縣蘇區連成一片,湘鄂西革命根據地的中心——洪湖蘇區正式誕生。
1930年7月4日,賀龍率紅四軍東進,在公安南平與紅六軍會師,組成紅二軍團,賀龍任總指揮,周逸群任總政委,段德昌任紅六軍副軍長兼十七師師長,後任軍長。9月,以李立三為首的中共中央派鄧中夏到湘鄂西,排斥周逸群的領導,強行調遣紅二軍團渡江南下,配合一三軍團攻打長沙。段德昌大力支持周逸群的正確領導,提出鞏固新蘇區、停止南征的主張,被中央代表否決。結果,南征失利,不僅丟了新蘇區,而且連洪湖老根據地也幾乎全部喪失。面對不利局面,段與賀龍極力主張回師洪湖,重振根據地,遭到排斥。同年12月,段被調任湘鄂西聯縣政府赤色警衛隊總隊長。對此,賀龍十分氣憤。後來他在《回憶二方面軍》中寫道:“鄧名義上要段德昌去後方搞赤衛隊,實際上是撤了他的職。”
段德昌回洪湖後,即與周逸群一起,將紅二軍團失散回洪湖的1000多名戰士集合起來,組成新六軍,段任軍長。1931年1至5月,國民黨先後調集五個旅的兵力,向洪湖蘇區發動兩次大規模的“圍剿”,蘇區大部分地區被敵占領。段回洪湖後即率領新六軍和赤色警衛總隊,採取“只打虛,不打實;不勝不打,要打必勝”的戰術,靈活機動地與敵周旋,勝利粉碎了敵人的“圍剿”,恢復了洪湖蘇區,新六軍也發展到2000餘人。3月以後,以王明為首的中共中央派夏曦主持湘鄂西工作,新六軍改編為紅三軍第九師,段任師長。周逸群犧牲後,段德昌成為洪湖蘇區的主要領導人。
1931年夏,國民黨政府軍向洪湖蘇區發動第三次“圍剿”,段德昌率紅九師二十六團北上開闢天(門)潛(江)蘇區,破除洪湖北面之敵,並勝利迎接賀龍紅三軍東進洪湖,同年11月,段代表洪湖蘇區出席瑞金全國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被選為中央工農民主政府執行委員。至1932年上半年,在粉碎第三次“圍剿”的過程中,段率領紅九師取得了龍王集、文家墩、新溝嘴三大戰鬥的勝利,共殲敵一萬多人,繳槍一萬餘支。此後,湘鄂西根據地軍民就送給了段德昌“常勝將軍”的美名。
1932年7月,敵調集10萬重兵,向洪湖蘇區發動第四次“圍剿”。面對強敵,段德昌與賀龍等主張採用運動戰和游擊戰相結合的方法,集中優勢兵力尋機殲敵,以夏曦為首的湘鄂西中央分局執行王明“左”的路線,要求紅軍打陣地戰,“不使一寸土地為敵人蹂躪”,並在蘇區開展大“肅反”,蘇區大批黨政軍骨幹遭殺害,結果第四次反“圍剿”失敗。10月,洪湖蘇區幾乎全部喪失。11月,紅三軍被迫撤離洪湖蘇區,從隨縣北部出發,取道豫西南、陝東南、川東,進行八千里“小長征”。途中,段率九師負責阻擊、斷後,保證了紅三軍於1933年1月安全轉移到湘鄂邊。
段德昌不僅具有卓越的軍事才能,而且還是一位有名的儒將。他天資聰明,1914年10歲時就以詩文對聯出口成章而小有名氣。一天,南縣勸學所所長嚴世傑到段德昌就讀的五德書屋視察,聽到私塾先生對段德昌的介紹後,讚不絕口。於是便出一上聯要段德昌作對:“孔夫子、關夫子,兩位夫子,聖靈威德同結萬世”。段德昌聽後不慌不忙地站起來,出口對道:“著春秋、看春秋、一部春秋,廟堂香火永續千秋”。嚴世傑聽罷,連夸段德昌是一位奇才。段提任紅六軍長後,在洪湖的一次戰鬥中俘虜了當地“白極會”匪首顏定成。顏曾飽讀經書,有出口成章之能,而且自負得很,從不拿正眼瞧工農革命將士。這次被俘後很不服氣,想用詩文來難一難段德昌,煞煞紅軍的銳氣。當段德昌提審他時,他愛理不理,突然出一拆字上聯,高聲吟道:“騎奇馬,張長弓,琴瑟琵琶八王子,王玉在上,單獨作戰。‘段德昌會意,不假思索,昂首對出下聯:“襲龍衣,作乍人,魑魅魎四鬼兒,鬼鬼居邊,合手都拿!”下聯一出,匪首驚得目瞪口呆,對段德昌刮目相看,連連叩頭認罪。
段德昌到湘鄂邊後,時值湘鄂西的“肅反”達到了高潮。段德昌一邊率軍同敵苦戰,一邊同夏曦“左”的路線作堅決鬥爭。他曾當著夏曦的面質問:“你誰都不相信,把黨團組織都解散了,連黨都不相信了。你把紅軍搞完了、蘇區搞光了,你是革命的功臣,還是革命的罪人?”洪湖根據地喪失後,段痛心疾首,多次向夏曦提出如何恢復洪湖蘇區的構想和建議,並立下了“給我四十條槍,三年內不恢復洪湖蘇區,提頭來見”的誓言,但都被拒絕。就因為這,段德昌被誣為分裂紅軍的“改組派”而遭到逮捕。此前,段就預感自己將遭到不測,於是將于謙《石灰吟》“平錘萬菌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一詩抄下,貼在住所的石洞中,以抒其懷。段德昌被捕後,賀龍曾同夏曦據理力爭,夏曦拍著桌子,直呼賀文常的名字,以賀龍眼中沒有湘鄂西中央分局相要挾,才把賀龍的意見頂回去。樊哲祥同志1980年11月在接受五峰蘇區調查組採訪時回憶說:“段德昌是一個常勝將軍,我跟他當過隨從參謀。他只比我大兩歲,如果不被夏曦殺掉,可能是元帥,許光達是他手下的師長,也是大將嘛。‘殺段德昌,還開了公審大會的,槍斃時,好多戰士、代表都在場。我們不敢哭出聲,因為夏曦在場。後見賀龍哭出了聲,我們才敢哭,一下子都在哭啊!
1933年5月1日中午時分,段德昌吃完粉蒸肉後,把筷子交給賀龍,高呼“同志們,永別了!祝革命早日成功!中國共產黨萬歲!蘇維埃萬歲!”夏曦見此情形,連連喊道:“趕快行刑!”幾名持槍戰士推著段德昌離開會場,正在這時,只聽一人大喊:“慢!”原來是賀龍,他端著一碗粉蒸肉。來到段德昌面前,含淚說:“德昌,吃點吧。”段德昌抬眼看了看賀龍,幾滴淚珠滾了下來。賀龍喝令左右:“給段師長鬆綁。”戰士們不敢動手。賀龍就親自為段德昌解開繩索。又把粉蒸肉端到段德昌面前,段德昌接過粉蒸肉,拿起筷子,吃了幾口,而後,深情地望了賀龍一眼,把筷子交給賀龍,挺胸走向刑場,賀龍含淚背轉身,片刻,段德昌被砍死。段德昌英勇就義於馬東縣金果坪,時年29歲。這位為創建新中國而苦苦奮鬥的軍事奇才,就這樣英年早逝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