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文中學

同文中學

同文中學,亦稱同文書院始建於1906年,並取《中庸》“普天之下,車同軌,書同文”之意,定名為“九江同文書院”,屬於省級文物保護建築,與“復生堂”、聖公會教堂、“聖約翰醫院”等建築一起見證了九江百年滄桑,革命烈士方誌敏曾就讀於此。今天的同文書院已不僅僅是一座建築,她已經升華為一種雄健的靈魂和一股歷久彌新的精神,激勵同文人攜手共進,共同努力,為社會發展增光添彩。

基本信息

簡介

同文中學同文中學

江西省九江市同文中學前身為私立同文中學和私立儒勵女子中學(分別創辦於1867年和1873年),是美國基督教會在中國創辦的第一批教會學校。

幾經歷史變遷,解放後人民政府接管兩校並於1951年合併為“省立潯陽中學”,後更名“九江市二中”,是江西省首批被確定的優秀重點中學,2002年經人民政府批准恢復“同文中學”校名,至今已歷136年。

發展歷史

在中國近代史上,同文中學是中學西學相融的典範,面對當時西方社會“傳播文明”的文化滲透,仁人志士們發出了“師夷長技以治夷”的呼聲,同文便成了國人接觸西方的視窗,在人類先進文明陽光的沐浴下,同文學子們胸懷天下、振興祖國的責任感和自強不息、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在縱跨三個世紀的歷史腳步中,同文中學是愛國的典範,強烈的愛國情操成了同文精神的核心內容,尤其是在八年抗戰、國難當頭之際,更加表現出了強大的生命力量和濃烈的民族情感,它不畏艱難,流離千里,輾轉至四川壁山,堅持辦學,堅持抗日宣傳,堅持參加民族救亡運動,其執著於國民教育的不朽作為和表現出來的堅持抗日救亡的偉大精神,深深地博得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和普遍尊敬。

歷史沿革簡圖歷史沿革簡圖

著名抗日將領馮玉祥將軍曾親任同文中學名譽董事長,張治中將軍則向同文中學贈送了《四庫全書》和《萬有文庫》,宋美齡女士對同文的文化建設表示了十分關注,同文中學一時名流雲集,聲譽鵲起;在130餘年的教育里程中,同文中學是育人的典範,讀好書,做好人”的校訓深刻揭示了教育的真諦,注重於人的良知、良行的培養;儒勵女中的校訓“真實必勝虛浮”則弘揚了至誠至真的人性要義,重視對學生生存與發展所需的良好德行培養。

世紀更易,滄海桑田,在130餘年的辦學之路上,百年同文凝聚了熱愛生命、熱愛祖國、熱愛科學的校本精神,積澱了強韌執著、理性寬容、溫文儒雅的校本文化,蘊涵了和衷共濟、務實創新、敢為人先的校本理念,為新世紀同文的發展和復興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財富。

傑出校友

在校訓的激勵下,同文學子發奮努力,人才輩出,著名校友有革命家方誌敏傅烈謝賢慶,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饒漱石,中國第一批留美女博士石美玉、康成,學部委員、華中理工大學校長楊叔子,亞運村總設計師、北京建築設計院院長熊明,我國第一代同步通信衛星通信系統設計者、解放軍總參通訊部副部長楊千里,以及中共中央委員、中將周遇奇,醫學翻譯家王賢才等為中國的進步和發展作出傑出貢獻的著名人物。同時,同文校友中還有部長級國家領導4人,國務院參事3人,僅在北大、清華的教授就有十餘人。當然更多的還是數以萬計默默無聞地在各自崗位上為人類、為祖國作貢獻的普通勞動者。

學校規模

同文中學同文中學

今天的同文中學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工207人,高級教師78人(其中特級教師4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人,全國優秀教師3人),中級教師115人(其中碩士研究生1人)。學校現有教學班66個,在校學生3500餘人。

校園占地面積72461平米(108畝),綠化面積42378平米(綠化率達60%),建有教學樓3幢、辦公樓1幢、實驗樓1幢、圖書館1幢和部分宿舍,總建築面積53231平米;校園環境優美,耗資100多萬元的同文文化廣場業已竣工,其現代園林的風格和古色古香的省級文物保護建築同文書院、儒勵大樓互相輝映,別有情致;圖書資料豐富,館藏圖書8萬餘冊,居全市中學之首;教學成績突出,中、聯考升學率、擇優率以及重點率穩居全省重點中學前列。為

辦學理念

同文中學同文中學

為了使同文中學在新的時代發展得更快更好,在辦學方略中,學校明確了“堅持與時俱進,立足改革求發展;

堅持以人為本,視學生的終身發展為第一要務;堅持以教育教學質量為核心,努力提高素質教育水平;

堅持依法治校,實行民主管理,大力推進政治文明建設”的辦學原則,切實加強教育觀念和內部管理改革,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和學校機制建設,繼續加強英語特色建設和同文精神、同文文化建設,為祖國培養出更多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質、系統的科學思維、寬厚的基礎知識、優秀的創新能力、品德高尚、理想遠大、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人才。

致力於將同文中學辦成一所高品味、有特色、開放性、現代化的知名學校,努力實現早日進入全國優秀重點中學第一集團的宏偉目標。

辦學特色

升旗台升旗台

它有三個方面的具體體現:這就是教學中的“英語特色”;管理中的“人本思想”和文化建設中的“中西相融”。

在同文中學辦學特色的追求過程中有自己的思考:當今世界經濟一體化格局正在形成,國際交流日趨活躍,英語作為一種世界性的通用語言,對我國溶入世界大家庭,吸收世界先進文化和傳播中國優秀文化都是必不可少的工具,更何況學校作為一所一百三十多年前由美國基督教會在中國創辦的學校,有著學英語、講英語的優良傳統,加之學校許多校友遍布世界各國,這些因素都為學校英語特色和“中西融合”的特色建設提供了優越的條件。

學校管理中的人文關懷就是充分尊重和滿足師生的情感和精神需要,通過人文淘冶提高師生的精神境界和文化品位。實現滿足自己、他人和社會需要的終極關懷。

英語教學特色的強化,中西融合文化的陶冶,造就更多的同文學子成為既有愛國情懷,又有全球視野,既有深厚的中國文化底蘊,又有高雅的紳士風度的世紀人才。從而為學生日後走向世界奠定良好的基礎。

所獲榮譽

同文中學140年校慶同文中學140年校慶

學校先後獲得“江西省優秀重點中學”、“江西省科研興校先進單位”、“江西省電化教學示範學校”、“九江市實施素質教育先進單位”等上百項榮譽稱號。時至2002年秋,同文中學以自己長足的發展和強勁的實力,實現了辦學質量的歷史性突破、辦學規模的歷史性突破和辦學效益的歷史性突破。教職工的思想觀念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學校內部管理基本理順,辦學實力和辦學水平實質性提高,實現了內強內功,外樹形象的辦學目標。

行走在百年名校偉大復興之路上,同文中學宛如一顆璀璨明珠,南枕甘棠之濱,北鄰能仁古剎,前瞻匡廬秀色,後聽長江驚濤校園古木參天,綠草如茵,曲徑通幽,鳥鳴晨暮。飽蘊著天地靈秀和歷史文化的同文中學可謂人文薈萃,根深葉茂,是九江人民心儀嚮往的有文化底蘊、有辦學個性、教風嚴謹、學風純樸的高質量的優秀重點中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