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襪業產業技術創新中心

入駐園區企業200戶,東北襪業園區建設,有力帶動了遼源棉襪生產迅速發展,僅用四年時間襪業企業戶數和生產能力都比2005年增長了5倍。 省委王珉書記批示“要全力支持東北襪業紡織工業園的建設,將遼源襪業做大做強,使之成為吉林省的標誌性產業”。 理事會成員:吉林省東北襪業紡織工業園發展有限公司、中國針織工業協會、天津工業大學。

吉林省襪業產業技術創新中心

(吉林省東北襪業紡織工業園區發展有限公司)
一、技術創新中心依託單位的概況
吉林省東北襪業紡織工業園發展有限公司於2005年6月正式成立,位於吉林遼源經濟開發區財富路,註冊資本5000萬元,法定代表人田中君,東北襪業園目前累計完成投資7.6億元,建成廠房和附屬設施30萬平方米。入駐園區企業263戶,裝備襪機總量達到10000台;產能十億雙;產值20億。四年間,我市襪業企業戶數和生產能力都比2005年增加6倍以上。園區安置就業近兩萬人。其中,園區直接就業9000人,上下游產業就業5000人;輻射農村縫頭企業就業5000人。遼源襪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異軍突出,在全國襪業的地位迅速提升,產業規模已躍居第二位,已經形成了南有諸暨、北有遼源的襪業生產新格局,遼源棉襪成為我市標誌性產品,東北襪業園成為城市的一張名片。目前,東北襪業園被省政府確定為吉林省十一五重點項目和吉林省特色工業園區;被國家發改委中小企業局評選為“中國最具自主創新能力企業”;因園區的蓬勃發展,遼源市被國家命名為“中國棉襪之鄉”和“中國襪業名城”。
東北襪業園已經走過四年發展歷程。四年來,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積極支持下,東北襪業園創新發展模式,打造特色園區,培育集群產業優勢,取得了顯著成效。
1、遼源襪業呈現出快速發展態勢。目前,東北襪業園已經累計完成投資7.6億元,建成廠房和附屬設施25萬平方米。入駐園區企業200戶,東北襪業園區建設,有力帶動了遼源棉襪生產迅速發展,僅用四年時間襪業企業戶數和生產能力都比2005年增長了5倍。遼源已經成為全國重要棉襪生產基地,產品遍布大江南北,尤其在東北、華北、西北市場享有盛譽。遼源襪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異軍突出,在全國襪業的地位迅速提升,產業規模已躍居第二位,已經形成了南有諸暨義烏,北有吉林遼源的襪業生產新格局,遼源棉襪成為遼源市標誌性產品,“中國棉襪之鄉”、“中國襪業名城”---東北襪業園成為城市的一張名片。
2、產業拉動作用明顯呈現。一是就業拉動。目前在東北襪業園就業人員近萬人,在遼源棉襪產業鏈條上就業的人員達到18000人,東北襪業園發揮了勞動密集型產業承載就業的作用,是我市安置就業人員最多的集群產業。二是創業拉動。東北襪業園為創業人員提供創業平台,實施優質服務,激發了全民創業熱情,有一大批人在襪業園區創業有成,培育了一個充滿激情的企業家團隊;實施“5232”大學生創業工程,吸納了百名大學生進入園區創業,東北襪業園成為全民創業的熱土,大學生創業的孵化基地;三是產業拉動。東北襪業園迅速發展,有力地拉動了上下游企業,延伸了產業鏈條。得亨、遼紡的產品70%供應給東北襪業園區,帶動了包裝、物流、行銷、餐飲服務等相關產業,形成了產業鏈條整體放大效應;四是城鄉拉動。通過東北襪業園輔助工序向鄉村輻射,釋放產能,安置就業,增加農民收入,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目前已經在東遼縣設立了78戶縫頭加工點,安置農民就業5000人,增加農民收入7500萬元;五是增長拉動。以東北襪業園為主導形成的產業鏈條,對全市經濟成長的貢獻率逐年提高。2008年,全市紡織襪業實現主營業務17.1億元,繳納稅收2000萬元,從業人員達到18000人,人均年收入15000元,總收入2.7億元,對全市增加經濟總量,財政收入和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起到了重要拉動作用。
3、園區建設特色和影響力日益提升。東北襪業園以民營企業投資建設,專業生產棉襪集中度高,實行統分結合經營方式和“平台+服務”的發展模式彰顯特色,得到了國內業界的高度評價。全國襪業龍頭企業浪莎襪業董事長翁關榮到東北襪業園考察後,感到十分震驚,認為在東北遼源有這樣規模的襪業園很了不起;中國紡織協會楊繼朝秘書長、中國針織協會楊世濱理事長認為,東北襪業園是全國針織行業發展最快、成長性最好的工業園區,對於遼源來說,襪子已經不是一個單純的經濟問題,而是戰略發展問題。東北襪業園的迅速發展,得到了省里各級領導充分肯定。省委王珉書記批示“要全力支持東北襪業紡織工業園的建設,將遼源襪業做大做強,使之成為吉林省的標誌性產業”。韓長賦省長肯定“東北襪業園區是政府創造條件,社會發展經濟的範例,也是民營企業建設和管理園區的範例”,他說:“東北襪業園的第一個目標就是給每一個中國人生產一雙襪子,第二個目標就是給全世界的每一個人生產一雙襪子,要讓遼源的襪子享譽全球”。
二、目前主要技術力量(人員方面)
技術中心的組織管理架構由理事會、專家委員會、技術委員會、日常工作機構組成。
理事會成員:吉林省東北襪業紡織工業園發展有限公司、中國針織工業協會、天津工業大學。主要負責東北襪業產業技術創新中心戰略方向指導等重大方向問題。
專家委員會和技術委員會負責提出中心的行業建設意見、制定中心發展目標、專業技術指導,解決園區技術難題
三、現有科研基礎和條件
東北襪業工業園具有完善的研究、開發、試驗條件,很強的技術創新能力,研製開發與創新水平在同行業中處於領先地位。
吉林省東北襪業紡織工業技術創新中心走的是一條產學研相結合的道路,以市場為導向,研製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輔助企業進行質量體系建設管理;為企業搭建網路信息和電子商務平台,為諸多企業服務,並與專家、學校聯合,構築科技平台,及時推廣科研成果,將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實現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襪業中起到了科技先鋒的作用。在園區重視企業自我創新體系建設和科技平台服務的基礎上,園區及技術中心的競爭力日益強大,為今後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具有較完善的研究、開發、試驗條件,研究開發與創新水平在同行業中處於領先地位。技術中心建築面積1000平方米,並在園區內設立5個實驗基地,園區專職研究與試驗發展人員60人,擁有先進的辦公自動化條件,用於技術開發、產品檢測、網路服務的儀器、設備、系統原值達550萬元。基礎設備計畫可見下表。
東北襪業檢測中心是由遼源市產品質量檢驗所與吉林省東北襪業紡織工業園發展有限公司聯合建設,是園區建設的重要社會化生產要素平台之一,是園區未來生產標準和品牌建設的必要基礎,是東北襪業產業技術創新中心重要的組成部分。中心以支持和服務東北襪業產業發展為目標,以公正、嚴謹、科學、專業為服務宗旨,為襪業產業提升夯實質量基礎。
襪業檢測中心現有國內先進檢測設備,包括YG026H型多功能電子織物強力機、WLY-3襪子拉伸儀、Y902C汗漬色牢度烘箱、YG631汗漬色牢度儀、SW-12D型耐洗色牢度試驗機、Y571B摩擦色牢度儀、722可見分光光度計、CYG-055顯微投影儀、YG500-12水浴恆溫振盪器、FA2004A電子天平、XY系列精密電子天平、PHS-3C PH儀、BC-117FC海爾冰櫃、Y511B織物密度鏡、YG982B標準光源箱、YG747通風式快速八籃恆溫烘箱等、Y101A-1電熱恆溫鼓風烘箱等等,可以進行襪品基礎項目檢測,外觀檢測包括規格尺寸、表面疵點、縫製要求;內在檢測包括直向、橫向延伸值、纖維含量、甲醛含量、PH值、耐洗色牢度、耐水色牢度耐汗漬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等指標,同時襪業檢測中心與吉林省紡織產品檢測中心進行聯合併代理其在遼源市的檢測業務,可以廣泛開展紡織產品省級檢測鑑定。
四、已取得的技術成果
技術中心在產品開發、科技成果套用、新技術新工藝研究套用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3年來開發了近千個花色品種,投入市場並取得較好經濟效益的有195種,成果顯著的有:
天然纖維新產品:苧麻纖維襪、竹纖維襪是通過新工藝和新原料的結合,開發的天然纖維襪品,以其良好的服用性能受到高端市場的歡迎,並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遠紅外線功能纖維襪:遠紅外線功能纖維襪是科研成果套用於產品研發中的典型,在日益重視健康的當今社會,這樣的產品深入人心是理所當然的,它不僅增加了新產品的種類,更增加了新產品的理念,其經濟效益和創新效益顯著。
軍工襪:中國人民解放軍、武警官兵所用襪品,因質量高、性能好而聞名,每年的競標都很激烈,東北襪業紡織工業園已經連續3年奪得武警襪品競標的標王,是對園區綜合力量的肯定。
負離子保健功能襪:與天津工業大學聯合研製的負離子保健功能襪填補了市場空白。
節能節水新工藝:自主研製的印染節能節水新工藝新技術,為園區帶來很好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對環保和建設節約型社會起到了示範性作用,尤其對園區所在的缺水城市,意義更是重大。這一新工藝僅試用6個月,已經取得很好的經濟效益,這將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新技術。

吉林省襪業產業技術創新中心的發展歷史

在吉林省中南部,有一個在全國並不太知名的地級市——遼源市,生產襪子已有70餘年的歷史,但直到2005年,這個市的襪業也沒成什麼氣候。可令人驚異的是,就在隨後短短的三年中,遼源市的襪業聚集區——東北襪業紡織工業園,就一躍被中國針織工業協會命名為“中國棉襪之鄉”。
2010年,園區企業已達300餘戶,周邊為之服務的鄉鎮縫頭廠也有100多家;主導產品已發展為男士襪、女士襪、兒童襪、運動襪、保健襪、軍工襪等六大系列4000多個花色品種,擁有33個自主品牌;棉襪年生產能力10億雙,產值17億元,居全國棉襪銷售總量之首,先後榮獲“中國襪業名城”、“中國棉襪之鄉”、“吉林省特色工業園區”和中國中小企業協會授予的“最具自主創新活力的企業”等殊榮。而這一奇蹟的創造者就是吉林省東北襪業紡織工業園發展有限公司。
高起點謀劃 小襪子做出大產業
2005年以前,襪業雖屬本市的傳統優勢產業,但遼源也僅有大小襪企40多家,襪機總量2000多台,年產棉襪1.5億雙,規模小、設備落後。為此,市里曾多次嘗試整合襪業資源,但往往是“新瓶裝舊酒”,無論是成立襪業協會,還是專門組織大型的招商會議,效果均不明顯。而就在當年,該市被國家確定為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轉型試點城市,根據政策,具有相對優勢的產業將得到國家扶持;同時,我國南方發達地區受能源、土地、勞動力等條件制約,也已經出現了南襪北移趨勢。抓住這一機遇,汲取以往的經驗教訓,遼源市大膽創新,開始了謀劃建設東北襪業園項目。該園區採用“市場運作、政府推進、平台服務、打造概念”的襪業全新發展模式:“市場運作”就是以民營企業——吉林省東北襪業紡織工業園發展有限公司負責投資建設和管理園區,把千家萬戶的襪企有機組織起來生產經營,在避免同業惡性競爭、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變張開的五指為握緊的拳頭,真正把襪業做大做強,按照市場經濟規律來處理整個園區之間的關係,全部企業化運作,以價值為核心,以有償支持各種活動為基礎,以資本維繫各種要素之間的關係;“政府推進”就是政府通過行政手段,通過協調各方面關係和提供信息、資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推動園區建設;“平台服務”就是由園區為入園企業提供創業、融資、技術和人才等服務平台;“打造概念”就是既打造園區整體概念,形成園區品牌,亦打造入園企業的知名產品品牌。
基於這一發展模式,2005年8月,一個在遼源甚至在國內也是最大的襪業紡織工業園項目正式開工建設。項目總投資14億元,占地5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45萬平方米。園區分二期建設,一期規劃產量20億雙,二期為40億雙,建成後將安置8萬人就業,占遼源地區總人口的1/10。東北襪業園的開工建設引起了國內外襪業的高度關注,同年10月在大唐第六屆國際襪業博覽會上,該項目的亮相引起不小的轟動,許多襪企表示要入園發展。2006年5月,在國際襪機對接會暨東北襪業園招商展示會上,廣東的“黃包車”、浙江的“浪莎”、上海的“恆源祥”等國內襪業著名企業以及義大利、日本、韓國等一批國內外知名襪機生產企業均前來參展。這之後,大批投資者開始陸續進入園區創業,並引來諸多國內外品牌經銷商入園,經過五年時間的建設與發展,目前,東北襪業園已累計完成投資9.6億元,基礎設施總建築面積完成30多萬平方米,園區及周邊為之服務的相關襪企已達400多家,園區襪機台數也增加到1.2萬台。
政府鼎力支持 共同促進產業集聚
 做大做強襪業一直是歷屆遼源市委、市政府領導的心愿。因此,該市對東北襪業紡織工業園建設高度重視,明確表示,在不違背政策的情況下,要政策給政策,特事特辦,一事一議,舉全市之力支持其建設。市政府還成立了以市長為組長的東北襪業紡織工業園建設小組,並由一位副市長具體包保項目。
吉林省委、省政府也非常重視,省委書記和省長曾專程去調研,並將其列入吉林省“十一五”重點項目之首。為了幫助解決項目建設資金,省政府撥給支持資金2000萬元,各相關部門聯合協調,為園區襪企融資1990萬元;據不完全統計,僅襪業園建園前三年,遼源市就累計為其協調解決資金近2億元,從而保證了園區建設的順利進行。市發改委、經貿委、財政、土地、環保、稅務、工商、金融等部門也都專門制定了支持襪業園發展的意見和建議。同時,市經貿委還積極幫助其申請國家研發創新平台專項資金和省特色園區支持資金等,目前園區已獲各類補貼資金近千萬元。省有關部門還組織協調吉林省信用擔保投資有限公司、遼源市迅達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和吉林省東北襪業紡織工業園發展有限公司聯合出資,在園區成立了專門為襪業園服務的擔保公司,以保障為園區襪企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市人事局也積極為襪業園舉薦人才,市勞動就業局不僅在“陽光工程”方面為襪業園培訓工人5000多人,還幫助襪業園到天津去招聘工人。市環保局不僅指派專家幫助襪業園規劃園區環評,還積極幫助襪業園爭取國家環保專項基金。用東北襪業紡織工業園項目辦主任劉向明的話說,正是由於各方面的全力支持,我們才能順利健康地發展到今天。
平台+服務 構築創業樂土
怎樣吸引大量襪企入園並保障他們儘快發展,無疑是民企創辦的東北襪業紡織工業園考慮最多的問題,更是園區能否持續發展的關鍵。在這一點上,東北襪業園目光之長遠、手筆之大令人欽佩。他們首先確定了“先予後取、先賠後賺,認認真真賠三年”的經營策略。為此,董事長田中君曾鄭重地對入園襪企老闆說:“我們不能把你們引入園區就算完事大吉,要讓你們儘快走出孵化區走進成長區才是目標,只有讓你們發財了,襪業園才有錢賺。所以說對你們負責,其實也是對我們自己負責。”
正是基於這一指導思想,該園精心打造了“八大服務平台”,並實施了一系列優惠政策。一是金融中介服務平台。園區建立企業基金,以擔保抵押的形式為入園企業解決創業資金問題,目前已累計為企業擔保貸款241筆,金額達1.8億元,從而有效解決了制約小企業和創業企業發展的資金瓶頸問題。在設備購進上,實行4∶3∶3政策,即業主購進設備首期只出40%的資金,園區出30%,再由園區擔保向廠家賒銷30%。襪企入園的門檻也很低,老闆只需找個公職人員擔保,就能得到10萬元創業貸款。二是物流倉儲服務平台。園區與原材料廠家合作,在園區內建立了原料“超市”,在資金緊張時,園區為襪企擔保,可以先提走原材料,實行“賬期結算”。三是研發生產服務平台。園區建立研發中心,根據國內外市場需求,不斷為襪企開發新產品,並在園區成立了襪品檢測中心。目前已完成新品研發200多種。此外,還包括網路信息服務平台、行銷策劃服務平台、投資諮詢服務平台、綜合配套服務平台和人力資源服務平台。這些平台如八個吸引力強大的磁場,吸引著襪企源源不斷地入園。
同時園區還為入園企業提供了完善的服務設施,除興建職工宿舍、職工食堂和一些小型商業網點、小型娛樂場所外,還投資興建了物流園區,企業足不出戶就可以把貨發到全國各地,所需原料、設備、配件只需打一個電話就可以送貨上門。針對一些企業經營者經營管理能力較弱的問題,園區還出資10餘萬元,請來了清華大學教授等管理專家,對園區215名經營管理者進行了培訓。為了培養技術人才,園區成立了紡織技術學校,並與職業高中聯合,為企業招聘和培訓人才。近五年來,園區已為企業輸送了三個工種共7579人。
眾所周知,辦企業是一件麻煩事兒,不但要有足夠的資金,還要蓋廠房,招工人,協調水、電、氣,到工商、稅務、環保辦理各種申批手續,沒有一兩年是建不成的。但在東北襪業園辦廠,廠房現成的,拿40%的錢就能買設備,工人都已經培訓好,原材料不出園區就能買到,產品設計、設備維護都有人管……一切都是“保姆式”服務,老闆只需按下電鈕就可以開工生產,毫不誇張地說,這簡直就是創業樂園。也正因為如此,“正倫襪業”才在短短兩年時間裡,從只有小電腦襪機80台,很快發展到擁有全電腦先進襪機165台,年產棉襪2100萬雙的規模,並成為園區第一家通過ISO9001質量認證體系的企業。“正茂成襪業”的老闆從沒做過企業,在襪業園的扶持下,企業飛速發展,僅用一年時間就已經擁有襪機146台,年產棉襪1200萬雙。為此他深有感觸地說,像我們企業今天這樣的規模,在園區外最少需要發展10年。過去,曾有人擔心襪廠過多,競爭激烈,不好經營。可事實正相反,由於採用了獨特、市場化的建園模式和平台+服務的先進管理方式,園區內的襪廠不但在競爭中增強了學習意識、競爭意識和創新意識,還使員工的素質和產品檔次迅速提高,企業得到了飛速發展。年銷售額過億元的歐蒂愛襪業已獲得國家馳名商標稱號,獲中國襪業十強稱號的天馬松鶴襪業集團,與韓國永勝公司合資成立了遼源永勝公司,一舉打開了遼源襪業邁往國際市場的通道。目前,遼源市襪業從業人員達3萬多人,已成為全市安置就業人員最多的產業集群和全國最大的棉襪生產基地,產品遍布大江南北,尤其在東北、華北和西北市場享有盛譽,從而形成了南有諸暨、北有遼源的我國襪業生產新格局。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東北襪業園這一全新的園區發展模式,是一種國內外還沒有先例的創新,實踐也證明了這種以民營企業投資建設,實行統分結合經營方式和“平台+服務”的發展模式的強大活力。鑒於此,東北襪業園得到了國內業界的高度評價:國內襪業龍頭企業浪莎襪業董事長翁關榮到東北襪業園考察後,十分震驚,認為在東北遼源有這樣規模的襪業園很了不起。中國紡織協會楊繼朝秘書長、中國針織協會楊世濱理事長更是認為,東北襪業園是全國針織行業發展最快、成長性最好的工業園區。吉林省領導也對東北襪業園的發展成果給予充分肯定,前省委書記王珉曾批示:“要全力支持東北襪業紡織工業園的建設,將遼源襪業做大做強,使之成為吉林省的標誌性產業。”前省長韓長賦在園區考察後亦強調:“遼源襪業園區是政府創造條件,社會發展經濟的範例,也是民營企業建設和管理園區的範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