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立吉北聯合中學校

吉林省立吉北聯合中學校

吉北聯中式抗戰時期的化身,是榆樹一中(榆樹市第一高級中學)的前生。

現行高中現行高中

簡介

吉北聯中式抗戰時期的化身,是榆樹一中榆樹市第一高級中學)的前生。

歷史時期

老照片老照片

1947年,根據吉北地委和吉北專員公署的決定,成立了吉林省立吉北聯合中學校(簡稱”吉北聯中“)委託榆樹縣委代管。學生多來自榆樹、榆南、山河、舒蘭、永吉、扶餘、五常等縣,也有來自國統區德惠九台的。原來還有個榆樹女子國民高等學校(簡稱”女高“)解放後改為榆樹女子師範學校,1947年吉北聯中成立時,把女子師範的31名學生10名教職工也合併進來。合併後的吉北聯中,高中2個班(只有高一)80人,國中10個班360人,師範專業1個班,30人,工農班1個,學員20人。全校學生490人,教職員工26名。
吉北聯中第一任校長由吉北專員武少文兼任,吳介民任副校長。同年5月份,革命老幹部李則藍(又名李又然)被派來任校長,吳介民仍為副校長,張蘊久任教務處主任,路夫為總務處主任,王成漢負責註冊。老師除了前述的幾位,還有丁克全、祖國英、王成憲等。(祖國英後來當了教導主任;丁克全後來是東北社會科學院的教授)。吉北聯中的校址在女高原址,即榆樹師範剛成立用的木結構二節樓,也就是原教育局院內)。

聯中作用 

 
1947年6月,吉林省在延吉市召開了全省臨時教育會議,討論了教學計畫,中國小編制,規章制度,正規化教育等問題,要求各縣中國小堅決執行東北行政委員會關於教育工作的批示,掌握好”教育為黨的中心工作服務“的方針。這一時期,黨的中心工作主要是進行偉大的土地改革運動和人民解放戰爭,學校教育就是要緊密配合這一中心,為土地改革服務,為解放戰爭服務。在思想上肅清青少年盲目正統觀念。
吉北聯中走的是抗大(延安抗日軍政大學)道路,發揚抗大精神,徹底廢除偽滿奴化教育的內容,以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和革命傳統為中心,貫徹到各科課程中去。當時沒有統編教材和固定的教科書,採取”代“、”選“、”編“等辦法。數學用《查理斯密小代數》《歐幾里德幾何》和《三S平面幾何》代,文科就以解放區的課本為藍本自己編寫,並有針對性地選用一些以革命鬥爭和先進思想題材的檔案和文章。給學生講授《中國近代史》、《社會發展簡史》、《中國革命與中國共產黨》等。教學方法上,數、理、化、文史等課程,仍以分班制為主,時事政治課則採取全校上大課的形式,聘請縣委領導來講課,吳伯蕭教授、丁克全教授都到校給師生作過講授。上大課時,全校教職工都參加聽課,然後討論消化。這一切表明,吉北聯中已不只是一般的傳授知識的普通中學,而是在新舊教育體制轉變過程中,在嚴峻的戰爭環境裡,在那樣的特殊歷史條件下,具有培養革命幹部功能的學校了。

聯中行動

吉北聯中除了給部隊輸送兵員為戰爭服務,還要排演節目下鄉搞宣傳,前邊李則藍校長的信中提到,有189名同學在老師帶領下下鄉到五棵樹、紅星、德利、太平、光明5個區去參加土改和征糧工作,他們給農民講演、表演節目。節目有《白毛女》、《血淚仇》、《兄妹開荒》、《李二小參軍》等,受到廣大農民的歡迎,對發動民眾向封建勢力進行鬥爭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同學們也在運動中得到了鍛鍊。
[吉北聯中結碩果]吉北聯中先後為東北大學、軍政大學、醫科大學輸送新生94名,為軍幹校、青幹校、航校輸送111名新生(一說205名),為財政、工交、公安、文教衛生等各條戰線輸送幹部316名,從學校直接參加東北民主聯軍的共195名(一說227名)。這些人過去為建立新中國奉獻了青春年華,至今仍以飽滿的熱情繼續工作在不同的崗位上,與全國人民一道為四化大業描繪絢麗多彩的宏偉藍圖。
優秀學生[李則藍]在榆樹一中的校史上,1947年吉北聯中這一段是光彩的一頁,而校長李則藍的功績更是不可磨滅的。他的特點是熱愛革命事業,正確執行黨的知識分子政策,善與人合作,愛護學生,突出政治,著重培養人才。他給我們留下了很深很深的印象。雖然時過60餘載,他已不在人世了(1984年11月13日病逝)。但正如他給吉北聯中寫的校歌那樣,他就是一顆星,人雖不在了,但他的星光仍在天上,仍然在照耀著我們今天前進的道路。關於李則藍,有李繼銘寫的《回憶李又然校長》、李也平寫的《一副手套》、王家倫寫的《回憶初建時期的吉北聯中》等文可供參考。這些文章都刊在《榆樹文史資料第四輯》上。
1949年的榆樹中學
1948年10月,省召開教育工作會議,貫徹東北解放區第三次教育會議和東北人民政府《關於提高中等教育工作的決定》,提出全省教育總的方針是:整頓、鞏固、提高。要求中國小要以改進、提高教學做為學校的中心環節,積極創造條件,使學校走向新型正規化。
1948年3月,吉北聯中校長調走了,學校遷到南門外,榆樹中學的位置,校名改為榆樹中學。縣委派楊愛農同志任榆樹中學第一任校長。1949年,楊愛農隨軍南下,為了貫徹省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加強對中學的領導,任命縣委宣傳部部長陳群兼榆樹中學校長,副校長李繼銘主持學校工作,教導主任是張戈。1949年春榆樹中學。開東大門,門在現在的浴池附過。進院,首先看見一棟橫“工”字形的房舍,這是教室和老師備課室,大西邊,在中專校園位置有一棟石頭(牆)的房子,這是宿舍。在宿舍和教室中間道旁有一溜小棚子,這是食堂和工友宿舍。在食堂前邊還有一個簡易的馬棚和倉庫。這就是當時的全部校舍。校舍正門上邊懸掛著“榆樹中學”四個大字,這是書法家韓儆宇親筆書寫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