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中西醫結合醫院

吉林省中醫中藥研究院是吉林省最大的中醫藥科學研究中心和醫療與教學、生產的重要基地,始建於1958年8月。

基本信息

醫院簡介

吉林省中醫中藥研究院是吉林省最大的中醫藥科學研究中心和醫療與教學、生產的重要基地,始建於1958年8月。1986年10月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批准為全國七所重點中醫藥研究基地之一,同年被國家衛生部列為衛生部中藥臨床藥理基地,國家中醫藥管理重點研究室;1995年被吉林省科委批准為吉林省中藥新藥研究開發中心。現任院長周建民主任醫師、教授

吉林省吉林中西醫結合醫院吉林市第三人民醫院)位於吉林市臨江門,長春路9號。是吉林省中西醫結合醫、教、研基地,是吉林省唯一的一所三級甲等中西醫結合綜合性醫院。2003年12月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確定為國家級重點中西醫結合醫院建設單位。2004年12月率先在吉林市衛生系統推行了ISO-9001質量體系的實施,通過了評審認證,按照ISO9001質量體系的要求,實行科學化管理。2004年市政府將醫院定為吉林市城區唯一的“光明扶貧”定點醫院和“低視力矯治”定點醫院。醫院現為大連醫科大學教學醫院、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北華大學第三臨床學院。

醫院規模

醫院占地面積2.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萬平方米,編制床位500張,固定資產5000餘萬元。醫院現有職工810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586人,有終身教授1人,21名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名同志是國家和吉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有6名同志被評為全國百名青年名中醫和吉林省名中醫。設有為科研、醫療、教學、生產為一體的綜合性研究機構。醫院設42個醫療醫技科室,16個療區。擁有飛利蒲全身多層螺鏇CT機、美國產GE核磁共振、美國產貝克曼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全身彩色超聲儀、骨科專用C形臂、X線掃瞄器、平板運動心電圖儀等大中型醫療儀器156台件。

學術研究

吉林省中醫中藥研究院成立四十多年來,在繼承和弘揚中醫藥學工作中成績斐然。充分開發、利用吉林省長白山區和西部草原豐富的藥物資源,開展常見病、多發病、疑難病的防治研究,研製和開發優質高效的中藥新藥,尤其對吉林省道地藥如人參、鹿茸、平貝母、人工熊膽粉、刺五加、西洋參等從基礎到套用開發的系列深入研究,取得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基中部分科研成果已居國內領選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到目前為止,共取得科研成果145項,獲各種獎勵102項,基中吉林省中醫中藥研究院牽頭的“66種常用中藥材質量標準及其對照品的研究”獲得了2001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這是“九五”期間中醫藥行業科研領域裡的最高獎項之一,已開發新藥57項,基中獲國家衛生部新藥證書和生產批號共18項,發表國際、國家及省級論文3000餘篇,主編或參加編寫的學術專著150餘部。現正承提著國家“863”“1035”重大課題,國家科技部“十五”攻關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二十餘項。近年來,為拓寬科研、醫療的發展渠道,吉林省中醫中藥研究院先後與省內外200餘家製藥廠建產了協作關係,直接或間接為國家創產值幾十億元。

吉林省中醫中藥研究院是中國中醫藥文獻檢索中心長春分中心的設定地,是吉林省中醫藥管理局網站所在地,擔負著為全省中醫藥科研、醫療、教學、生產提供科研情報和文獻資料的重任,是吉林省中醫藥學術與情報交流的重要園地。

科室設定

吉林省中醫中藥研究院所屬吉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是集科學研究和臨床醫療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中西醫結合醫療機構。醫院設定齊全,分別設有門診科室30個,輔助科室10個,療區10個,300張床位。全方位、多層次地開展醫療服務。醫院經過擴建改造,目前日接診量可達800人次。一大批中青年醫療專家在老專家的指導下,已成長為國內、省內知名的診療專家,他們在臨床醫療上取得了斐然成績,得到了廣大患者和社會的認可。

服務宗旨

吉林中西醫博士結合醫院導師堅持以病人副教授為住院中心,以質量為核心,科研“365天天天開診,24小時時時服務”。使患者就醫放心,價格可心,服務舒心。

基本資料

地址: 長春市朝陽區工農大路43號

所在省份: 吉林省

所在城市: 長春市

職工人數: 810人

創建時間: 1958年

床位數量: 300張

年就診人次: 131765人/次

院內設備:

24小時動態心電計算機診斷儀、B型超聲診斷儀、腦電圖儀、纖維內窺鏡、半自動生化分析儀、心臟頻普檢測儀、高壓氧艙、500mAX多功能斷層攝影機、同位素儀等

分級: 三級乙等

性質: 國營

科室數目: 3

醫療特色

醫院堅持以現代醫學與傳統中醫藥學相結合,努力挖掘和發展中西醫結合特色,中西醫並重,形成了“院有專科、科有專病、病有專治、治有專家”的格局,建立了一批具有中西醫結合特色的專科、專病。醫院共有6個省級中西醫結合重點專科:軟傷科、心血管內科、神經外科、糖尿病科、骨科、風濕病科。醫院自製專藥56種,原料純、價格廉、療效好。

院級領導

院長田洪賦:負責醫院全面工作,主管院務、財會。負責聯繫院辦、監管部、徽機室、財務科。
黨委書記曹德奎:負責黨、工、青、婦、紀檢監察工作,協助院長分管經營、人事工作。負責聯繫黨辦、文明辦、共青團、監察科、人事科、經管辦。暫代管後勤工作。負責聯繫總務科、膳食科、保衛科、物流中心。
副院長孫良金:分管醫療、護理、門診工作。負責聯繫醫務科、護理部、質管科、感染管理科、門診辦、各臨床科室。
副院長劉正國:分管教學、科研、醫保、新農合、醫協、社區(防保)工作。負責聯繫科教科、醫保科、醫協科、社區衛生管理科、分院。
副院長於平:分管醫技、藥事、體檢工作。負責聯繫醫技各科室、藥劑科、器械科、製劑室、體檢中心。
工會主席張雪瑩:負責工會工作,分管宣傳工作。負責聯繫婦委會、計生辦、離退辦、各分工會。

歷史沿革

1953年由吉林市人民政府投資在吉林市船營區西安路原制香廠舊址籌建一座2100平方米的兩層樓,做為吉林市門診部。1953年底竣工1954年,1月11日吉林市門診部正式開診。隸屬於吉林市人民政府衛生科。由寇國彥任門診部主任。編制60人,只有門診,沒有病房,設有內科、外科、兒科、眼科、牙科。1957年麻疹肺炎流行,當時市衛生局要求設病床50張,收拾麻疹肺炎患兒。

二00九年大事記

1月16日在醫院禮堂召開2009年醫院工作會議,主要內容是回顧2008年工作暨表彰2008年度先進集體及個人、規劃布置2009年工作。市衛生局副局長白輝英、副局級調研員康金貴以及我院幾屆老領導應邀到會。田洪賦院長代表院領導班子做工作報告。以"和諧、超越"為主題的新春聯歡會隨後召開。
2月12日田洪賦院長當選為吉林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第六屆理事會副會長,任期五年。
2月13日吉林市衛生局"吉市衛婦發【2009】3號"檔案批准我院成立"吉林市宮頸疾病診療中心"。
3月6日下午1點,在我院禮堂舉行首屆醫院宣傳形象大使選拔賽。旨在加強醫院文化建設,樹立醫院形象,營造宣傳氛圍,進一步促進醫院發展。比賽邀請專業老師現場評分。本次選拔賽孫鶴、沙迪、楊旭獲醫院宣傳形象大使,徐爽、劉博、黃玉華、劉菲、李晶、張金紅、王雪被聘為醫院宣傳員。其中五位選手獲單項獎:黃玉華獲最佳形象獎;沙迪獲最佳口才獎;楊旭獲最佳才藝獎;徐爽獲最佳甜美微笑獎;孫鶴獲最佳魅力獎。
3月18日吉林市"健康快車"復明工程儀式啟動。健康快車是吉林市政府確定的2009年民生十件實事之一,我院是健康快車基地醫院。23日我院召開專項工作會議,成立由劉正國副院長牽頭的專項工作組。4月起對"上車"醫務人員進行全面培訓。6月為"健康快車"新購置100張多功能雙搖床。6月15日眼科新增病區(50張病床)布置完畢。6月17日起對初篩患者進行復篩。6月22日"健康快車"駛入吉林市大長屯火車站。6月25日我院選拔的2名眼科骨幹醫生、2名手術室護士、4名病房護士,以及保潔和陪護人員上車開展工作。6月28日37名復篩合格患者入院。6月29日中午12時首批20名白內障患者從我院出發,踏上"健康快車",邁向光明之路。第一位患者王淑清。7月26日參加"健康快車——中國石化2009吉林光明行探訪儀式"活動的一行近百人來到我院,慰問基地醫院的白內障患者和醫護人員。探訪成員主要有中華健康快車基金會副理事長、水利部原部長鈕茂生,健康快車創會主席方黃吉雯,中華健康快車基金會副理事長、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秘書長劉鎮,中華健康快車基金會副理事長、全國政協常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陳佐洱、衛生部國際交流與合作中心主任原晉林,中國石化銷售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左興凱,省委常委、副省長馬俊清,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院長劉玉村及香港各界代表,省市各級領導等。9月15日上午10時,市衛生局副局長白輝英、我院田院長帶領醫務人員到大長屯火車站送別健康快車。此次"健康快車"我院篩查2651人次,共為1273名貧困白內障患者免費施行手術,超額完成了本次吉林之行送光明的任務。我院堅持高標準、高質量完成任務,受到國家、省、市、局及"健康快車"工作人員的一致讚揚,獲得了"樣板基地醫院"的美譽。
3月23日"全國衛生行業消費者放心滿意單位"授牌儀式新聞發布會在我院禮堂舉行。
4月3日在禮堂召開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動員大會,會議由劉正國副院長主持,田洪賦院長做動員講話。市衛生局學習實踐活動第四指導檢查組組長、衛生局副局長白輝英、科教處副處長王文軍出席會議並講話。
4月10日新加坡國際管理學院楊志學教授應邀來院講學,題目是《科室經營與管理》。
4月28日我院與吉林市人民廣播電台共同舉辦"呵護心靈,愛在江城"——紀念汶川地震一周年心靈關愛行動。我院為89名生活在吉林市的四川汶川黑水縣學生免費進行健康體檢和心理諮詢。在護理部的倡議下,護士們自發捐款3240元,為學生們精心選購了珊瑚絨毛毯,並寫上了溫馨的祝福,以奉獻愛心的形式迎接護士節。
5月13日在我院禮堂舉行了"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普及衛生專業法律法規"知識競賽活動,共有8支代表隊24名隊員參賽,醫技代表隊奪取桂冠。活動由黨辦、團委、醫務科共同舉辦,特別邀請了市衛生局團委書記徐穎參加。
5月14日孫良金任我院副院長。
5月4日起我院職工可持卡到食堂就餐,每人每餐3元。
5月份正式實行新的績效考核方案。
5月31日根據"國中醫藥發【2009】16號"檔案精神,我院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確定為第三批治未病預防保健服務試點單位。
6月醫院進行職能、臨床部分中層幹部調整,新成立的科室有運營監管部和物流中心。運營監管部設總監、副總監各1名,監管員2名,醫助18名。因籌建吉林市船營區北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吉林中西醫結合醫院綜合樓,基建任務繁多,成立基建辦。
6月9日市衛生局聶景山局長、邵明宇副局長等領導來我院進行工作調研,田洪賦院長做報告。
6月18日我院乳腺、甲狀腺外科開診,首席專家孫曉良教授任科主任。
8月我院被吉林市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中心確定為"吉林市城鄉醫療救助定點醫療機構"。
8月24日我院召開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總結大會。黨委書記曹德奎同志做工作總結,市衛生局學習實踐活動第四指導檢查組、局科教處副處長王文軍同志到會並作重要講話。
9月1日>,為迎接第25個教師節,由院科教科、護理部、團委聯合舉辦的首屆中青年教師講課大賽在綜合樓禮堂全面展開,51名選手報名參賽,9月8日的決賽中,有6名選手脫穎而出。
9月17日上午9時,在我院門診樓前,為慶祝第25個教師節,我院與市經廣都市110電台聯合舉行"免費為教師體檢,讓祝福牽手健康"公益活動。因適逢國慶60周年,我院決定為60位教師每人送上一張價值508元的吉林市體檢中心體檢卡,免費為孩子們喜愛的優秀教師體檢。
9月份開始取消中藥製劑室和供應室,條件成熟時實行託管。因改擴建外科綜合樓的需要,拆除原製劑室、供應室、鍋爐房、禮堂所在的辦公樓,拆除的中藥製劑室設備入庫保存。
10月12日>在我院門診樓前隆重舉行吉林醫藥學院第三附屬醫院掛牌儀式。這是建院56年來,繼成為大連醫科大學教學醫院、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北華大學第三臨床學院後又一件大事。參加儀式的嘉賓有:省衛生廳副廳長秦海濤、科教處處長劉宇赤、吉林市副市長楊金順、市衛生局副局長白輝英、吉林醫藥學院院長隋萬林、副院長蔡建輝、教務處處長王柳行、副處長金連海、附屬465醫院院長王輝、市二中心醫院院長李奇、黨委書記牟祥光等。省衛生廳副廳長秦海濤、吉林市副市長楊金順、我院院長田洪賦共同揭開了牌匾。田院長、隋院長、楊副市長、秦副廳長分别致辭。多家媒體到場關注此事。
10月,我院禮堂所在的綜合樓開始拆除。
10月17日100張嶄新的醫療診察床從河北運抵我院。至此我院新床總數已達220張。
10月20日下午四點零五分我院鍋爐房供熱用的大煙囪由吉林市佰亨公司用鉤機成功拆除。此煙囪建於1953年,2006年維修一次,共使用56年。
10月26日我院集中供熱併網後外科樓開栓供熱,27日-28日內科樓與門診樓開栓供熱,實際供熱時間與政府規定時間僅推遲1-3天。集中供熱網改建及併網工程總投資為281萬元。相關工作有:①船營四小、吉的堡幼稚園供熱併網及改造;②下水、雨排水一次性根本改造。
10月27日,我院綜合樓項目獲得市規劃局批件、完成詳圖設計,將通過市建委責成吉林市公正招投標公司進行工程招投標。
11月19日省中醫藥管理局李芳生副局長帶領吉林省2009年中醫醫院管理年活動專家組一行11人蒞臨我院,進行為期一天的檢查評估。市衛生局白輝英副局長、成榮梅副處長同時來院。田洪賦院長首先匯報醫院工作,隨後專家分成醫療、護理等7個組深入科室現場檢查。
11月21日吉林市衛生局批准我院成立"吉林市治未病中心"(吉市衛醫發【2009】128號)。
11月25日我院承辦的吉林市船營區北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二層樓土建工程和內部裝飾工程驗收合格,可交付使用。
12月我院引進3d人體解剖軟體,套用於全院臨床各醫生工作站。
12月10日,在內科樓會議室我院與瀋陽鐵路局長春鐵路醫療保險管理辦公室共同簽署了《吉林鐵路統籌區職工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協定》,田洪賦院長和戰卓處長分別代表雙方簽字。經吉林鐵路醫療保險管理辦公室考核,瀋陽鐵路局醫療保險管理辦公室批准,即日起,確定我院為"吉林鐵路統籌區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並授牌。鐵路參保職工及家屬均可持醫療保險證、卡到我院就醫。
12月20日,我院後醫療服務中心成立,對出院病人進行隨訪呵護、健康教育、預約服務、科研病歷追蹤和醫德醫風評價。

二00七年大事記

2007年1月對外協作部獨立,張偉軍任主任。
2007年2月7日劉燕院長出席中共吉林市第十三人代會第四項次代表大會
2007年3月30日,市人事局、財政局、衛生局協同來院調研,關於衛生資源整合工作。
2007年4月3日院機關搬遷,原辦公室給ICU和11療(呼吸消化內科)作病房。4月22日我院建於1973年的內科病房樓正式開始拆除。原內科病房樓建築面積3939平方米,三層磚混結構,7月6日8時9分我院內科病房樓工地上鞭炮齊鳴,內病樓新建工程打下第一根樁。
2007年4月9日一年一度的高招體檢工作開始。
2007年4月我院分院經吉林市華倫資產評估有限責任公司資產評估,將吉林市向陽市場中段昆明街49號1-3層醫療用房,建築面積777平方米;北山北區15#一層網點,建築面積134.06平方米,兩處房屋產權歸總院。使用權歸分院。
2007年5月29日在院黨委書記康金貴、副院長於平的帶領下,相關職能科室及支部書記的全程陪同下,一行50人到市中心血站參加無償獻血,經檢驗合格後,共14人獻了血。
2007年6月6日召開“迎接國家重點中西醫結合醫院驗收、做好醫院等級評審暨開展醫院管理年活動”的全院職工動員大會,由康金貴書記主持,劉燕院長作了題為《齊心合力,打造品牌,突出重點,整體推進》的動員講話。科主任代表朱景哲、盧曄華、職能科長代表韓姝、醫生代表馬維輝、護士代表劉玉梅分別進行了表態發言。
2007年7月4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國中醫藥科技開發交流中心主任范勁松一行3人,在省中醫藥管理局科教處處長劉淑雲的陪同下,來我院調研。
2007年6月25日內分泌腎病科主任盧曄華被推選為吉林市十三屆婦女代表大會代表。
2007年9月劉燕院長被中華中醫藥學會評選為全國優秀中醫院院長。在安徽亳州召開頒獎大會,授予“全國優秀中醫院院長”稱號。院辦主任馬欣替劉院長開會。
2007年9月14日上午吉林省中醫藥管理局派專家組一行6人抵達我院,進行醫院管理年活動督導檢查。專家們分成醫療組、護理組、財務組、藥劑組、行政組五個組,進行了細緻的督查。
2007年9月26日舉辦“中醫中藥中國行吉林站”大型義診活動,我院承擔了省、市各級領導的接待和組織一場文藝匯演任務,並參與了義診活動,及完成了吉林地區社區醫師培訓工作任務。當日,此次活動專家組成員國家中管局宋處長、省中管局李芳生副局長、齊利民處長等領導在市衛生局領導下的陪同下,來我院視察了重點專科建設工作。
2007年9月我院參與吉林市公開招聘人才工作,將招聘人員條件在江城日報正式發布,這是醫院首次開展向社會公開招聘醫護人員。
2007年10月我院盧曄華、魏德源、劉征利被市政府評為吉林市第七批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拔尖人才。
2007年10月10日劉燕院長、盧俊卿主任到南昌參加了中國中西醫結合管理專業委員會及學術研討會,會上劉燕院長由上屆的委員被選舉為中國中西醫結合管理專業委員會常委。
2007年10月15日在黨的十七大勝利召開之際,我院積極參加全市衛生系統舉辦的“白衣天使獻愛心走進社區”大型義診活動。
2007年10月24日我院代表吉林地區迎接省衛生廳行風聯合檢查團開展的全省評議行風督導檢查,我院取得了99分的優異成績。
2007年11月劉正國院長參加中國醫師協會中西醫結合分會第一屆年會被聘為中國醫師學會中西醫結合醫師分會第一屆委員會常務委員。
2007年11月我院軟傷科的腰椎間盤突出症被國家中管局確定為十一五重點建設專病。
2007年11月我院心血管內科被共青團中央評為“全國青年文明號”。
2007年我院護理部主任李又娟被授予國家優秀中醫護理標兵、吉林省模範護理管理者。
2007年11月29日省中管局李芳生副局長帶領中醫醫院等級複評和管理年活動檢查組來我院進行為期一天半的檢查工作。同日國家中管局吳凱處長也來我院檢查創國家級重點醫院建設情況。

二00六年大事記

2006年2月吉林博信司法鑑定中心在我院掛牌。
2006年3月心血管內科被團省委評為“省級青年文明號信用建設示範單位”。神經外科被團市委評為“市青年文明號信用建設示範單位”。中醫兒科張艷萍被團市委評為“吉林市青年崗位能手”。
2006年3月28日為配合全市衛生系統開展治理商業賄賂活動,我院召開2006年貫徹落實反腐糾風工作動員大會。會上全體醫護人員共同學習和重溫了《希波克拉底誓言》,進一步增強醫者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明確行醫之要旨。
2006年4月1日我院被吉林市醫保中心指定為2006年度慢性疾病、重大疾病複查單位,從4月1日起至4月30日,開展醫保慢性疾病、重大疾病複查工作。全院緊急抽調人員協助各科做好複查及辦理手續工作。
2006年4月為擴大患源,醫院積極開展體檢工作,4月份進行了高招、中招體檢、慢病複查工作。
2006年4月在吉林市衛生系統“天使杯”青年才藝大賽中,我院喜獲佳績。黃婧茁以舞蹈《天山姑娘》榮獲大賽亞軍,心血管內科護士楊旭演唱《愛的奉獻》,並當場揮墨展示書法才藝,榮獲大賽第四名。ICU綜合病房護士杜倩以戲曲《女附馬》獲得第五名。
2006年5月10日上午在我院門診樓前舉行了“彭年光明行動”的啟動儀式。市政府、市殘聯、市衛生局的有關領導和新聞記者出席並參加了啟動儀式。劉燕院長等作了簡短的講話。2006年我院在彭年光明行動和白內障復明工程中共為貧困患者做白內障患者手術332例,成功率100%。
2006年5月11日為紀念“5.12”護士節,弘揚南丁格爾精神,醫院隆重舉行“天使杯”中西醫護理技能大賽,有16名護理人員榮獲各項獎。
2006年5月13日門診樓電梯在運行了15年後,正式停運。更換新電梯的工作同時展開,2006年6月4日調試完畢,投入試運行。
2006年5月23日我院召開治理商業賄賂再動員大會,會上我院與科主任簽定院、科、個人三級醫療服務承諾責任書和2006年行風“糾建”工作任務目標責任書。
2006年6月6日至10月13日承辦本年度一期農村鄉醫中醫臨床技術骨幹培訓班,受訓59人。
2006年6月組織5名選手參加吉林市青年安全知識競賽,經過初賽、複賽、決賽激烈角逐,病案室王玉春以優異成績榮獲競賽季軍。
2006年7月20日為滿足臨床需要,我院貸款147萬元更新了飛利浦東軟公司生產雙排螺鏇CT,型號為:菲力浦東軟公司生產的NEUVIE-DUAL雙排螺鏇CT到貨。安裝調試後正式投入使用。
2006年7月28日衛生部來我院調研治理商業賄賂自查自糾階段工作情況給予良好評價。
2006年8月預防保健科主任溫洪,參加了全省城市社區衛生工作會議,做了題為《一切為了社區居民健康》的典型經驗介紹。2006年8月吉林衛生第11期封底登載與會講話的照片。
2006年8月李又娟被中華中醫藥學會評為全國首屆百名優秀護理標兵。
2006年9月神經外科被團省委命名為“省級青年文明號”。
2006年10月9日下午我院接診一起船營四國小生群體食用豆角中毒事件,我院共接診患兒198人,醫院的成功救治得到廣大民眾的讚譽。
2006年10月13月對原水房、消毒室、中心供氧室所在房屋進行改造。

2006年10月11日承辦一期“中醫藥科技成果暨中醫臨床診療技術推廣培訓班,受訓57人。
2006年10月團委與醫務科、工會聯合開展“青年醫師病曆書寫競賽”,全院19個科室、59名青年醫生參賽。團體獎:心血管內科(一等獎)、婦產科(二等獎)、普泌外科ICU(三等獎)。個人獎:一等獎張建平;二等獎張偉、邱海東;三獎:關潔、李慧。獲個人獎人員同時授予“院青年醫生先進個人”。
2006年11月1日—3日北京新世紀認證有限公司派鄭緒聖、李傑、張秀雲三位專家對我院進行ISO-9001質量認證體系復檢工作。
2006年11月院原工會主席楊國卿因工作需要調任吉林市兒童醫院任黨委書記,由張雪瑩同志擔任院工會主席職務。12月院工會召開職工代表大會,選舉張雪瑩為院工會主席,並徵集職工提案。
2006年11月選派7名競賽選手參加吉林地區衛生系統青年醫師書寫競賽,我院獲得團體總分第一名的好成績。馬維輝獲一等獎,邢平獲得二等獎,王奎剛獲得四等獎。馬維輝被團市委評為“吉林市傑出青年崗位能手”;邢平被團市委評為“吉林市青年崗位能手”;王奎剛被市衛生局評為“局青年醫生先進個人”;陳哲、董峰、張建平、金雪玉被授予“院青年醫生先進個人”。
2006年11月我院綜合樓禮堂內部整體重新裝修。
2006年12月31日舉辦長春中醫藥大學“西學中”班結業典禮。全院有114人獲得結業證書。本期培訓班為半脫式,為期兩年。
2006年課題《腎衰系列法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臨床研究》獲市科技進步二等獎。5項通過市科技成果鑑定。省、市課題立項4項,其中:省中醫藥管理局立題1項,市科技局立題3項,全院承擔各級在研課題11項。全院在國家級學術刊物及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63篇,引進新技術項目9項。
2006年12月省中醫藥管理局確定我院軟傷科、心血管科、神經外科、糖尿病科、骨傷科為省級中西醫結合重點專科,風濕科為省級重點中醫專科。
2006年引進和更新了臭氧治療系統、超聲乳化儀、眼雷射治療機、雙排螺鏇CT機、血液透析機等儀器設備13台(件)。
2006年醫院再次被省政府命名為精神文明建設單位。

醫療隊伍

醫院現有在編職工732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553人,正高22人,副高95人,中級199人,初級160人,其它93人。另有反聘專家13人。
醫院現有醫療人員194人,其中中醫23人,西醫23人,中西醫結合148人。

醫院現有護理人員241人,其中副高13人,中級94人,初級74人,其他60人,護師以上職稱181人。
藥劑人員46人,其中:中藥劑人員26人,西藥人員20人。
醫技人員71人。檢驗人員20人,放射人員19人,病理人員3人,麻醉人員8人,其他醫技人員17人

重點專科

吉林省中西醫結合重點專科
軟傷科心血管內科神經外科
內分泌、腎病科骨科風濕、類風濕科
吉林市中西醫結合重點專科
軟傷科神經外科內分泌、腎病科
骨科風濕、類風濕科
吉林市中西醫結合重點建設專科
針炙康復科急救醫學科(急診、ICU)

職能科室

黨委計生辦共青團 離退辦院辦醫務科 護理部科教科人事科 保衛科核算辦統計室 總務科重點辦門診辦

工會質控辦監察科 財務科醫療協作部文明辦

專家介紹

呼吸消化內科:李秀茹王文焱閆宏
急救醫學科(急診、ICU):劉婉嫣閆學英孫方緯王亞東金剛
結石病科:裴傳晉李艷鳳袁家群
皮膚科:段秀峰楊秀蘭劉莉王兵
神經內科:吳松德李玉明李永華金姬春李曉濤陳維英
手足顯微外科:溫忠李春
眼科:劉征利李勇張偉
針炙康復科:劉東
耳鼻喉科:郝建瑩曹軍
婦產科:范麗梅董湘蘭
口腔科:王檣關鐵鑫
外一科:王玉波薛海蘭
外二科:夏成林馬海波張德良
兒科:喬磊
腔鏡科:尹希
心血管內科:李秀芝史建萍蘇玉山
骨科:趙波張志宏劉宣成任傑
神經外科:朱景哲於占輝邱海東董岩
軟傷科:李吉平賀淑文姜志彬
內分泌、腎病科:盧曄華楊振林姜殿德楊玉萍
風濕類風濕科:魏德源於莉
美容整形外科:王維有
治痛門診:滕占喜王佩志
醫保科:劉愛群鄭琳
中醫腫瘤科:魏德源
中醫婦科:張起明
中醫外科:蔡勝彬趙子信
中醫兒科:張艷平
中醫內科:張強
治痛門診: 滕占喜王佩志

科研工作

科教科成立於1990年6月。負責全院的科研管理、教學管理、進修生管理、繼續醫學教育管理等工作,負責研究中心所屬的21個研究室及省中醫藥管理局的中西醫結合骨傷研究室、中西醫結合臨床研究室、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研究室的管理;負責中醫教研室、針灸教研室、內科教研室、外科教研室、五官科教研室、護理教研室的管理和臨床技能培訓中心的管理工作。我們將與時俱進,以嚴格的管理、嚴密的組織、嚴謹的工作作風、全心全意為社會服務。

科室職能

科室職能在主管院長領導下,負責管理醫院的科研、教學工作。結合我院情況,制訂職責如下:
1.負責組織編制本院科研計畫,並組織科研課題的實施,了解及督促科研計畫執行情況。
2.負責組織科技成果的評審、鑑定及上報工作。
3.協同財務科做好分配科研經費指標,經主管科研院長批准後執行,(詳見科研經費管理暫行辦法)
4.協同院辦組織科技檔案的建立和管理工作。
5.負責組織學術交流、參加院外學術會議,做好登記。
6.負責“論文彙編”“中西醫訊”的編輯等項有關的組織工作,每兩年裝訂一冊。
7.組織院內、外有關科研協作,科研成果轉讓等工作。
8.負責辦理上級交辦的有關科研事宜。

教學工作

1.擬定醫院人才培養計畫和繼續醫學教育計畫,並組織計畫的實施,了解及督促各科室計畫執行情況。
2.負責醫院進修人員的推薦選拔工作。
3.負責組織國家、省、市級繼續教育項目的申報,及時督促項目的實施及管理工作。
4.負責組織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崗位培訓工作,做好繼續教育檔案的建立和管理工作。
5.負責臨床醫學階段的教學管理工作和學生管理工作。
6.負責省內外進修生培訓、管理工作。
7.負責全省性衛生社團組織的人員推薦及管理工作。

科研成果

2006年獲獎成果
2006年度科技成果項目
序號 項 目 名 稱 成果鑑定部門 完成科室 項目負責人
1 花蛇利腹片治療慢性盆腔炎的臨床研究 吉林市科技局 婦產科 邢平
2 雙肩端提法治療胸椎小關節紊亂的臨床研究 吉林市科技局 軟傷科 賀淑文
3 循經走罐配合針刺治療單純性肥胖的臨床研究 吉林市科技局 針灸科 許向東
4 腰椎間盤突出症術後臥床期間排便困難的護理干預 吉林市科技局 軟傷科 劉玉霞
5 補肺益脾溫腎法治療變應性鼻炎的臨床研究 吉林市科技局 耳鼻喉科 郝建瑩

2006年度獲科技進步獎項目

序號 項 目 名 稱 獲 獎 情 況 完成科室 項目負責人
1 腎衰系列法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的臨床研究 吉林市科技進步 二等獎 腎病科 劉 睿

吉林省三級甲等醫院一覽

三級甲等醫院簡稱三甲醫院,是中國大陸對醫院實行“三級九等”的劃分等級中最高的一級。考核的主要項目包括醫療服務與管理、醫療質量與安全、技術水平與效率,民營醫院也可以參與等級評定。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依照《醫院分級管理辦法》中的條例進行判定。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