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囊蕨屬

合囊蕨屬

合囊蕨屬屬於合囊蕨科,拉丁文名 Marattia,廣泛熱帶分布,約有70個描述過的種類,有1種分布中國台灣,即合囊蕨。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中文名:合囊蕨屬
拉丁文名:Marattia
所屬科拉丁文名:Marattiaceae

命名來源

合囊蕨屬MarattiaSw.
來源:中國植物志第6(3)卷||合囊蕨科MARATTIACEAE||合囊蕨屬MarattiaSw.

形態特徵

土生,莖直立,球狀,較大,宿存有葉柄基部,被鱗片和粗的根;葉輻射排列,簇生,一形,長達2-4米,葉片2-4回羽狀,先端逐漸縮短,末回羽軸通常有翅,羽片和小羽片通常對生,光滑或下面被鱗片和毛;小羽片無柄或有短柄,長圓形或披針形,或帶狀,基部楔形或不對稱,邊緣略有鋸齒或明顯鋸齒狀,先端漸尖或具小齒;葉脈分離。聚合孢子囊群無柄或有柄,兩瓣開裂,沿葉脈中生或靠近葉邊著生,孢子橢圓形,單裂縫,表面紋飾顆粒狀或刺狀。染色體基數x=39,40,78。

屬模式

屬的模式:MarattiaalataSw.

分布

泛熱帶分布,約有70個描述過的種類,需要重新修訂。有1種分布中國台灣。

主要種類介紹

合囊蕨合囊蕨
合囊蕨
種中文名:合囊蕨
種拉丁名:MarattiapellucidaC.Presl
科中文名:合囊蕨科
科拉丁名:Marattiaceae
屬中文名:合囊蕨屬
屬拉丁名:Marattia
國內分布:產台灣(蘭嶼)。
國外分布:也分布到菲律賓

特徵:葉長達2米;葉柄直徑約2厘米,被薄的棕色披針形鱗片;葉片3回羽狀;末回小羽片長6-10厘米,寬1-1.5厘米,邊緣鋸齒狀,先端漸尖或尾狀,小羽軸和主脈下面被薄的棕色小鱗片;葉脈分離,單一或分叉。孢子囊群長約2毫米,略靠近葉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