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經濟理論與中國農民合作社的實踐

合作經濟理論與中國農民合作社的實踐

《合作經濟理論與中國農民合作社的實踐》是一本張曉山編制,由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在2009-08-01出版的書籍。

基本信息

作 者:張曉山,苑鵬 著出 版 社: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ISBN:9787563814534出版時間:2009-08-01版 次:1頁 數:326裝 幀:平裝開 本:16開所屬分類:圖書 > 經濟 > 通俗讀物

內容簡介

中國農村改革30年來,農民合作社經歷了曲折的發展歷程,特別是近年來形勢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黨的“十六大”報告中提出,要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支持農民按照自願、平等的原則,發展各種形式的農村專業合作組織”。中共中央、國務院頒發的2004年1號檔案在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方面,又提出了一系列具體措施。2006年10月31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2007年7月1日起實施。從此,中國農民的合作社第一次有了合法身份,正式走上了歷史舞台,能夠作為市場主體之一與其他類型的經濟實體在市場上進行交易,開展經濟活動。2008年10月,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又著重提出,要“按照服務農民、進退自由、權利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加快發展,使之成為引領農民參與國內外市場競爭的現代農業經營組織”。可以說,中國農民合作社的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發展階段。

目錄

前言

導論

上編

1 合作社的基本原則及相關問題

1.1 合作社原則的演進/5

1.2 對合作社基本原則的詮釋/7

1.3 有關合作社基本原則的幾個理論問題/15

2 合作社理論的來源與發展

2.1 合作運動的歷史淵源/31

2.2 20世紀前期西方合作思想流派/33

2.3 西方當代合作經濟理論的發展歷程/37

2.4 與思想流派有關的幾個問題/40

3 農業合作社理論與實踐的發展

3.1 農業合作社與垂直一體化經營/47

3.2 當代農業合作社理論的演進/50

3.3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國外農業合作社理論與實踐的發展/53

4 合作社與國家

4.1 西方合作運動與國家之間關係的演變,/63

4.2 開發中國家的合作運動與國家干預/74

4.3 蘇聯與改革開放前中國合作社與國家之間關係的理論/78

4.4 改革開放後中國合作社與國家之間的關係/81

5 國家立法與合作社的發展

5.1 世界各國合作社的立法進程/91

5.2 與《農民專業合作社法》有關的幾個問題/100

5.3 《農民專業合作社法》頒布後的新變化、新動向/104

6 開發中國家的農業合作運動

6.1 開發中國家的農業生產合作/113

6.2 開發中國家合作社發展所揭示的問題/118

6.3 農業生產合作的前景/120

6.4 國家的不當干預是開發中國家合作運動潰敗的根源/122

下編

7 中國農民合作社發展的必然性及基本條件

7.1 合作社是構建和諧社會、促進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l

7.2 農民合作社興起的背景/131

7.3 中國農村發展合作社的必要性和合理性/133

7.4 中國農民合作社發展的基本條件/137

8 中國新型農民合作社的發展

8.1 新型農民合作社的誕生/149

8.2 新型農民合作社的演進/152

8.3 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新特點/158

9 農業生產合作社

9.1 土地合作經營/175

9.2 土地合作經營——農業基本經營制度創新的一種走向/178

9.3 農副產品加工合作企業/181

9.4 關於生產合作社的理論分析/185

10 農產品銷售合作社

10.1 引言/193

10.2 農產品銷售合作社的幾種類型/197

10.3 農業產業化經營——農產品銷售合作社的發展方向/214

10.4 21世紀農產品銷售合作社面臨的新挑戰/216

10.5 政府針對行銷合作社的公共政策工具/220

11 農業供給合作社

11.1 農業供給合作社的基本功能/225

11.2 農業生產資料公司領辦的農業投人品供給兼農產品銷售合作社/227

11.3 農民自發組織的聯合購買投入品合作社/229

11.4 農業供給合作社的發展趨勢/232

12 農業資金互助合作社

12.1 引言/237

12.2 資金互助合作社/239

12.3 社區基金的新嘗試/243

12.4 合作金融——小農國家合作社發展的重心/247

13 農業服務合作社

13.1 農業服務合作社的基本類型/257

13.2 農技推广部門領辦的技術服務協會/261

13.3 政府資助創辦的農業機械共同利用合作社/264

13.4 從技術服務協會走向農產品銷售合作社/267

14 農民合作社與股份合作制企業

14.1 勞動基礎上的民主企業的理論與實踐/273

14.2 中國鄉村集體企業的股份合作制改造/279

14.3 鄉村集體企業股份合作制改造的理論分析/284

15 促進以專業戶為主體的農民合作社的發展

15.1 發達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昭示了中國農業基本經營制度的走向/292

15.2 政府在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時已經出現和可能出現的問題/

15.3 政府應創造有利於合作社發展的法律和政策環境/298

15.4 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要處理好的幾種關係/301

附錄 1990年以來合作社理論的發展

主要參考文獻

前言

中國農村改革30年來,農民合作社經歷了曲折的發展歷程,特別是近年來形勢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黨的“十六大”報告中提出,要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支持農民按照自願、平等的原則,發展各種形式的農村專業合作組織”。中共中央、國務院頒發的2004年1號檔案在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方面,又提出了一系列具體措施。2006年10月31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2007年7月1日起實施。從此,中國農民的合作社第一次有了合法身份,正式走上了歷史舞台,能夠作為市場主體之一與其他類型的經濟實體在市場上進行交易,開展經濟活動。2008年10月,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又著重提出,要“按照服務農民、進退自由、權利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加快發展,使之成為引領農民參與國內外市場競爭的現代農業經營組織”。可以說,中國農民合作社的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發展階段。

1991年,我和苑鵬同志合寫過一本名為《合作經濟理論與實踐——中外比較研究》的專著,為促進中國農民合作社的發展竭盡綿薄之力。這本書雖然字數不多,不到11萬字,但應該說我們下足了工夫,認真地進行了文獻檢索、實地調查和案頭工作。該書曾獲中國社會科學院1977~1991年度優秀科研成果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