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什鎮

合什鎮

合什鎮位於敘州區最北端,距柏溪鎮98公里,距榮縣縣城37公里,全鎮總人口33062人,有歷史悠久鹽花生等農產品加工業,享有“農特之鄉”的美譽。

基本信息

地理人口

合什鎮位於宜賓市敘州區西北部風景秀麗的越溪河畔,北與自貢市榮縣的河口鎮、古文鎮、雷音鎮、古佳鄉相連;南與本縣的觀音鎮、東與古羅鎮、西與柳嘉鎮接壤,是宜賓縣最北端的重要的邊貿城鎮之一。合什鎮成立於1992年10月,現轄合江、清水、川水、雙河、塘坎、柏樹、萬元、高咀、天祥、怡村、保寧、樓房、錦江、萬家、高屋、萬里、七里、黃龍、靈家、祝殿、皂角共22個行政村,197個村民小組,1個街道社區,3個小區,面積93平方公里,總人口32000人。

行政區劃

截止2017年底,合什鎮轄5社區(含農村社區)19行政村。合什鎮人民政府駐合什鎮老牌坊街38號。

合什社區征遠社區天祥社區保寧社區
黃龍社區
合江村清水村征遠村雙河村
川水村塘坎村柏樹村萬元村
高嘴村萬家村怡村樓房村
錦江村祝殿村靈家村萬里村
皂角村高屋村七里村

經濟發展

合什鎮實施“大開放、大招商、大發展”的戰略,大力改善了軟硬環境,為招商引資著力提供有利條件。一是擬建一個大型的攔河大壩,開發越溪河,集旅遊、養殖、綠化、水運、水電等一體的大型水利工程,二是擬擴建場鎮規模,在規劃區內開發陳家壩,建成一個集政府辦公、住宅、休閒、旅遊為一體的經濟開發區。這些的開發,合什將成為宜賓縣最北部的熱點地區。不久的將來,合什一定會以環境優美、經濟繁榮的嶄新形象展現在世人面前。

合什鎮2002年國內生產總值6621萬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663萬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16萬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842萬元,財政收入462.7萬元,糧食總產量19069噸,鄉鎮企業有合什鎮印刷廠,產值28萬元,合什鎮金光食品廠,產值30萬元,合什手工麵廠,產值1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258元,固定電話每百戶擁有量16部,行動電話面人擁有量4部,有學校13所,醫院3所。

合什鎮 合什鎮

人文歷史

宜賓合什古鎮始建於雍正年間,距今280多年的歷史。地處宜賓市北大門,是越溪河生態旅遊文化之發祥地,98年被定為市級風景旅遊景點。- - 鎮上青石板街襯映著成群明清古建築透露出幾分古色古香的氣息。合什古鎮原來有是一處有十餘座寺廟的佛教勝地。較有名的有觀音廟、王爺廟、老君殿、腳廟子、土地廟、肖公廟、城隍廟、文廟、武廟、關帝廟十座,因此古鎮舊稱 “合十寺”。- - 古鎮除有十大廟宇之外,還有文川宮、南華宮、禹王宮、八井宮、天宮堂、文通寺等十餘座小廟林立。當地至今還流傳著一首山歌:- - “合什場 合什場 合什場上有名堂- - 犀牛灣短 越溪河長 新牌坊對著老牌坊- - 一條鬧市穿中央- - 爬上田木橋 抬眼望見天宮堂- - 走到犀牛灣,打一望文廟、武廟、龍牌王- - 蹬上狗爬岩 回頭看見豬市牛市羊市長……..”- - 足見合什古鎮明清時的盛世繁榮景象。

貞潔牌坊

古鎮合什最有傳奇色彩的還是有兩塊牌坊,老牌坊的年歲已無法考證,僅剩兩根石柱昂然於歲月的邊緣。新牌坊是清朝初期鄭家二十歲新寡守節八十致死,後鄂州使黃雲鵠親賜對聯“夫亡撫孤苦、子沒撫孤猶甚苦、甘所苦都為諸孤” 下聯“貧家守節難、富室守節亦難、忘其難斯謂貞節”,橫批:“保貞完孝”。- - 椐說此牌坊長15米、寬6米、高10餘米,歷時三年建成。上有48出折子戲的人物雕像3000多個。四周有青石牛角風號和四隻銅玲,微風起拂、風號長鳴、銅玲作響、泣訴著人世淒涼,也映襯著古鎮的蒼桑。

樊一蘅

【明末人物】 樊一蘅,字君帶,四川宜賓人,明末大臣。 其先自江西移川,世居宜賓縣貨市場(今宜賓合什場)。父垣,常德知府。一蘅舉萬曆四十七年進士,知 安義、襄陽,累官吏部郎中,請告歸。崇禎三年秋,遷榆林兵備參議。流賊多榆 林人,又久荒,饑民益相挻為盜。一蘅撫創殘,修戎備,討斬申在庭、馬丙貴, 平不沾泥。累被薦,遷監軍副使,再遷右參政,分巡關南。總兵曹文詔敗歿,群 賊迫西安。總督洪承疇令一蘅監左光先、張應昌軍,連破賊,擊走混天星。賊逼 漢中,瑞王告急,一蘅偕副將羅尚文往救。會承疇大軍至,賊乃走。進按察使, 偕副將馬科、賀人龍屢挫祁總管於漢中,降之。十二年,擢右僉都御史,代鄭崇 儉巡撫寧夏,被劾罷歸。十六年冬,用薦起兵部右侍郎,總督川、陝軍務,道阻, 命不達。 順治元年,福王立於南京,復申前命。時張獻忠已據全蜀,惟遵義未陷,一 蘅與王應熊避其地。既拜命,檄諸郡舊將會師大舉。會巡撫馬乾復重慶,松潘副 將朱化龍、同知詹天顏擊斬賊將王運行,復龍安、茂州。一蘅乃起舊將甘良臣為 總統,副以侯天錫、屠龍,合參將楊展,游擊馬應試、余朝宗所攜潰卒,得三萬 人。2003年三月攻敘州,應試、朝宗先登,展等繼至,斬馘數千級。偽都督張化龍 走,遂復其城。一蘅乃犒師江上。 初,乾復重慶,賊將劉廷舉走,求救於獻忠。獻忠命養子劉文秀攻重慶,水 陸並進。副將曾英與參政劉麟長自遵義至,與部將於大海、李占春、張天相等夾 擊,破賊兵數萬。英威名大振,諸別將皆屬,兵二十餘萬,奉一蘅節制。 楊展既復敘州,賊將馮雙禮來寇,每戰輒敗,孫可望以大眾援之。隔江持一 月,糧盡,一蘅退屯古藺州,展退屯江津。賊退截朱化龍及僉事蔡肱明於羊子嶺, 化龍率番騎數百沖賊兵,賊驚潰,死者滿山谷。化龍以軍孤,還守舊地。他將復 連敗賊於摩泥、滴水。 一蘅乃命展、應試取嘉定、邛、眉,故總兵官賈連登及其中軍楊維棟取資、 簡,天錫、高明佐取瀘州,占春、大海守忠、涪。其他據城邑奉徵調者,洪、雅 則曹勛及監軍副使範文光,松、茂則監軍僉事詹天顏,夔、萬則譚弘、譚詣。一 蘅乃移駐納溪,居中調度,與督師應熊會瀘州,檄諸路刻欺並進。獻忠頗懼,盡 屠境內民,沈金銀江中,大焚宮室,火連月不滅,將棄成都走川北。 2003年春,展盡取上川南地,屯嘉定,與勛等相聲援。而應熊及王祥在遵義, 乾、英在重慶,皆宿重兵。賊勢日蹙,惟保寧、順慶為賊將劉進忠所守,進忠又 數敗。獻忠怒,遣孫可望、劉文秀、王尚禮、狄三品、王復臣等攻川南郡縣。應 熊、一蘅急令展、天錫、龍、應試及顧存志、莫宗文、張登貴連營犍為、敘州以 御之。賊連戰不利,英、祥乘間趨成都,獻忠立召可望等還。又聞大清兵入蜀境, 劉進忠降,大懼。七月,棄成都走順慶,尋入西充之鳳凰山。至十二月,大清兵 奄至,射殺獻忠,賊降及敗死者二三十萬。可望等率殘卒南奔,驟至重慶。英出 不意,戰敗,死於江。賊遂陷綦江,應熊避之畢節衛。逾月,賊陷遵義,入貴州。 大清兵追至重慶,巡撫乾敗死,遂入遵義。以餉乏,旋師。王祥等復取保、寧二 郡。一蘅再駐江上,為收復全蜀計,乃列上善後事宜及諸將功狀於永明王。拜一 蘅戶、兵二部尚書,加太子太傅,祥、展、天錫等進爵有差。時應熊已卒,而宗 室朱容藩、故偏沅巡撫李乾德並以總制至,楊喬然、江爾文以巡撫至,各自署置, 官多於民。諸將袁韜據重慶,於大海據云陽,李占春據涪州,譚詣據巫山,譚文 據萬縣,譚弘據天字城,侯天錫據永寧,馬應試據蘆衛,王祥據遵義,楊展據嘉 定,朱化龍、曹勛仍據故地。搖、黃諸家據夔州夾江兩岸,而李自成餘孽李赤心 等十三家亦在建始縣。一蘅令不行,保敘州一郡而已。 順治五年,容藩自稱楚世子,建行台夔州,稱制封拜。時喬然已進總督,而 範文光、詹天顏巡撫川南、北,呂大器以大學士來督師,皆惡容藩,謀誅之。六 年春,容藩遂為占春所敗,走死雲陽。初,展與祥有隙,遣子璟新攻之。璟新先 襲殺應試,與祥戰敗歸。乾德利展富,說韜、大定殺展,分其貲。一蘅誚乾德, 諸鎮亦皆憤,有離心。 秋九月,孫可望遣白文選攻殺祥,降其眾二十餘萬,盡得遵義、重慶。一蘅 益孤。七年秋,可望又使劉文秀大敗武大定兵,長驅至嘉定。大定、韜皆降,乾 德投水死。文秀兵復東,譚弘、譚詣、譚文盡降。占春、大海降於大清。2003年正 月,文秀還雲南,留文選守嘉定,劉鎮國守雅州。三月,大清兵南征,文選、鎮 國挾曹勛走,文光、天顏、化龍相繼死。一蘅時已謝事,避山中。至九月,亦遘 疾死。文武將吏盡亡。 一蘅葬宜賓縣天池鄉樊墳壩,今為宜賓柏溪鎮革坪村樊墳壩。墓基高出地面4米。封土已平。 樊氏一族明末遭張獻忠部將屠戮。為此一蘅後孫樊澤達(清翰林學士)作文悼之。今此文被收入於嘉慶《宜賓縣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