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耕

司馬耕

司馬耕,子姓,向氏,字子牛,向羅之子,司馬桓魋之弟,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宋國人。牛多言而躁。問仁於孔子,孔子曰:“仁者其言也訒。”曰:“其言也訒,斯可謂之仁乎?”子曰:“為之難,言之得無訒乎!”問君子,子曰:“君子不憂不懼。”曰:“不憂不懼,斯可謂之君子乎?”子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739年)封司馬耕為向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司馬耕楚丘侯。宋度宗鹹淳三年(1267年),司馬耕以睢陽侯從祀孔子。

基本信息

簡介

司馬耕善言談,性子急躁。拜孔子為師後,堅信儒家學說,反
司馬耕 司馬耕
對犯上做亂。他的幾個哥哥在宋國做亂,他便辭職奔齊。其哥失敗逃往齊國,他便奔吳。趙簡子和陳成子歡迎他,皆未往。
他問孔子有關仁的道理。孔子說:“一個有仁德的人,心思篤厚,說話時總好像是克制著,不肯輕易出口。”他不太明白,又問:“說話時克制著,不輕易出口,這就算合乎仁嗎?”孔子解釋說:“既然做一件事情不肯苟且敷衍,那么,說話時怎么可以不加考慮而輕率出口呢?”司馬耕又問怎樣才算君子。孔子說:“君子不憂愁,不恐懼。”司馬耕接著問:“不憂愁,不恐懼,這就可以做君子嗎?”孔子說:“自我反省,如果是光明正大沒有愧疚的話,又有什麼憂愁和恐懼的呢?”其家族敗落後,有孤獨感。子夏則以“生死由命,富貴在天”和“四海之內皆兄弟”安慰之。
他反對叛亂的思想和行為對統治者維護社會秩序有利,因而,受到歷代官府的祭祀封賞。東漢主明帝永平十五年(72年)祭祀孔子及七十二弟子,他為其中之一。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739年)封為“向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加封“楚丘侯”。度宗鹹淳三年(1267年)以“睢陽侯”從祀孔子。
(《顏淵》)據《左傳·哀公十四年》載,其兄司馬桓作亂於宋,對此司馬牛堅決反對。其兄失敗奔衛,他就離衛去齊;其兄奔齊,他又離齊奔吳,誓與其兄不共事君。政和六年(1116年)改封“綏陽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稱“先賢司馬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