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蜀君

史蜀君

史蜀君(1939年6月26日—2016年2月14日),出生於重慶市,中國內地導演、編劇,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 。 1983年,執導個人首部電影《女大學生宿舍》 ,她憑藉該片獲得第24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處女作最佳導演獎 。1986年,執導青春電影《失蹤的女中學生》 。1988年,史蜀君獲得廣電部廣播電視報新時期十年全國十佳電影導演獎 。1989年,由其執導的愛情電影《庭院深深》上映 。1990年,自編自導的劇情電影《燃燒的婚紗》獲得哈爾濱冰雪電影節優秀影片獎 。1992年,執導劇情電影《女大學生之死》 ,該片獲得第1屆人道主義精神優秀影片金獎。1996年,執導愛情喜劇電影《小嬌妻》 。2016年2月14日,史蜀君在上海因心力衰竭而逝世,享年77歲 。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史蜀君 史蜀君

1964年,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 同年,擔任湖北省歌劇團的導演。1975年,開始擔任上海電影製片廠場記、副導演、導演。

1983年,執導個人首部電影《女大學生宿舍》 ,該片講述了文革後的一批大學生的精神面貌與生活狀態,以及十年動亂對於他們的成長造成的影響,影片獲得中國文化部優秀影片獎 ,她憑藉該片獲得文匯報新時期十年最佳處女作導演獎 、第24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處女作最佳導演獎 。

1986年,執導青春電影《失蹤的女中學生》,該片由劉禹、錢勇夫、張文蓉聯袂主演 。1987年,開始接觸瓊瑤小說,並執導了愛情劇《月朦朧鳥朦朧》,該劇根據瓊瑤的同名小說改編 。1988年,執導由賈宏聲、向梅合作主演的青春題材電影《夏日的期待》 ;同年,獲得廣電部廣播電視報新時期十年全國十佳電影導演獎 。

1989年,由其執導的愛情電影《庭院深深》上映,該片由瓊瑤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 。1990年,自編自導劇情電影《燃燒的婚紗》,該片取材於玄小佛所著的小說《一溪流水》 ,影片獲得哈爾濱冰雪電影節優秀影片獎 。

1992年,執導由盧玲、宋憶寧聯合主演的劇情電影《面對紅十字》;同年,執導由陸玲、王洪生共同主演的劇情電影《女大學生之死》 ,該片獲得第1屆人道主義精神優秀影片金獎。1996年,執導愛情喜劇電影《小嬌妻》,影片由周迅主演 。

2016年2月14日,史蜀君在上海因心力衰竭而逝世,享年77歲 。

主要作品

導演作品

時間名稱類型
1996年《小嬌妻》電影
1992年《女大學生之死》電影
1992年《面對紅十字》電影
1990年《燃燒的婚紗》電影
1989年《庭院深深》電影
1988年《夏日的期待》電影
1987年《月朦朧鳥朦朧》電視劇
1986年《失蹤的女中學生》電影
1983年《女大學生宿舍》電影

編劇作品

時間名稱類型
1996年《小嬌妻》電影
1992年《女大學生之死》電影
1990年《燃燒的婚紗》電影
1989年《庭院深深》電影
1988年《夏日的期待》電影
1986年《失蹤的女中學生》電影

獲獎記錄

榮譽獎項
  • ▪ 1993 第1屆 人道主義精神優秀影片金獎和北京、上海兩地十佳影片獎 女大學生之死 (獲獎)
  • ▪ 1991 哈爾濱冰雪電影節優秀影片獎 燃燒的婚紗 (獲獎)
  • ▪ 1988 廣電部廣播電視報新時期十年全國十佳電影導演獎 (獲獎)
  • ▪ 1987 第1屆 奮發文明進步優秀電影銅獎 夏日的期待 (獲獎)
  • ▪ 1983 中國文化部優秀影片獎 女大學生宿舍 (獲獎)
  • ▪ 1983 文匯報新時期十年最佳處女作導演獎 女大學生宿舍 (獲獎)
  • ▪ 1983 第24屆 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處女作最佳導演獎 女大學生宿舍 (獲獎)

人物評價

史蜀君有著深厚的導演功力,增強了影片的文學色彩 (中國新聞網評)。在第四代導演中,史蜀君尤為擅長青春題材,把鏡頭對準了一群血肉豐滿的學生,用清純唯美的風格再現真實的生活展現他們的喜怒哀樂、對生活的信念和對人生的思考,令華語電影有了“青春片”這一概念 (新浪娛樂評)。她對所謂貴族式生活方式有天然的親近,她的情趣、志向似乎使她的選材傾向和電影風格有了一個可以解釋的來源。電影面貌不是完全被他者決定的,她自身至少是其發源地之一。當然,她的內在性必然不是其電影意義的全部來源,她的電影處於20世紀80年代意識形態氛圍和國營製片廠系統裡面,這一點她無法超越 (《電影評介》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