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玉美

史玉美,女,1942年6月出生,江蘇靖江人。1960年,史玉美從徐州醫校畢業,分配到缺醫少藥、生活艱苦的宿遷的鄉衛生院。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史玉美剛上班不幾天就來了一個不滿周歲的病兒,在母親懷裡已經奄奄一息,只有心臟還在微微跳動。病兒急需吸氧,可是醫院沒有氧氣筒。史玉美毫不猶豫地俯下身去把自己的嘴唇貼在病兒青紫的嘴上,進行口對口呼吸,從病兒口中吸出一團又一團暗紫色的粘液。十分鐘過去了,孩子的鼻翼輕輕聳動起來,心跳慢慢增強,呼吸漸漸均勻,小孩得救了。史玉美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盡到了一名醫生的職責。她連續七年被市政府評為優秀共產黨員,1988年出席了江蘇省勞動模範表彰大會,1989年

受到國家衛生部的嘉獎。她的事跡曾多次刊登在《新華日報》、《淮陰日報》、《淮陰衛生報》上。

人物特寫

只要病兒有一絲生的希望,史玉美就絕不放棄最後的努力。有一次龍河鄉挑溝村一個剛滿周歲的病兒袁三良患敗血症合併三度營養不良,因治療不及時送到醫院時已脈搏微弱,呼吸幾乎停止。經過三天住院治療搶救,仍未脫險。患兒的父母怕人財兩空,就趁晚上人們不注意的時候,把孩兒抱走了。史玉美晚間查房時,發現孩子不見了。經查問,方知孩子被其父母丟進了亂墳崗。她就手提馬燈,深一腳淺一腳摸了一里多路來到墳地,一個墳堆一個墳堆地找,終於在一座墳墓前找到了用破棉袱包著的袁三良。見孩子還在抽搐,連忙把他抱起,摟在懷裡,一口氣跑回了醫院。經過半夜搶救,孩子有了間斷呼吸,心跳漸漸有規律,心音慢慢增強。由於極度貧血,孩子仍昏迷不醒,輸血成了當務之急。醫院沒有血源。她對旁邊的護士說:我是O型血,快抽我的血。護士見她那雙熬紅的眼及疲勞的樣子,不忍心抽她的血。史玉美捲起袖子,拿起粗大的針筒,硬叫護士抽了200 ml的血輸進了患兒的血管,孩子終於得救了。出院那天,孩子的父母一齊跪在她的面前,流著淚說:“史醫師,你的救命之恩叫俺全家怎樣報答啊!”是的,唯有奉獻,才能不負人民的期望,才能無愧黨的培養。

從史玉美生下第一個孩子起,這種情感便占據了她的整個心房。然而為了工作,為了病人,她卻未能盡到一個母親的責任。兒子國慶11歲時,史玉美送他進了省體操隊。女兒飛燕僅7個月時,她把女兒也送到了千里之外的靖江老家,由母親撫養。可不到一個月,她女兒患了眼眶部蜂窩組織炎,由於沒有及時治療,很快轉成敗血症。她的母親幾次來電報催史玉美回家,卻因病人走不開,結果女兒在靖江縣醫院開刀,兩次靜脈切開輸血,眼部形成了瘺管,至今上眼瞼還留下一個疤痕。當史玉美剛生下一對雙胞胎3個月時,史玉美去縣醫院進修,請農村老太太照看,自己兩個孩子不久雙雙患下毒痢,到縣醫院搶救,眼睜睜地看著其中一個躺在她的懷中離開了人世……如今每當她讀著成為省體操隊教練的大兒子寄來的家信時,每當她無意間注視到女兒眉際間的疤痕時,每當她聽到二兒子上下班那有力的腳步聲時,她常常會鼻子發酸,悄悄流下淚水,是歉疚、是欣慰,自己也無法說清楚。

史玉美在農村工作了32年,先後接診十幾萬人次,為12名病兒義務獻血1500 ml,從死亡線上奪回了很多危重病兒的生命。由於過度疲勞,她患了高血壓、關節炎、慢性胃炎等多種疾病,先後做了甲狀腺囊腫摘除、子宮全切除、輸卵管囊腫切除等三次大手術。每次手術後只休息半個月就去上班。她並不是要表現自己,確實是因為工作的需要。憑她的條件,進縣城或是回老家,都是可以辦到的,可是好幾次機會她都自動放棄了。許多人不理解地說:和你們一起畢業的同學,沒有一個在農村,只有你們兩個了。史玉美就對他們說:農村醫療水平還不高,病人進城看病難,作為兒科主治醫師,這裡的孩子離不開我,病兒需要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