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風景區

台山風景區

台山風景區位於武義縣城南30公里的柳城鎮境內,總面積5平方公里。境內懸崖千仞,氣勢雄偉,峰巒競秀,雲霧繚繞,有如世外仙境,素有浙中勝地之稱。豐厚的人文景觀與秀美的自然風光,和諧構成一派寧靜、古樸、清幽的世外桃源,是人們休閒度假勝地。

基本信息

地理

台山風景區,位於武義縣城南30公里的柳城鎮境內,總面積5平方公里。境內懸崖千仞,氣勢雄偉,峰巒競秀,雲霧

(圖)台山風景區台山風景區

繚繞,有如世外仙境,素有浙中勝地之稱。景區因千年古剎台山寺而得名,台山寺始建於北宋乾德年間(963-968)距今已有1040餘年歷史,素有“浙中佛教聖地”“括蒼山脈仙景”的美譽。

特色

台山三絕:以台山寺為中心的台山風景區,以山奇、崖陡、風清、景秀為特點,概之為三絕:一是孤山絕頂有一井,井水久旱不涸,常年滿盈,水清甘美,可供數百人飲用,鄉人稱之為“仙井”。二是景點奇勝。台山三面凌空,山勢陡峭。山內有妙雲清風、來翠望月、步雲遠眺、樹門聽濤、伏虎懷古、懸鏡神屏、仙井玉露、天池觀魚、靜水龍崖、環廊鐘鼓等十景,山外有華山石劍、三石碧潭、清修古樟、掛岩御史、虎丘聞嘯、荷洋映輝、七峰夕照、眉茶碧波等八景。三是環境幽靜靈秀,四季宜人。寺周古樹名木眾多,極目遠山松濤林海,山川雲遮霧繞,恍如置身仙境,使人心曠神怡。

風景區內有清涼世界黃金塢,有碧波蕩漾的靜妙湖,有千年茶樹王,千年桂花樹王,有充滿傳奇色彩的孤山絕頂仙井,還有被譽為“浙中第一佛”的阿彌陀佛露天立像。

豐厚的人文景觀與秀美的自然風光,和諧構成一派寧靜、古樸、清幽的世外桃源,是人們休閒度假勝地。

台山寺

景區因千年古剎台山寺得名,台山寺始建於北宋乾德年間(公元963年)距今已有1040餘年歷史,素有“浙中佛教聖

(圖)台山寺台山寺

地”“括蒼山脈仙景”的美譽。它座落在台山之巔,由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題寫寺名。據記載,早在北宋乾德年間(公元963-968年),號稱伏虎禪師的高僧人在台山說法,結茅安禪,騎虎募創台山寺。其虎每夜臥於寺門口大岩石上,天長日久,留下虎形跡,至今依稀可辨。後經歷代擴建,台山寺初具規模。明崇幀己卯年(公元1639年),改名真靜庵,清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復名台山寺。近年又修復並新建了來翠亭、前殿廂房、觀音堂、妙雲亭。功德亭、山門牌坊、環山長廊、竹亭、焚經石塔和身高15米的南簸阿彌陀佛露天立像等景點,香人日盛,飲譽四方。

景區歷史

台山風景名勝區是具有光榮傳統的革命老區。1928年5月,中共宣平縣委書記曾志達在台山寺召開縣委擴大會議,發動擴建農村黨支部,開展“二五”減租運動。抗日戰爭中期,宣平縣戰時中學和省立金華師範簡師部先後遷至台山寺、靜妙上課寺,成為戰亂時期的清靜學府。解放戰爭時期,中共地下黨游擊隊經常在台山寺一帶活動。台山風景名勝區的開發建設,引起了中外知名人士的關注和青睞,美國華僑書法家潘力生吳瑞德先生,中國工筆畫學會會長潘絮茲,中國書魁沙孟海,杭州靈隱寺方丈根源法師等都關懷和蒞臨台山,為台山寺題字作畫,捐贈藝術珍品,為台山增添光彩。

景區交通

台山風景名勝區有公路直達,山麓建造了山莊、停車場等生活服務設施,是一處宗教和觀光旅遊勝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