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想給你一心安寧

只想給你一心安寧

《只想給你一心安寧》是2014年6月1日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芸浦瀟。

內容簡介

《只想給你一心安寧:喧囂世界裡的靜心之旅》由芸浦瀟所著。生命的目的是來塵世尋找一些美與一絲心靈的寧靜,而不是去讓自己陷入不必要的痛苦,生活的幸福與不幸福其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如何找到心靈的感動,與靈魂的悸動。人的生活都是一場夢幻,一場猶如雲煙的過往,何必讓自己在裡面苦苦掙扎,何不活出一些自己的灑脫,何不按著自己真實的想法去做一些事,活出一個真實的自己。走著走著,我們就累了,身累了,心累了,所以我們需要放下一些東西,然後輕裝上路,這樣我們才能走得更遠,走得更坦然。

作者簡介

芸浦瀟 芸浦瀟

芸浦瀟原名陳金山,安徽懷遠人,現居上海,畢業於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東西方哲學、心理學愛好者與專研者。心靈療愈、思想勵志、哲理沉思類文章見長,文筆優美,哲理凸顯,委婉的文字中藏有深刻的批判,一直倡導心靈與信仰迷途的回歸,每個人都應該給靈魂一個溫馨的港灣!行走在一個喧譁的時代,寫一些具有靈魂的文字,用一顆淡然的心面對生活,用一份本真的自我認識世界!

本書序言

多數的我們,生活中的自己並不是自己

越來越多的人,為了滿足自己內心的一點願望,匆忙趕路,錯過與忘記了身邊一些美的東西,一路上不斷地迷失自己。我們需要重新去認識世界,讀懂自己,問問自己:我們整天地忙碌到底是為了什麼?找到現實生活中的自己,與靈魂深處的自己。很多我們的生活,並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甚至生活中的自己也不是心中的自己。往往我們會恨自己,自己怎么會是這個樣,而不是那個樣。

我們需要找到自己的真正追求,或者是永恆的信仰,需要在精神上給自己一個生活的支撐,需要苦若禪心的生活態度,放下一些沒必要的欲望,撿起一些內心深處的信念,讓自己更貼近自己的真心與靈魂。生命很短促,走著走著就沒了,所以要在生活的開始與路上,找到生命的真諦,避免我們荒廢一生,避免終了也沒有明白自己為什麼而活著。

我們越來越缺少美的東西,尤其是一些精神上的美,一種淡淡的,純純的,神聖的精神之美。多數的我們,生活中的自己並不是自己,所以我們需要找到真實的自己,猶如夾縫中的一點晨光,讓自己擁有更多的是一種脫俗,用一種豁達的心去看世界,然後獲得一心安寧。

這個媚俗的年代,我們需要用淡然的心,去看待一切的人與事,用平靜的心,去看待得與失。生命的目的是來塵世尋找一些美與一絲心靈的寧靜,而不是去讓自己陷入不必要的痛苦,生活的幸福與不幸福其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如何找到心靈的感動,與靈魂的悸動。人的生活都是一場夢幻,一場猶如雲煙的過往,何必讓自己在裡面苦苦掙扎,何不活出一些自己的灑脫,何不按著自己真實的想法去做一些事,活出一個真實的自己。走著走著,我們就累了,身累了,心累了,所以我們需要放下一些東西,然後輕裝上路,這樣我們才能走得更遠,走得更坦然。

內容簡介

簡要概述

只想給你一心安寧 只想給你一心安寧

越來越多的人,為了滿足自己內心的一點願望,匆忙趕路,錯過與忘記了身邊的一些美好,一路迷失。我們需要重新去認識世界,讀懂自己,用一顆淡然的心面對生活,用一個本真的自我體悟人生!

圖書目錄

序:多數的我們,生活中的自己並不是自己

第一章 不要把自己傷得太深
1.卸下一份虛偽,獲得一心安寧
2.欲望不是一種信仰
3.恐慌,夢裡夢外的落差
4.放下一點謊言,獲得一片真實
5.快樂與悲傷,生活需要一種勇氣
6.狂歡是一群人的寂寞
7思考是活著的證明
8.生命是時間與空間的交點
9.做好靈魂里的自己
10.血肉與靈魂不在同一個世界
第二章 選擇別樣的姿態活著
11.自由是一種心境
12.淡泊名利是一種境界
13.孤獨求敗,不僅是一種寂寞
14.獲得後,更多的是一種失落
15.悲傷是頓悟的開始
16.人生低谷,也是一種幸運
17.放棄,有時是一種更好的選擇
18.命運是一種修行
第三章 輕輕走出生命的迷途
19.停下,傾聽自己的呼吸
20.寫給與我們有關的青春
21.沒有信仰的日子,是一種迷茫
22.愛情、婚姻與生活
23.眼前,只是一個階段
24.人生的四大弱點與陷阱
25.因為害怕,所以沒有了想法
第四章 在信仰里給心靈安個家
26.容易流淚的人,都是有靈性的
27.老去,不是歲月的錯
28.我不是我,你不是你
29.不小了,該在愛情里安個家
30.理想與現實有多遠
31.打碎自己的心,重新看世界
32.多少人,在耗費生命,浪費時間
33.換一種活法,給自己不一樣的生命
34.即使倒下,也要擺出一個好姿勢
35.一路走來,我們在不斷地遺失
第五章 慢慢撫平空性的野心

36.一切的不一樣,都從懷疑開始
37.帶著一顆空心去旅行
38.苦若禪心,學著空性!
39.活得簡單是生命的哲學
40.前行的路,永遠都別懷疑自己

後記:淡然地面對生活,本真地認識世界

經典語錄

1.生命,是由生活的各個不同階段所組成,總是呈現出波浪線式的波動,時而讓你欣喜若狂,時而讓你悲傷失落,其實人生就是因為有了這樣的變幻莫測,才有了多彩變化的美麗。

2.我們總是在這段歲月里思念上一段往事,在下一段歲月里又開始思念這一段往事,如此反覆,我們永遠都在回憶里生活。本想刻意忘記一些事,可是又記得這么清晰,本想記起的一些事,可是又忘得那么徹底。我們總是在自作多情,卻又不知情從何而起,也不知情又從何而去,一切就像是一場夢,總不想從夢裡醒來,黎明時總是從夢裡帶出一些失落與不捨。

3.人生的這條路,很不耐走,走著走著就沒了。回頭望去,一輩子真的沒做什麼,一件驚天動地的事都不曾碰觸過,一輩子都在做些毫無價值的事,過著庸庸碌碌的生活,甚至有很多的人都沒有遇見過真正的愛情,這樣的生命顯得多么卑微,多么可憐,不由得讓人有些嘆息。所以我們的生命可以沒有多大的風光,也可以沒有多大的功績,但是必須充滿著感情,用一顆平凡的心去愛一些人,走好每一段人生的旅途,走漂亮了,人生才沒有遺憾。

4.每一個人都有著自己的故事,都有著悲喜憂歡,都有著不同的坎坎坷坷。路哪有平整的,總會有些坑坑窪窪、溝溝坎坎。當我們用一顆平靜的心去面對一切的不順,會發現一切的困難也不過如此,往往我們的痛苦與困難多數是來自自己的一顆不乾淨的心,上面蒙蔽了太多的欲望與虛假,心上有很多的塵埃需要我們去清掃,然後還自己一片寧靜。
5.一切的貧窮與苦難,一切的財富與快樂,終歸於一無所有。人的幸福與不幸福都來自於內心的一種感受,放下一切的欲望,放下別人的看法,一切皆是幸福與快樂。苦若禪心,學著空性,讓自己做一個內心乾淨與豁達的人。只有當我們的心一塵不染的時候,我們才能活得舒暢,活得安心。學會安貧樂道,才能學會如何獲得幸福,學會真正地放下,也才能獲得更多的東西,活著需要讓自己變空,空了以後一切都豁然了,也就幸福了!
6.人生感悟的最高境界就是一種空性,一切的雜念其實都是一種不必要的痛苦。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們不必要去放下一切的世俗追求,但是有些帶給自己痛苦的欲望。還是需要放下,因為這些東西總會給我們帶來一種無形的壓力與痛苦。當我們走過一段自我磨練的歲月以後,會發現很多的欲望都是一種很可笑的追求,這些只是在滿足自己的一顆虛榮心罷了,其他什麼都沒有。
7.許多人生活很痛苦,因為他們心裡裝的東西太多,名利、物慾、地位、愛與被愛,這一切,都在不斷地加大心靈的負擔。如有一天我們把這一切都傾空了,會發現一切的痛苦都會成為泡影,內心只有一種淡然的輕鬆。
8.很多人都喜歡去那些美麗的山村與秀美的江南,及碧藍的海邊,很少有人去塞北的荒原,戈壁的沙漠與西部的高原。其實這些杳無人煙的荒涼之地,才是值得我們去的地方。因為只有去這樣的地方,才能真正看到生命的渺小與偉大,才能感受到生命的脆弱與張力,才能感悟到靈魂的悸動與神奇。人往往只有站在荒涼的環境裡,才能感受到自己的靈與魂,才能更好地頓悟生命的真諦。
9.有時間與沒有時間,我們都可以謝絕其他的一切,去往自己想去的別處,感受一下新的空氣與呼吸。如果想去一個地方,明天就可以出發,不需要任何理由與藉口,只因為自己的心想去。我們需要讓自己放下一切的壓力與匆忙,帶上一顆空心,去別處走走與看看,遇見一些自己陌生的風景,遇見一些陌生的人,做些陌生的事,感受別樣的生活與觸動。
10.其實人生何嘗不是一場旅行?總要翻越一座座山,走過一片片草原與荒漠,每天總會看著日出,然後又看著日落,伴隨我們總少不了孤單與寂寞。一路走來,總會遇到不同的風景與不同的人,然後又不斷地和這些景物與人說再見。所以我們應該用一個平淡的心,去記住與忘記一些與我們有關的人與事,因為一切都猶如一場淡淡的過眼雲煙。一生很短,我們應該讓自己多去一些不同的遠處,去感受不一樣的生命,或許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奇蹟與怦然心動。
11.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喜歡去遠方旅行,因為大家越來越想逃離一座浮華的城,去往一個淳樸的山村,尋找一些自然的氣息,一種內心的寧靜。可是在這些去往遠方的人中,真正旅行的人很少,旅遊的人卻很多,很多人去旅行只是去看看風景,或者告訴某些朋友我去過哪些地方,只是想告訴別人自己曾經來過。如果一個人沒有用心去接觸一個地方的文化,接觸這個地方的最有靈魂的東西,代表你不曾真正地來過,只是一種遺憾地擦肩而過。
12.生活的真相往往就是這樣的,大部分情況下,事情都不會像我們預期中的那樣,正所謂“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有些問題是可以通過努力解決的,有些則不能。如果我們把焦點長期放在不能解決的問題上,就是在給自己不斷地重複負面信息,人就會有一種問題不斷、人生是苦的感覺,影響自己和身邊人的心情。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給自己提無意義的問題。
13.人生本來沒有問題,很多痛苦的根源就是既看不清楚自己,又看不清楚別人。很多人往往把自己看得很高,而把別人又看得很低。而當自我認知和事實有偏差的時候,就會出現很多問題。所以,只有看清自己,並一切以平常心面對,很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14.很多人一直都在做一個思想的順從者,或者是成為了一個別人思想的奴隸。總是活在前人編制的思想體系里,從來就沒有走出來過,猶如一個孩子出生後就被囚禁在一個漆黑的屋子裡,到死都沒出去過。其實這個屋子有著很多的門在開著,只是我們自己不敢去尋找這些門,或者幾乎所有人根本就沒有意識到要去找這些門,因為我們一無所知。
15.任何的偉大都是從懷疑開始的。其一,任何敢懷疑一切的人是有自己主見的,有著自己的對世界的認識體系。其二,人類對自然一切的認識都存在著缺陷,人類現有的思想體系是一個漏洞百出的體系,這些都值得懷疑。如果沒有愛因斯坦對牛頓力學的懷疑,就沒有相對論。如果沒有後人對亞里士多德的物理理論的懷疑,就沒有後來的物理學。沒有尼采對叔本華的懷疑,就沒有西方近代哲學的開端。人類的進步就是在不斷地懷疑,不斷地推翻的過程中前進的。
16.當我們走過一段路程,走完一段歲月,再回頭望去,總會有些失落,因為一切都會變得物是人非,想去找到一些痕跡,卻怎么也找不到了。或許一個自己比較熟悉的斷垣殘壁,或許是另一個熟悉的場景,突然勾起自己一連串的記憶,記憶里會出現一連串的人,一連串的事,與一連串的情,如果寫進書里,都是一個個美麗的故事,如詩如歌的場景。長嘆,多少往事都付笑談中。

17.一個人的生命,對於浩瀚的宇宙來說,太微不足道,我們要做的與能做的就是用短暫的幾十年,把我們的生命利用到最大化,而不是放在廢墟堆里等著腐爛,等著發臭。

18.世上任何的東西都有它存在的根本,無論是淚水,還是笑容,是歡樂,還是憂愁,一切都會有自己應有的結局,圓滿的結局不代表幸運,悲傷的結局不代表不幸,因為一切的前緣與後世,都還沒結束,只是沒有了我們的感知,剩下一個善緣或惡緣,與一個靈魂在尋找下一個你。

19.一個人,只有在生命的最低處,才能觸摸到自己的靈魂,才能頓悟生命存在的意義,才能看清別人,才能看清自己,才能看清世界。所以我們不要把人生的低潮,看做是一種不幸,其實這才是上帝恩賜我們的寶貝,能不能獲得這個財富,就要看我們能不能開悟,能不能放下一切,感悟這絲絲痛楚所帶來的靈感。

20.一個人的生命,對於浩瀚的宇宙來說,太微不足道,我們要做的與能做的就是用短暫的幾十年,把我們的生命利用到最大化,而不是放在廢墟堆里等著腐爛,等著發臭。真正讓自己活得既有血肉,又有靈魂,活出真正屬於自己的自由,讓自己的靈魂自由,讓自己的愛自由。

21.信仰就是人內心深處的一種精神依賴與寄託,它可以是一種愛,可以是一種正義與氣節,可以是與人性有關的藝術,也可以是一種靈魂的延續。信仰應該是一片乾淨的淨土,只有在這裡才能讓我們的心,純淨如水滴,安靜如山澗,這裡才是我們安放靈魂的最後一片土地。

22.想讓自己,更能看透這個世界,想讓自己更知道世界的真相,我們必須打碎自己的心,徹底地打碎,然後讓自己掙脫出心內的一種自我力量的束縛,走出一個狹隘的黑屋,走進一個廣闊的天空,突然會發現自己豁然了,發現自己的心輕了,發現一切都這么的美。

23.如果眼下的生活,不是我們想要的,丟棄又何妨,前方有太多的風景需要我們伴行。當我們去換一種生活的方式,換一種生活的態度,會發現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我們都不曾做過,有很多能讓我們快樂起來的東西,我們卻從來都沒有獲得過。換一種活法,給自己不一樣的生命。

24.沒有失敗的成功是很缺乏內涵的,或者說這樣的成功很空洞,只有在不斷地失敗之後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這樣的成功並不是一個結果如何得好,而是在這個過程中磨練了我們的心智,歷練了我們永不服輸的心態,這種精神遠遠比做這件事的結果更有價值,一個沒有失敗的成功永遠都缺少這種精神打磨。

25.前行路上的我們,永遠都不要去懷疑自己,尤其不要去懷疑自己的能力,如果我們還沒有成功,可能是我們選擇的不對,或者是我們還缺少一點努力與堅持,或者是別人沒有看到我們的優秀,因為我們還沒有遇到真正能識才的伯樂。如果我們的選擇是對的,剩下的就是不顧一切地努力,成功只是一個時間的問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