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域名

另類域名

另類域名是指沒有納入ICANN體系的域名,通常由個人或公司設立區域性的域名伺服器,向少量網際網路用戶提供域名註冊和解析服務。

2001年,深圳的發又發網路公司(8U8.com)推出.Web域名系統,這是中國公司首次大規模地推廣自己設計的非ICANN體系的域。下掛的域名包括.web、.World、.Usa、.euro、.Japan、.Ltd、.china、.top、.asia等等。將另類域名的概念引入大家面前。

國內首次出現

Web域名系統,這是中國公司首次大規模地推廣自己設計的非ICANN體系的域。下掛的域名包括.web、.World、.Usa、.euro、.Japan、.Ltd、.china、.top、.asia等等。將另類域名的概念引入大家面前。

“另類”域名“單挑”權威

全球域名根伺服器應該向公眾敞開

保爾·加林(Paul Garrin)是紐約百老匯的一個藝術家。多年來,他一直反對NSI和ICANN對網際網路域名根伺服器的壟斷權。保爾認為,全球域名根伺服器應該向公眾敞開,而不是只接受NSI擁有控制權的.com、.net、.org等7個通用頂級域和243個國家域。

根域名伺服器

先解釋一下,什麼是根域名伺服器?全球13個根域名伺服器里沒有每個域名的具體信息,但儲存了負責每個域(如COM、NET、ORG等)解析的域名伺服器的地址信息,這如同通過北京電信問不到廣州市某單位的電話號碼,但是北京電信可以告訴你去查020114。世界上所有網際網路訪問者的瀏覽器將域名轉化為IP位址的請求(瀏覽器必須知道數位化的IP位址才能訪問網站)理論上都要經過根伺服器的指引後去該域名的權威域名伺服器(authoritative name server)上得到對應的IP位址。當然現實中提供接入服務的ISP的快取域名伺服器上可能已經有了這個對應關係(域名到IP位址)的快取,所以重複的訪問請求無須總到根伺服器驗證。國外的許多計算機科學家將域名根伺服器稱做“真理”(Truth),足見其重要性。

保爾·加林的努力

保爾不是一個只說不做的人。1996年8月,保爾開始提供30多個新域的註冊,包括:.art、 .video、.museum、.cam,他甚至邀請用戶自己選擇後綴。保爾聲稱:“傳統域名注重商業化和品牌,而我們的宗旨是讓域名與內容更加緊密地聯繫起來(筆者注: 即域名可以因網站內容和性質不同有更大的選擇餘地)。”5年來,他成立的Name Space公司已經為幾千家客戶註冊了幾百個域下的數以萬計的域名。當然,這些域名的使用是有很多限制的,下文對此將有論及。為此,他在歐洲和美國都放置了許多域名伺服器。
幸好,保爾自己做域名生意的站點還是在傳統域下:reclaimthe,net,否則我們就無法知道他在做些什麼了。打開這個網站之後,我們看到,他累計已提供了540種後綴的域名註冊,如abc,news、balkan,monitor、queer.punk 和sadistic.fun等,那些抱怨COM下域名難尋的讀者看到這裡一定驚呼: 原來網上還有這等好事!

域名用途

且慢!我們先回顧一下, 域名是做什麼用的?域名最主要的兩個用途是: 將任何地方的訪問者帶到你的網站;將任何以該域名為後綴(@後)的電子郵件送到你的信箱裡。歸結為一句話:全球可訪問性(global acess)。

訪問另類域名下的網站須滿足的條件

“另類”域名沒有COM等域的全球可訪問性,因為這些域在根伺服器中沒有掛號。訪問者要想訪問另類域名下的網站須滿足以下三個條件中的一個:或者從另類域名服務提供商的站點上下載一個軟體; 訪問者的接入服務商ISP與該另類域名服務商簽訂了夥伴協定,將他們的域名解析快取伺服器在遇到另類後綴的時候改變指向;或者訪問者是一個技術高手,重新設定了瀏覽器。下載軟體一般不大,它的作用是在用戶不必知曉的情況下將某域名請求改變一下,變成非另類域名。如new. net公司提供的小軟體會自動把abc.shop請求變成abc.shop.new. net。但是千萬不要忘記,這三個條件只是滿足訪問者去訪問一個另類域名,對於一個域名註冊者來說,讓目標客戶都去滿足這三個條件中的一個是不切實際的。
保爾同樣明白這個道理。1997年,保爾的Name.Space向NSI公司強烈要求把他的域名後綴加到全球根伺服器里,但遭到拒絕。保爾不服,以違反“反壟斷法”為由對NSI提起訴訟。經過3年的馬拉松式的來往交鋒,法庭裁決,NSI沒有違反“反壟斷法”,因為它是根據與美國政府的合作契約來管理根伺服器的。
後來,ICANN成立,成為全球網際網路域名管理的最高機構。2000年,ICANN順應民意,增加新域,並向全世界徵集新域建議和運營競標方案。保爾當然不放過這個“招安”機會。他毫不猶豫地遞交了申請和5萬美元申請費用。但保爾畢竟是個藝術家:別的競標者申請運營1~3個新域,保爾一下子就要申請118個,並且條件是“要么全部選中,要么我就走人”。ICANN此次增加新域的一個宗旨是保證全球DNS系統的穩定和安全,從而採取了穩健做法,先增加為數很少的幾個域。在一個公眾聽證會上,ICANN的一個理事要求保爾在他的118個申請中選3個參加最後評估,遭到保爾的拒絕。保爾的說法是,他的118個域下都有許多客戶,即使他提3個並都被選中,他的別的域下的客戶還是會被拋棄。申請失敗對保爾的生意是一個很大的打擊,因為幾年來,保爾一直在提供.museum, .pro和.info的註冊,最終ICANN將這些新域的運營權給予了其他運營商,使保爾的這些域名最終合法地加入到全球域名根伺服器的希望徹底破滅。Name Space的日收入從以前3000美元下降為現在的100美元左右。

“另類”欲與“主流”分庭抗禮

挑戰NSI和ICANN的遠遠不止保爾一人。現在全球另類域名服務商共有15家,如果算上中國深圳的提供.web的服務商,已經有16家了。保爾是比較特別的一個,他不願與其他“另類”公司尋求聯盟和合作,集中在幾個域上形成一定的規模。對此他的說法是,英語中有那么多單詞,他只提供了500多個域,別人盡可以提供新的域。許多另類域名註冊公司已經成立了一個叫做ORSC(Open Root Server confederation敞開式根伺服器聯盟),希望能夠與ICANN分庭抗禮。而保爾卻寧願置身其外。
保爾面臨的挑戰不止是沒有被ICANN批准進根伺服器,同是提供類似服務的new. net也對保爾的生意形成了威脅。由美國矽谷著名孵化器投資公司Idealab投資的new. net於一年前開始提供.shop、.chat、.xxx等20多個後綴的域名註冊服務。這20多個後綴中有幾個與保爾提供的一樣。new. net的市場推廣力度很大,與Earthlink、 Excite@home、 Net.Zero等美國名列前茅的接入服務商結成了戰略聯盟(但是,域名註冊者無法預測自己的訪問者來自哪個國家,而要是與全世界的ISP一一結盟,何其難也)。保爾已經開始裁減員工,他的位於百老匯的機房也日漸空了起來。在ICANN沒有決定開放根伺服器、無限制地接納新域的情況下,保爾走向成功的道路一定還很漫長。

域名,又一個“巴爾幹”?

對於另類域名是否會分裂網際網路,多數人持樂觀態度。ICANN前主席伊瑟爾·戴森女士(Esther Dyson)認為,另類域名不會分裂網際網路,ICANN也不會主動去限制它們的發展。因為,另類域名的局限性反而使一些技術上的外行能夠明白互聯互通是什麼道理。平時我們都認為對網際網路理所應當地具有全球可訪問性,現在卻發現之所以有這種統一性是因為許多標準組織在幕後的努力。

如何有效而誠實地宣傳自己

戴森女士認為new. net和別的另類域名的最大挑戰是如何有效而誠實地宣傳自己。因為他們不能沒有顧忌地對消費者說,任何人都可以訪問這些域名。所以,如果談到限制的話,最終會限制他們的應該不是ICANN,而是聯邦貿易委員會(FTC,職責之一是反對詐欺)。ICANN應該集中精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提高全球DNS體系的效率和靈活度,讓市場最終去淘汰這些另類域名。我還注意到,ICANN總裁司圖亞特·林(Stuart Lynn)先生最近發布倡議,要將ICANN從自發用戶的組織逐步地轉變為擁有各國政府更多參與的國際組織,即類似聯合國和WTO的組織。如果這個計畫能夠順利實施,對另類域名的規範可能會加強。

發展現狀

這些“另類域名”尚難對ICANN形成威脅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它們之間缺乏協調,除了上文的new. net與reclaimthe .net有重複域名外,中國深圳的發又發公司最近推出的.web後綴幾年前就被美國webtld. com註冊了。這家美國公司同樣在去年也向ICANN遞交了申請而未能成功,其數萬客戶因此損失的不僅是幾十美元的註冊費用。發又發公司剛開始.web域名註冊的時候,筆者一度認為他們是webtld .com的代理。後來知道他們在推“中國人自己的頂級域”,才痛惜“後來者可以免除先行者的許多曲折”這個古訓沒有在域名上應驗:我們不但在模仿先行者的亮點,還在拷貝他們的陰暗面。
我國的消費者在一年多的時間裡,已經先後經歷了中文國際域名(如: 中國.com)、中文通用域名(如海爾.cn)、純中文域名(如萬網.公司)、.cc、 .tv、.sh、.web、.biz、.info、.pro等域名註冊的誘惑,一定不同程度地感到困惑。這裡,筆者希望大家記住一點:網際網路域名的一個不可或缺的根本特徵應該是global access(全球可訪問性)。現在就有了這個特徵,如.com域名,無疑是好的域名。ICANN批准的新域如.biz和.info,在根域名伺服器里的位置毋庸置疑,是和.com地位完全相當的域名;現在沒有這個特徵,將來也不會有,使用的前提是訪問者下載軟體或者訪問者的ISP服務商改變域名解析伺服器配置,這樣的域名值得懷疑。
如果我們都能牢記這一點,域名與巴爾幹將永遠是不相干的事。

域名伺服器的優勢與不足分析

DNS的全稱是Domain Name Server,一種程式,它保存了一張域名(domain name)和與之相對應的IP位址 (IP address)的表,以解析訊息的域名。 域名是Internet上某一台計算機或計算機組的名稱,用於在數據傳輸時標識計算機的電子方位(有時也指地理位置)。域名是由一串用點分隔的名字組成的,通常包含組織名,而且始終包括兩到三個字母的後綴,以指明組織的類型或該域所在的國家或地區。
之所以域名解析不需要很長時間,是因為上網接入商,比如北京電信,河南電信等,為了要加速用戶打開網頁的速度,通常在他們的DNS伺服器中快取了很多域名的DNS記錄。這樣這個接入商的用戶要打開某個網頁時,接入商的伺服器不需要去查詢域名資料庫,而是把自己快取中的DNS記錄直接使用,從而加快用戶訪問網站的速度。這是優點。
缺點是上網接入商ISP的快取會存儲一段時間,只在需要的時候才更新,而更新的頻率沒有什麼標準。有的ISP可能1小時更新一次,有的可能長達一兩天才更新一次。
所以新註冊的域名一般來說解析反倒比較快。因為所有的ISP都沒有快取,用戶訪問時ISP都是要查詢域名資料庫,得到最新的DNS數據。
而老域名如果更改了DNS記錄,但世界各地的ISP快取數據卻並不是立即更新的。這樣不同ISP下的不同用戶,有的可以比較快的獲取新的DNS記錄,有的就要等ISP快取的下一次更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