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雪集

2010年大眾文藝出版社出版有旺蒼縣作家協會主席王勇(筆名瀟湘)收集整理的《古雪集校注》。此書為目前國內唯一公開出版的楊古雪作品全集。

楊古雪生平

楊古雪(1773-1817),名繼瑞,字明霞,自號古雪女史、西川女史,清代女詩人、畫家。祖籍四川廣元縣長東路高城堡(今旺蒼縣普濟鎮),後遷南江縣長池壩(今南江縣長池鎮)。楊古雪十九歲時,出嫁於遂寧張顧鑒(時任雲南開化知府)的三兒子張問萊(字壽門,號旂山)。楊古雪生平事跡見《全清詞鈔》《清代閨閣詩人征略》《保寧府志》《遂寧縣誌》《益州書畫錄續編》《四川歷代文化名人辭典》《巴蜀文化大典》等書;錢仲聯主編《中國文學家大辭典》(清代卷)、胡傳淮芝溪集》《蓬溪詩存》等書有傳。
古雪幼時隨父就讀於納溪學署,天資聰穎。四歲識字,十歲知聲律,習詩作文。師夸有“詠絮”之才,遂賜號“古雪”,本謝道韞詠雪意。十九妙齡與才子張問萊結為伉儷。夫妻恩愛,生活愜意,古雪與亥白、船山兄嫂姊妹常有詩詞唱酬。古雪鑽研詩詞,兼工書畫,並喜刺繡,尤長花卉仕女及山水,《益州書畫錄續編》云:“能詩兼工書畫,有《煙雨樓》畫幅傳世,極飄緲之至,題跋亦雋雅”。古雪詞,風格婉麗,寫景佳美,含蘊無盡。清代丁紹儀《聽秋聲館詞話》卷18《清閨秀詞》稱古雪詞《傷情怨》“尤雋峭者”。況周頤《玉樓述雅·楊古雪詞》云:“西川楊古雪詩餘一卷。《蝶戀花·春陰》、《買陂塘·西泠送春》,兩詞佳境,漸能融婉麗入清疏。《買陂塘》處韻十三字,余尤喜之。”

古雪集校注

《古雪集校注》由瀟湘(王勇)和王雪君兄妹分工合作,以遂寧市圖書館和旺蒼民間收藏的楊世燾刊印本《古雪集》抄本為底本校注而成。在《古雪集校注》出版以前,遂寧張氏詩人大多已有作品集公開出版,而楊古雪的詩詞作品僅有手抄本和刻本,部分作品散見於一些詩詞選本、地方史籍或者他著轉錄;專門研究楊古雪詩詞的論著更是沒有,僅有很少的評介文字或者前人的點滴論述夾雜於其他著述之中。本書是對《古雪集》的首次整理、校注和出版,是目前公開出版的第一部最為全面的楊古雪作品集,具有填補空白的作用和意義。

古雪集的價值

楊古雪詩詞具有比較獨特的歷史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古雪集校注》對研究清朝中後期的川北歷史風貌,如白蓮教在旺蒼乃至川北的活動等,具有一定的史料價值和參證價值;對豐富和發掘旺蒼地方歷史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對研究楊璽在四川納溪、潼川和江蘇六合、泰安、蘇州等地的活動具有比較重要的參考價值;對研究遂寧張氏家族的歷史文化,特別是張氏家族成為“詩人世家”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對張問陶等歷史文化名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同時對遂寧地方文化的發掘也具有較大的價值;對楊古雪生平的主要活動區域江浙一帶的歷史文化具有較大的參考價值,為豐富相關區域的地方文化提供了具有價值的史料;對研究楊古雪詩詞中關涉的四川、江南歷史文化名人和地方風物具有參考價值;對研究清代中後期川北、江南的地方民俗風情具有參考價值;對研究清代中後期詩詞發展情況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對楊古雪詩詞研究提供了有價值的資料;對促進川北和江南的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意義;《古雪集》中很多作品詩詞藝術價值較高,具有藝術欣賞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