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窯浦村

古窯浦村

古窯浦村是浙江省慈谿市掌起最北部的行政村,北臨杭州灣,南接中橫線,東連淞浦,西鄰觀海衛鎮五洞閘村。全村有耕地4947畝,住戶1847戶,總人口4422人,暫住人口2500人,有專職村幹部10名,黨員194人。全村村莊面積1.9平方公里,個私企業80餘家,以家電、電子產品為主,產品遠銷海外及全國各重點城市。

基本信息

村情概述

古窯浦村 古窯浦村

近年來該村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村三套班子及廣大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立足實際,開拓創新,奮發進取,堅持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的方針,解放思想,勇於進取,在切實提高社會主義文明化程度,改善人民民眾的生活水平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先後獲得了“浙江省興林富民示範村”、“寧波市興林富民工程示範村”、“寧波市生態村”、“寧波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慈谿市二星級文明村”、“慈谿市河道疏浚整潔先進集體”、“慈谿市庭院整治示範村”、“慈谿市首批鄉村旅遊示範點”、“慈谿市村落文化宮”、“慈谿市綠色村莊”等多項榮譽。

古窯浦村 古窯浦村

全村以農業為主,同時發展三產行業。該村的水蜜桃遠近聞名,每到春天成片的桃花園令人流連忘返,夏天掛滿枝頭誘人的桃子令人垂涎欲滴。我村分別於2007年、2008年、2009年的三月和七月隆重舉辦了慈谿市古窯浦水蜜桃“桃花節”和“採摘節”,從而聚集了人氣,提高了古窯浦水蜜桃的知名度。現全村種植水蜜桃2900餘畝,其中桃園基地500畝左右,主要靠自銷及外來小販銷往市內外,是農民主要收入來源。

2007年在市、鎮領導的關懷和支持下,古窯浦村成立浙東敵後抗日根據地“海上門戶”,古窯浦革命史跡陳列館和紀念碑,陳列館是一座革命歷史紀念館,是展現古窯浦革命歷史的一面鏡子,使古窯浦村擁有更加濃郁的歷史氛圍,成立後吸引了許多革命前輩以及他們的後人前來參觀,為教育下一代創建了一個教育基地。在2009年上半年,又被評為寧波市教育主義愛國基地。

同時,該村又成功建立了古窯浦村農村社區商業服務中心,從而增加村內的商業氛圍,方便了村民購物,使廣大村民能夠在村商業服務中心就能購買到品種繁多、價廉物美的商品。古窯浦全村村民正在為創建新農村,奔向小康社會而努力奮鬥!

<!--end-->

自然資源

古窯浦村 古窯浦村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14畝(其中:水田139畝,旱地75畝),人均耕地2.85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1735畝,荒山荒地1824畝,其他面積160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9年底,已實現通水,全村有12戶通自來水,有12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00%。擁有電視機農戶5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42%;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8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8戶,分別占總數的67%和67%。

該村到鄉鎮通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1.8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21.8公里,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39畝,有效灌溉率為65%

該村到2010年底,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7戶居住於磚木結構住房,還有5戶居住於土木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1.2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6.05萬元,占總收入的54%;畜牧業收入1.45萬元,占總收入的13%(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5頭,牛5頭);林業收入2.02萬元,占總收入的18%;第二、三產業收入0.78萬元,占總收入的7%;工資性收入0.22萬元,占總收入的2%。農民人均純收入82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0.22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人(占勞動力的8%),在省內務工2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本縣縣內。該村目前正在發站橡膠、蠶桑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12戶,全村共鄉村人口75人,其中男性42人,女性33人。其中農業人口75人,勞動力26人。該村以哈尼族為主,其中哈尼族75人。

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73人,參合率98%。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衛生院,距離鄉衛生院21.8公里。

文化教育

古窯浦村 古窯浦村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小佛房村完小,中學生就讀到新城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8公里,距離中學21.8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8人,其中小學生5人,中學生3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2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14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沒有收入,農村財務管理實行村財鄉管制度,定期開展村務公開,已成立民主理財小組.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農業基礎設施落後,農田水利滯後。科技含量低,農民生產方式粗放,難以形成產業化,規模化。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抓住糯扎渡移民搬遷為鍥機,發展沿湖經濟,大力發展養殖業、橡膠產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