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浮橋

這座浮橋始建於南宋時期,始建者是一位歷史文化名人,叫做洪邁,他是江西鄱陽人,在贛州當過知軍。 臨江的城市都有浮橋,現在其他城市已不多見了。 橋的那一頭是城郊農村,還有一些工廠,夏天的傍晚,有不少贛州市民到這浮橋下游泳。

贛州城三面環水,因為河面較寬,河兩岸往來主要靠渡船。宋代贛州經濟有了較大發展,為了方便與外面的溝通,於是就在章、貢兩河上架起了三座浮橋。章江上的兩府浮橋即南門浮橋和西津門浮橋,在80年代被現代公路橋樑所代替,只有這座建春門浮橋,作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的歷史文化景觀,特意保存了下來,並至今還在為贛州市民服務。
這座浮橋始建於南宋時期,始建者是一位歷史文化名人,叫做洪邁,他是江西鄱陽人,在贛州當過知軍。他著有《容齋隨筆》,是筆記中規模最大、影響甚深的一部筆記,毛主席很喜歡此書。眼前的這座浮橋全長400米,用了100隻小船拼接而成,每三隻為一組,整座浮橋分為33組,用纜繩把它們連線起來,然後用鋼纜、鐵錨固定在江面之上。贛江水運繁忙的時候,每天早上9:00和下午4:00都要開啟一次,讓船隻通過。過去在很多臨江的城市都有浮橋,現在其他城市已不多見了。這一古老的交通設施,在贛州已沿用了800多年,構成了贛州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特有的人文景觀。橋的那一頭是城郊農村,還有一些工廠,夏天的傍晚,有不少贛州市民到這浮橋下游泳。晚上有不少人到浮橋上納涼,一些青年男女還喜歡到這裡談情說愛。大家如果有興趣,可以到浮橋上走一走,感覺一下這種晃晃悠悠的滋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