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血未乾

口血未乾

“口血未乾”(kǒu xuè wèi gān),古時訂立盟約,要在嘴上塗上牲口的血。指訂約不久就毀約。語出先秦·左丘明《左傳·襄公九年》:“與大國盟,口血未乾而背之,可乎?”

基本信息

詞語解釋

詞目 口血未乾
發音 kǒu xuè wèi gān
釋義 古時訂立盟約,要在嘴上塗上牲口的血。指訂約不久就毀約。
出處 先秦·左丘明左傳·襄公九年》:“與大國盟,口血未乾而背之,可乎?”
示例 ~,宋人背盟,寡人伐之。(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十一回)

相關條目

詞語 成語 辭彙 詞典 漢語

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各諸侯國不斷打仗,晉國聯合魯國進攻鄭國,鄭國見他們來勢兇猛,只好派代表公子馬非到戲地與晉國大將荀偃歃血為盟,簽訂契約。不久,楚國派兵來進攻鄭國,晉國坐視不救,公子馬非認為晉國口血未乾而不救,就與楚結盟。

成語舉例

口血未乾,宋人背盟,寡人伐之。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十一回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