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碑教授

口碑教授

口碑教授,指的是河南大學古代文學老師常萍,不出書、不發論文、不申報職稱,專注教學30年,退休時仍是講師。學生贊她是“口碑教授”,課堂堂堂爆滿,有人驅車數百公里只為聽她一節課。2016年1月,學校高規格特聘她為副教授,繼續為本科生授課。

基本信息

走紅經歷

口碑教授口碑教授
2016年1月12日晚,人民日報官方微信頭條發布了一篇《大學教師不寫論文不報職稱課堂爆滿,退休時還是講師……》的文章。這條當晚8時06分發出的微信,在不到一個半小時後,點擊量就已經超過10萬+,點讚數超過3000次。隨後幾天,這篇報導刷爆了微信、微博。截至15日上午,微博@人民日報有關常萍老師的相關報導,累計閱讀量近600萬次,點讚數合計萬餘次,被轉發近6000次,微博總評論3000餘條。在人民日報新媒體推送前,這篇報導就已經火遍全國。首發這篇文章的媒體——猛獁新聞客戶端在1月8日晚推送後,兩天時間內,點擊量便超過了10萬+。

在各入口網站上,常萍教授所引起的追捧也毫不遜色,該報導被光明網、中國廣播網、澎湃新聞、新浪、騰訊、網易、搜狐、鳳凰網、大河網、中國網等幾十家網媒轉載,並引發熱議。單是鳳凰網以《女講師不寫論文不報職稱專注教學30年》為題轉載的文章下,網友評論已近6000條。網易新聞轉發@人民日報的圖片新聞下,網友評論也已超5000條。不光是全國多家媒體的轉載報導引發了關注,大家在為常萍老師和河南大學點讚的同時,也紛紛評論,關注中國教師評價體系的不足,呼籲中國教師職稱制度改革。

人物事跡

常萍老師教了32年本科生,在講師的職級上待了32年,甚至不知道講師和教授的工資差距多少,多少讓常人感到不可思議。這位“不出書、不發論文、不申報職稱”的“三不老師”,乾到退休,還只是個講師。在高校,講師和教授的工資差距是很大的,而常萍卻說:“講師和教授的工資差距多少,我到現在也不知道,我也沒有打聽過。我不在乎這個。”因為晉升高級職稱是一定要有論文和專著的,而常萍卻覺得這個沒意思,到2016年連一篇論文也不肯寫。常萍教她的學生們在當代社會要學會“詩意地生活”,她自己也在用毫無做作的行動守護內心的真實。

學校反應

2016年1月7日,一場特殊的聘任儀式在河南大學舉行。之所以說特殊,是因為這個聘任儀式由校人事處處長主持,教務處副處長致辭,主管教學的副校長親授聘書。專門舉行一場如此高規格的聘任儀式,只是為了聘任一個副教授。這樣的情況在河南大學從未有過,在其他高校也不多見。在常老師以講師職稱辦理了退休手續之後,經學校研究,決定聘任常萍老師為副教授,繼續為本科生授課,這是對常萍老師遲來的認可。

人物評價

口碑教授口碑教授
她的學生、後來留校任教的黃鑫說:“她把對人生的感受、想法都貫穿到自己的教學中,不只是教授知識,更是在傳遞人生的感悟。”。 

網友@雅麗:常老師真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好老師,不為名利,全身心投入教學工作中,高校為有這樣的好老師而感到驕傲,也呼籲更多的像常老師這樣的好老師投入教育事業中!謝謝常老師!

@晉展:一師,一詩,一課堂,名利、情感、心性等彰明較著。更為可貴,師者是那個堅持不出書不發論文不申報職稱專注教學30年,早些年婉拒了百家講壇的常萍講師!如宅男陶潛詩中所云,常萍以平常心致不平常事!可敬可法!

@伏牛煙雨:高校教職考核體系應該有這類教師的上升空間!

@關節鬆動:大學是傳授知識的地方,它還有一個作用是創造知識。所以科研還是要搞的。評審制度確實也太死板、僵化,形成走教學路線的評審是有必要的。

@李昉clear:教師以授課為第一要務,另,不發論文不代表不研究!這才是本質問題!做研究是必需的!職稱評定機制有待改進!嚴審論文質量更是重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