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隱身飛彈

反隱身飛彈

反隱身飛彈是根據小目標的雷達反射面小、反射信號弱,發現和捕捉起來都十分困難而研製的一種先進的地空飛彈。

中國成功發射

人民空軍成立60周年的系列活動上進行靜態展示的國產紅旗-9型地空飛彈發射車人民空軍成立60周年的系列活動上進行靜態展示的國產紅旗-9型地空飛彈發射車

2010年10月8日下午,某訓練基地靶場上空驟然響起刺耳的戰鬥警報聲,在此參加基地深化訓練的成空飛彈某旅官兵個個如離弦之箭,撲向戰位……隨之一枚枚飛彈猶如一條條火龍呼嘯著刺向茫茫蒼穹,空中目標頓時灰飛煙滅。

在掌聲、歡呼聲迴蕩硝煙尚未散去的發射陣地上,旅長陳凌欣喜地說:“通過實彈考核檢驗創造了多項紀錄:旅營指揮班子首次運用自動化指揮系統組織射擊,在考核中首次射擊多目標以及實驗性檢驗了隱身小反射體目標的射擊等多項第一,這些也是國產某新型地空飛彈在考核檢驗中的首次。”

發射過程

緊張、有序的指揮方艙里各個螢屏上戰場態勢一覽無餘,也隨時變化著。突然,旅指揮所命令:“部隊進入一等。”營指揮所拉響防空警報,隨即雷達開機、飛彈上架、各類戰勤人員檢測數據。“靶標已放出,注意搜尋發現。”聽到上級命令後,營長毛成洪隨即下達:“邊跟邊掃,進入戰鬥。”引導師石覃波緊盯螢屏,轉動手輪對空反覆搜尋目標,在各類雜波中慧眼識別小目標。

“發現目標01批。”“方位xx,距離xx,高度xx,秒速xx。”“注意連續掌握。”毛營長口令清晰。引導師石覃波死死咬住目標,連續測算目標飛行數據……“M1、三點法、直爆、一發。”毛營長沉著果斷下達射擊決心。“飛彈接電,接通同步。”“發射!”發射師下士金超聽令後穩穩地按下發射按鈕,頃刻間,飛彈拖著長長火舌直衝雲霄,只見一團火光驟然爆起,隨即一道乳白色尾焰划過藍天,大約40秒後,天際邊傳來爆炸聲。

研發背景

紅12地空飛彈方隊通過天安門廣場紅12地空飛彈方隊通過天安門廣場

據悉,小型目標作戰樣式、包括時機都具有不確定性,給地空飛彈部隊帶來新的課題、新的難度。小目標的雷達反射面小、反射信號弱,發現和捕捉起來都十分困難。為此,該旅開展了實驗性課題研究和針對性訓練。在演練中,他們設定最複雜的戰術背景,把“全營一桿槍”訓練變為“一張網”訓練。

旅長陳凌說:“‘一桿槍’的訓練觀念,強調單一武器平台上各個崗位的協同意識,不適應未來信息化戰爭。在未來戰場上,飛彈僅是‘拳頭’,指揮自動化系統是‘大腦’,‘拳頭’只有聽從‘大腦’的指揮調配,才能對小目標打得更快更準更狠。據悉,近年來,該旅拉動所有作戰單元分赴大漠戈壁、東南沿海、雪域高原等多個陌生地域,在近似信息化實戰的嚴酷環境裡進行摔打,使部隊在運用新戰法、快速反應、協同作戰、信息對抗、野戰生存和綜合保障等方面得到了錘鍊和提升,並在短時間內整建制形成戰鬥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