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法西斯戰爭時期的中國與世界研究·第4卷·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國民政府外交戰略與對外政策

反法西斯戰爭時期的中國與世界研究·第4卷·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國民政府外交戰略與對外政策

二、國民政府阻止分治的外交運籌 第一節 第一節

基本信息

書名:反法西斯戰爭時期的中國與世界研究·第4卷·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國民政府外交戰略與對外政策

作 者: 彭敦文胡德坤
叢 書 名: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成果
出 版 社: 武漢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7073463
出版時間:2010-01-01
版 次:1
頁 數:391
裝 幀:平裝
開 本:16開
所屬分類:圖書 > 政治/軍事 > 外交、國際關係 印刷時間:
定 價:¥50.00

內容簡介

“九一八”事變至太平洋戰爭爆發期間,國民政府外交戰略和對外政策撲朔迷離,變化複雜。本卷分六章梳理了這一時期國民政府面對日本侵略中國所採取的外交戰略和對外政策的變化,其內容包括“九一八”事變時期外交政策及其困境的形成、國民政府擺脫對日外交困境所採取的各種政策、遏制日本進一步分裂中國的外交措施、和戰轉換與國民政府抗戰初期的外交政策、走向長期抗戰的外交戰略與對外政策、苦撐待變與歐戰爆發後國民政府的外交政策等。在勾畫這些變化的同時,本卷還對每項政策變化形成的外交理念、戰略思路、政策前因後果做了具體分析。作者認為:這一時期國民政府的外交戰略和對外政策,以民族自存與國家之間平等的共存為基點,以爭取大國援助和建立國際反日陣線、最大限度地孤立日本為目標。在外交的具體運籌中,國民政府能夠堅持對日基本立場,堅決站在民主陣線一邊,並依據國際形勢的變化適時調整對外政策。而從發展過程來看,國民政府由“七七”事變前以日本作為主要交涉對象,經過抗戰初期在國際上普遍爭取支持和援助的政策階段後,逐漸形成了以歐美尤其是以美國為戰略重點的對外政策,並奠定了抗戰勝利的基礎。

本書目錄

引言
第一章 “九一八”事變時期國民政府外交策略及其困境
第一節 申訴政策與依賴國聯
一、不抵抗政策的實施與申訴政策的確立
二、國聯和英、美處理事變的立場
三、國民政府堅持申訴政策
第二節 申訴政策與直接交涉
一、事變處理初期的中、日直接交涉主張
二、申訴政策的困境和中、日直接交涉主張的再度抬頭
三、申訴政策的繼續實施與上海停戰交涉
第三節 外交的困境與申訴政策的終結
一、李頓調查團及其報告書
二、國際和中國對《國聯調查團報告書》的基本反應
三、《國聯調查團報告書》的審議與國民政府申訴政策的終結
第二章 國民政府擺脫外交困境的各種方案及其實施
第一節 有限抵抗與軍事停戰
一、有限抵抗政策的形成與實施
二、有限抵抗的失利與直接交涉政策的抉擇
三、國民政府的妥協政策與停戰交涉
第二節 退讓政策及其影響
一、《塘沽停戰協定》簽訂後的善後交涉
二、《敵乎?友乎?》與對日親善政策
三、親善政策的實施與華北“糾紛事件”交涉
第三章 阻止日本分裂和控制中國的強硬外交政策
第一節 阻止華北分治的外交運籌
一、國民政府阻止分治的對內政策
二、國民政府阻止分治的外交運籌
第二節 中日關於“廣田三原則”的交涉
一、“廣田三原則”的提出及其交涉過程
二、國民政府應對“廣田三原則”的外交策略
第三節 推動國際合作以抑制日本侵華的外交舉措
一、國民政府的大國合作思想
二、華北事變前的中外經濟合作
三、華北事變後國民政府對中外經濟、政治合作的推動
第四章 抗戰初期的外交戰略與對外政策
第一節 和戰轉換與外交運籌
一、“七七”事變前夕國民政府的交涉政策
二、從交涉政策到積極應戰的轉變
三、積極應戰中的其他外交運籌
第二節 增強抗戰實力的外交舉措
一、加快發展中蘇關係
二、陶德曼“調停”前後中立德國的舉措
第五章 走向長期抗戰中的外交戰略與對外政策
第一節 國民政府立足於長期抗戰的外交政策
一、全球視野下的外交思考
二、國民政府應對日本誘和、誘降的政策
第二節 加強對歐美國家的外交
一、爭取英、美、法等國的支持與援助
二、重點推動國聯和英、美、法轉變對華政策
第六章 苦撐待變與歐戰爆發後的對外政策
第一節 苦撐待變
一、堅持抗戰與揭露日本擴張政策的圖謀
二、外交因應與逐漸以美國為外交戰略重點
第二節 歐戰爆發後國民政府的外交戰略與對外政策
一、歐戰爆發之初國民政府的外交抉擇
二、困境中的外交籌劃與實施
三、爭取援助與積極推動反法西斯國際合作
本卷綜論“自存”與“共存”
主要徵引及參考資料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