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擊號

反擊號

反擊號戰列巡洋艦,或翻譯成“卻敵號戰列巡洋艦”建造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為聲望級戰列巡洋艦的第2艘,1916年1月下水並於同年8月服役,1933年至1936年進行現代化改裝,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後於1940年在挪威曾和德國海軍對戰,最後於1941年12月10日和威爾斯親王號戰列艦一起在馬來外海被日本帝國海軍航空隊的轟炸機擊沉。

介紹

反擊號與珍珠港中覆滅的美太平洋艦隊戰列艦屬同一時代產物,為聲望級戰列巡洋艦的第2艘。1916年1月下水,同年8月開始服役。1933年到1936年進行過現代化改裝。1940年在挪威的韋斯特灣曾與德艦隊對射。

作為對日本的威懾力量,反擊號與威爾斯親王號以及4艘驅逐艦組成的新遠東艦隊(Z艦隊)於1941年12月4日抵達新加坡。 12月8日(新加坡時間),日本偷襲珍珠港的同時,由日本馬來的小澤艦隊負責掩護日本登入艦隊在馬來半島登入。遠東艦隊司令菲利普斯中將決定由用現有的力量截擊日艦隊。12月8日,反擊號、威爾斯親王號與四艘驅逐艦從新加坡出航。Z艦隊在沒有空中掩護的情況下,幾經周折,沒有與日本艦隊相遇,而卻與日本陸基航空兵相遇。12月10,Z艦隊返航途中,在日本魚雷機和轟炸機的輪番衝擊下,反擊號最終與威爾斯親王號一同沉沒。但反擊號全艦官兵表現出的頑強戰鬥精神和樂觀情緒給艦上的美國記者布朗留下了深刻的影響。

反擊號與威爾斯親王號在太平洋戰幕剛一拉開時就被逐出了舞台,不能說其運氣不好,而應說巨艦重炮的時代結束了。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開始不久,日本海軍收到由菲利普海軍少將率領的一隊由威爾斯親王號戰列艦和反擊號戰列巡洋艦以及4艘驅逐艦組成的英國遠東艦隊已從新加坡出發,北上要對付日本登入部隊,12月10日,這隊英國艦隊被日本偵察機發現,下午1時,8架九六式陸上攻擊機到達並向反擊號投下炸彈,一枚炸彈命中令反擊號受輕傷,反擊號的防空炮火也打傷了兩架九六式,10分鐘後,又有16架九六式到達分別向反擊號和威爾斯親王號投下魚雷,兩艦在水上不停迴避,最終威爾斯親王號被炸中兩枚而反擊號被炸中一枚,威爾斯親王號雖然擊落了一架九六式但它被魚雷炸斷了螺旋槳軸,艦底被撕開了一個大洞,海水不停湧入,兩艦也已受到受創,失去航行能力,之後又有6架一式陸上攻擊機向反擊號投魚雷,其中4枚命中,反擊號終於在下午約2時20分被擊沉,與此同時,威爾斯親王號也被5枚由一式陸攻投下的魚雷命中和兩枚由九六式投下的炸彈炸中艦尾,威爾斯親王號也在下午約2時50分被擊沉

相關信息

標準排水量 27650噸(滿載38200噸)

主炮 15英寸火炮6座

副炮 4英寸12座

防空火炮 40mm高射炮16座,20mm高射炮16座

設計功率 112,000馬力

設計航速 最大28節

設計艦員 1300-1500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