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應與分離過程

反應與分離過程

《反應與分離過程》是2012年中國石化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班玉鳳、 朱靜。

內容簡介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反應與分離過程》包括反應過程和分離過程兩部分。反應過程部分主要介紹間歇操作釜式反應器、連續操作釜式反應器、連續操作管式反應器、固定床反應器、流化床反應器等的基本原理、選型、工藝計算、設計等。分離部分主要介紹多組分單級平衡分離、多組分普通精餾、特殊精餾、多組分吸收與蒸出等的基本原理、基本操作、計算方法、設計等,詳細介紹了Excel套用於分離過程複雜計算和ChemCAD套用於分離過程的模擬計算。《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反應與分離過程》注重基本理論、基本計算及其在工程實際中的套用,內容簡明、實用。

編輯推薦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反應與分離過程》:為滿足高職高專化工類專業培養套用型人才的需要和適應課程改革的要求,《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反應與分離過程》將過去獨立開設的化學反應工程與化工分離工程有機結合起來,整合為反應與分離過程。按照套用型人才培養規律的要求,《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反應與分離過程》力求避免繁瑣的數學描述,著重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基本計算和技術套用的闡述。反應過程部分主要介紹間歇操作釜式反應器、連續操作釜式反應器、連續操作管式反應器、固定床反應器、流化床反應器等的基本原理、選型、工藝計算、設計等。分離部分主要介紹多組分單級平衡分離、多組分普通精餾、特殊精餾、多組分吸收與蒸出等的基本原理、基本操作、計算方法、設計等,詳細介紹了Excel套用於分離過程複雜計算和ChemCAD套用於分離過程的模擬計算。

目錄

第1篇 反應過程

第1章 緒論

1.1 化學反應過程

1.1.1 研究內容

1.1.2 與其他學科的關係

1.1.3 操作方式

1.1.4 研究方法

1.2 化學反應及反應器分類

1.2.1 化學反應分類

1.2.2 化學反應器分類

1.3 反應器計算的基本內容和基本方程

1.3.1 反應器計算的基本內容

1.3.2 反應器計算的基本方程

第2章 動力學基礎

2.1 化學動力學方程

2.1.1 化學反應速率

2.1.2 反應速率方程

2.1.3 收率與選擇性

2.2 反應速率方程的建立

2.2.1 單一反應

2.2.2 複雜反應

第3章 釜式反應器

3.1 間歇釜式反應器的結構

3.2 間歇釜式反應器尺寸及數量的計算

3.2.1 反應器直徑及高度的計算

3.2.2 反應器體積及數量的計算

3.3 等溫間歇釜式反應器的計算

3.4 變溫間歇釜式反應器的計算

3.5 連續操作釜式反應器

3.5.1 單個連續操作釜式反應器

3.5.2 多個串聯連續操作釜式反應器

3.5.3 連續操作釜式反應器的穩定操作

3.6 釜式反應器的攪拌器

3.6.1 攪拌的作用和要求

3.6.2 攪拌釜內的流體流動

3.6.3 攪拌裝置的組成

3.6.4 攪拌器的分類

3.6.5 攪拌器的選型

3.7 攪拌釜式反應器的傳熱裝置

3.7.1 夾套

3.7.2 蛇管

3.7.3 其他型式傳熱裝置

第4章 管式反應器

4.1 活塞流模型

4.2 恆溫管式反應器設計

4.2.1 恆容管式反應器計算

4.2.2 變容管式反應器計算

4.3 反應器反應體積的比較

4.3.1 單個反應器比較

4.3.2 多個串聯連續操作釜式反應器與管式反應器比較

4.3.3 多個串聯連續操作釜式反應器的組合

4.3.4 自催化反應

4.4 循環反應器

第5章 反應器內停留時間分布與流動模型

5.1 流動模型

5.1.1 理想流動模型

5.1.2 非理想流動模型

5.2 停留時間分布

5.2.1 概述

5.2.2 停留時間的定義與表征

5.3 停留時間分布的實驗測定

5.3.1 脈衝法

5.3.2 階躍法

5.4 停留時間分布的統計特徵值

5.4.1 數學期望

5.4.2 方差

5.5 理想反應器的停留時間分布

5.5.1 活塞流模型

5.5.2 全混流模型

第6章 多相催化反應器

6.1 概述

6.2 固定床反應器的型式

6.2.1 固定床反應器的特點

6.2.2 固定床反應器的型式

6.3 固定床反應器內的傳遞過程

6.3.1 固體催化劑的巨觀結構及性質

6.3.2 固體催化反應過程步驟

6.3.3 固定床反應器內的傳遞現象

6.3.4 固定床內的流體流動

6.3.5 床層的壓力降

6.4 固定床反應器的設計

6.5 流化床反應器

6.5.1 流化床反應器

6.5.2 散式流化床和聚式流化床

6.5.3 流化床的壓降與流速

6.6 流化床反應器的型式

6.7 流化床反應器中的傳遞現象

6.7.1 流化床反應器中的傳質

6.7.2 流化床反應器內的傳熱

6.8 反應器工藝計算原則

第2篇 分離過程

第7章 分離過程的類別及在工業生產中的地位和作用

7.1 分離過程的類別

7.1.1 機械分離

7.1.2 傳質分離

7.1.3 反應分離

7.2 分離過程的地位與作用

第8章 單級平衡分離過程

8.1 相平衡

8.1.1 氣液平衡關永式

8.1.2 相平衡常數的計算

8.1.3 狀態方程

8.1.4 活度係數模型

8.1.5 K因子的經驗式

8.1.6 烴類系統相平衡常數的近似估算——P-T-K圖

8.1.7 r相平衡常數計算方法的選擇

8.2 泡、露點的計算

8.2.1 泡點計算

8.2.2 露點計算

8.3 部分氣化和部分冷凝計算

8.3.1 等溫閃蒸的計算

8.3.2 絕熱閃蒸的計算

第9章 多組分精餾過程的計算

9.1 設計變數的確定

9.1.1 設計變數

9.1.2 一些典型單元的設計變數分析

9.1.3 裝置的設計變數

9.2 普通多組分精餾的簡捷計算

9.2.1 清晰分割的物料衡算

9.2.2 最少理論板數

9.2.3 最小回流比

9.2.4 回流比R的選擇

9.2.5 簡捷法求理論板數

9.3 逐板計算法(Lewis-Matheson)

9.4 精餾塔的嚴格計算

9.4.1 數學模型的建立

9.4.2 方程合併

9.4.3 托馬斯法解三對角矩陣方程

9.4.4 泡點法(BP法)

第10章 特殊精餾

10.1 萃取精餾及其計算

10.1.1 萃取精餾的基本原理及萃取劑的作用

10.1.2 萃取劑的選擇

10.1.3 萃取精餾流程

10.1.4 萃取精餾過程分析

10.1.5 萃取精餾過程的計算

10.2 共沸精餾及其計算

10.2.1 形成共沸物的條件及其共沸物的特點

10.2.2 共沸劑的選擇

10.2.3 共沸精餾流程

10.2.4 共沸精餾的計算

10.2.5 共沸精餾和萃取精餾的比較

第11章 多組分吸收和解吸過程

11.1 吸收過程的分類及套用

11.2 工藝流程

11.3 多組分吸收和解吸過程分析

11.4 多組分吸收的計算

11.4.1 吸收因子

11.4.2 多組分吸收的簡捷計算

11.5 解吸(蒸出)過程

11.5.1 解吸方法

11.5.2 解吸過程的計算

11.6 流率加和法(sR法)計算吸收和解吸過程

11.6.1 V和L朋校正

11.6.2 T1的校正

11.7 化學吸收

11.7.1 化學吸收過程分析

11.7.2 化學吸收的類型

11.7.3 化學吸收中的傳質速率

11.7.4 化學吸收計算

第12章 氣液傳質設備

12.1 板式塔

12.1.1 板式塔的結構

12.1.2 塔板的組成

12.1.3 塔板的類型

12.1.4 板式塔的流體力學性能

12.2 填料塔

12.2.1 填料塔的結構

12.2.2 填料類型及性能評價

12.2.3 氣液兩相在填料層內的流動

12.2.4 填料塔的流體力學性能

12.2.5 板式塔與填料塔的比較

第13章 過程系統模擬計算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