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憲居魯

原憲居魯

《原憲居魯》選自劉向的散文集《新序》。文章通過原憲與子貢的會面及對話,對原憲身居陋室窮困潦倒而矢志不移的精神給以肯定和褒揚,歌頌了儒家貧賤不能移的思想情操。

基本信息

原文

原憲居魯原憲居魯
原憲居魯,環堵之室,茨以生草,蓬戶不完,桑以為樞而瓮牖,二室,褐以為塞,上漏下濕匡坐而弦歌。子貢乘大馬,中紺而表素,軒車不容巷,往見原憲。原憲華冠縰履,杖藜而應門。子貢曰:「嘻!先生何病?」原憲應之曰:「憲聞之,無財謂之貧,學而不能行謂之病。今憲貧也,非病也。」子貢逡巡而有愧色。原憲笑曰:「夫希世而行,比周而友,學以為人,教以為己,仁義之慝,輿馬之飾,憲不忍為也。曾子居衛,縕袍無表,顏色腫噲手足胼胝。三日不舉火,十年不製衣,正冠而纓絕,捉衿而肘見,納屨而踵決。曳、縰而歌商頌,聲滿天地,若出金石。天子不得臣,諸侯不得友。故養志者忘形,養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孔子謂顏回曰:“回,來!家貧居卑,胡不仕乎?”顏回對曰:“不願仕。回有郭外之田五十畝,足以給粥;郭內之田四十畝,足以為絲麻;鼓琴足以自娛,所學夫子之道者足以自樂也。回不願仕。”孔子愀然變容曰:“善哉,回之意!丘聞之:‘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審自得者失之而不懼;行修於內者無位而不怍。’丘誦之久矣,今於回而後見之,是丘之得也。”中山公子牟謂瞻子曰:“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闕之下,奈何?”瞻子曰:“重生,重生則利輕。”中山公子牟曰:“雖知之,未能自勝也。”瞻子曰:“不能自勝則從,神無惡乎?不能自勝而強不從者,此之謂重傷。重傷之人,無壽類矣。”魏牟,萬乘之公子也,其隱岩穴也,難為於布衣之士;雖未至乎道,可謂有其意矣。”

譯文

原憲住在魯國,屋裡周圈都被雜物堵滿了,用茅草和泥蓋的屋頂也長出了草,用草和樹枝搭成的門戶都破爛不完整了,拿桑條做門的轉軸用瓮做窗戶。兩間屋子,用褐土塗牆縫,下雨的時候屋頂漏雨地下濕滑,但原憲端坐在裡邊彈琴唱歌。子貢坐著大馬車,裡邊黑紅外表潔白,氣派的馬車小巷子都容不下,去見原憲。原憲戴著漂亮的帽子穿這帶褶皺的鞋子,拄著藜木的拐杖來開門。子貢說:“啊哈,先生你有什麼毛病嗎?”原憲說:“我聽說沒有錢財叫做貧窮,學習的東西不會實踐叫做有病,現在我是貧窮,不是有病。”子貢頓時臉上有了慚愧的表情。原憲笑著說:“那種滿世界旅行、到處結交朋友,學道用來幫助人們,教授用來謀取自己利益,仁義隱藏的罪惡,車馬的裝飾等事情,我不忍心做呀。”

注釋

①原憲:公元前~前?字子思,魯國人,一說宋國人孔子弟子。孔子為魯司寇時,以憲為家邑宰總管家。②魯:姬姓諸侯國之一,周公之後,地在今山東省。③環堵之室:堵,土牆。環堵之室,圍著土牆的屋子。④茨以蒿萊:茨,用草蓋屋頂。蒿āo萊,都是野草。⑤蓬戶瓮牖wèngǒu:蓬戶,用蓬草編成的門。瓮牖,用破瓮的口做成窗子。⑥揉桑而為樞:樞是門軸,俗稱門腳。揉桑而為樞,是說把桑樹條子做成門腳。⑦匡坐:匡,正。端端正正地坐著。⑧子貢孔子弟子,姓端木名賜,最善言語,會經商。⑨裘:皮衣。⑩紺gàn:紅色。素:本色,無色,白色。表素,白色面子。軒車:有圍有棚比較大的車。不容巷:車大,小胡同容不下。楮cǔ冠:楮皮絲紡線織布做成的帽子。黎杖:黎,同“藜”。藜,一年生草木,莖可做杖,嫩葉可食。黎杖,即用藜桿做成的拐杖。應門:見客。正冠:把帽子扶正。見:通“現”。納履:提鞋。決:裂口子,綻縫。仰:昂頭,仰臉。希世:順應世俗。為奸:朋黨比周,結黨營私。匿:隱藏,不能發揚。徐步:慢慢地走。曳è:拖,拽。反:通“返”。金石:鐘磬一類的樂器。臣:名詞做動詞,使之為臣。友:名詞做動詞,以之為友。忝tiǎn:侮辱。

概括

原憲居魯,家庭條件很差,但他安貧樂道,勤奮好學。一日子貢乘肥馬、衣輕裘,往見原憲。子貢見原憲衣著貧寒,就問:“嘻先生何病也?”原憲反唇相譏:“無財謂之貧,學而不能謂之病”,隨即列舉了官場上的種種弊病。子貢聽了“面有慚色”,無地自容,不辭而返。這個故事說明人窮志不窮,養志忘身,其奈我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