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社會卷

飲食風俗 婚姻風俗 喪葬風俗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上海文藝出版社; 第1版 (2001年11月1日)
平裝: 599頁
開本: 32開
ISBN: 7532122212
條形碼: 9787532122219
尺寸: 20.2 x 14 x 2.8 cm
重量: 621 g

內容簡介

風俗的內涵極其廣泛,涉及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諸多層面,歷來有關研究著作論述的範圍頗有出入,我們經過多次討論,在認真吸取前人成果的基礎上,力求有所突破。接其內容和形式,將其分為飲食、服飾、居住、交通、婚姻、喪葬、壽誕、衛生保健、交際、經濟生產、娛樂、宗教信仰等大項,並努力探討各個時代風俗的基本特徵及演變規律。
本書按時代劃分,共分為原始社會、夏商、兩周、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遼金夏、元明、清、民事十二卷,力圖全面系統地反映了中國風俗發展的歷史軌跡,至於各卷的章目設定。本著“求朋同,存小異”的原則,力求反映各個時代的風俗特點。

媒體評論

後記
1960年我從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畢業,分配到中國歷史博物館陳列部工作,從而與史前研究結下了不解之緣。從學科出身而言,我應向考古方面發展,但當時單位尚無這種條件。
不過,博物館是文化事業單位,可以容納多學科的人才。在此從事史前研究,既可以運用考古、文獻資料,也可從事民族學田野調查,進行交叉學科研究。我基本是沿這條道路走過來的。
1983年我與同事出版了《中國原始社會史》,這是當時第一部具有中國特色的史前史,發行量較大,但是我並不滿意,想另外寫一本《中國遠古文化史》,以補前者的不足。寫了一半又停了下來。主要是有形的物質文化好寫,無形的精神文化就較困難了,如原始思維、文化藝術、宗教信仰等。為此想先研究一下原始思維、信仰,一乾就是十年,先後出版了《巫與巫術》、《巫與民間信仰》、《中國生育信仰》等。當我要書歸正傳,重新撰寫《中國遠古文化史》時,正趕上上海文藝出版社組織多卷本《中國風俗通史》,邀我寫原始卷。我是不願改變初衷的,認為它衝擊了原計畫,何況已寫了一半呢?後來出版社多次來邀,盛情難卻,加之同窗陳高華極力撮合,我只好放棄原來計畫,著手撰寫史前風俗史。
研究原始風俗難度較大,主要是史料缺乏,許多風俗缺乏考古實證,讀者對史前風俗也愛追根溯源,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確,原始風俗為中國許多風俗的源頭,涉及很廣,是必須向讀者作答的。為了復原史前風俗,我以考古學資料為骨架,又從文獻和民族學資料中吸取營養,互相印證,彼此補充,盡力描述史前風俗的來龍去脈。同時還插入大量線圖,力求文圖結合,相得益彰,這樣更便於廣大讀者理解遙遠的風俗世界。

目錄


導言
第一節 什麼是原始風俗
第二節 風俗的起源
第三節 原始風俗的演變
第一章 飲食風俗
第一節 食物結構
第二節 食物加工
第三節 烹飪技術
第四節 炊食用具
第五節 飲食風尚
第二章 穿著風俗
第一節 服裝
第二節 人體裝飾
第三節 服飾的起源
第四節 服飾的演變和功能
第三章 居住風俗
第一節 從穴居到構屋
第二節 住所的種類
第三節 從用火到取火
第四節 爐灶設施
第五節 家具
第四章 行旅交通風俗
第一節 陸路交通
第二節 水路交通
第五章 生育風俗
第一節 生充觀的演變
第二節 誕兒風俗
第三節 產翁制
第四節 兒童教育
第五節 成信儀式
第六章 婚姻風俗
第一節 野合婚
第二節 走訪婚
第三節 對偶婚
第四節 伙婚
第五節 單偶婚
第七章 喪葬風俗
第一節 喪葬種類
第二節 葬具
第三節 葬式
第四節 墓地
第五節 隨葬品
第六節 遷葬
第八章 攫取經濟風俗
第九章 農牧生產風俗
第十章 信仰風俗
第十一章 遊藝風俗
第十二章 社會組織風俗
結語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