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鐵油墨

印鐵油墨tin printing ink
平版油墨之一。套用於凸版膠印機和濕式膠印方式印刷鐵皮(馬口鐵)和處理鋼板、鋁板等金屬用油墨的總稱。
印鐵油墨有內塗料、外塗料之分。外塗料又可分為印刷型白墨和輥塗型白墨、彩色油墨、罩光油等。
印鐵油墨主要特性是對金屬片的黏附強,耐蒸煮、耐烤烘、耐溶劑、耐光及加工性好(成型、沖切、接縫等)。乾燥形式有烘烤型和紫外光固化型。製造印鐵油墨的樹脂連結料和顏料等都是經過嚴格選擇和特殊加工的適應於印鐵工藝要求和食品衛生要求的。
印鐵油墨廣泛套用於食品、飲料罐、保溫瓶殼、玩具、化妝品盒等的印刷。
印鐵油墨屬於熱固型油墨,需要高溫烘乾。印鐵的特殊性決定了影響油墨顏色變化的因素較多,以下是馬口鐵印刷中影響影響油墨顏色變化的主要因素:
一.調配時的影響因素
1.調配時稱量不準或者攪拌不均勻
油墨調配就是按照油墨配比稱量相應量的各組分原墨,然後放在一起攪拌均勻。目前,一般都是使用電子稱進行稱量,操作者在稱量原墨時,由於稱量不準或調配時攪拌不均勻都可能造成印刷時油墨顏色不準,尤其是在調配淺色油墨時,例如粉紅色、淺綠色、淺藍色等。淺色油墨一般都是通過在相應色相的原墨中加入大量的白墨或沖淡劑來調配的,其中原墨所占的比例較小,但在專色墨中的顯色作用是很明顯的,如果該原墨稱量稍不準確,那么此專色墨的色相會受到很大影響。
2.製作標準色稿(打樣)時,調配小批量專色墨比例不精確
印鐵中,用來指導印刷的標準色稿是由打樣製作完成的。打樣時所用專色墨是操作者調配的小批量油墨,樣稿製作完成後,經客戶簽字確認即成為指導印刷的標準色稿。一旦客戶簽字確認,那么該標準色稿上專色的油墨比例就以打樣時調配小批量油墨時的比例為準。如果調配小批量油墨時的比例不精確,印刷時調配大批量油墨時顏色差異會很大,這種差異尤其體現在各組分原墨比例相差較大的專色油墨中。例如,黃:品紅=100:1、黃:品紅:青=100:8:0.3等,如果稱量其中1或者0.3比例的油墨時,稍微稱量不精確,則調配大批量油墨時的顏色會有較大變化。
3.稀釋油(調墨油)加入量過多
印鐵油墨具有耐機械加工的特性,在其性質上表現為黏度較高、流動性較小,這對印刷時油墨的轉移非常不利。為了改善其印刷適性,往往加入適量(5%以下)的稀釋劑來降低油墨粘著性的同時提高流動度。但稀釋劑加入量不能過多,因為馬口鐵印刷完成後要在150℃—180℃的烘爐中烘烤10—15min,在烘烤過程中,稀釋劑和油墨一起乾燥。如果稀釋劑加入過量,則油墨過稀,烘烤後會網點發虛,實地不實,油墨顏色也會隨之變化,造成印刷實際顏色與標準色稿有差異。

更多信息請瀏覽第一包裝http://bzjs.a1pak.com/Technology/Answer.aspx?id=59325&fromweb=402&toid=59325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